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07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docx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一、

什么是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与作用:

1、什么是工程技术资料:

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施工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表格、文字记录、音像材料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2、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与作用:

(1)工程技术资料是反映建筑工程现状与施工过程的重要档案,特别是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是评价该工程结构安全能否保证的重要文字依据,也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核验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规定,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具备5个条件: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应验收合格。

(2)工程技术资料是建设工程的使用说明书和质量证明文件,它也是今后维护管理、技术改造、事故处理、改建和扩建的重要依据。

二、基本要求:

1、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

(1)必须真实、准确、齐全,要具有可追溯性,能客观地反映工程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状况。

(2)工程技术资料编制份数应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3套原件(过程中不能只编制一套,其余几套进行复印);并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记录的格式、填写的内容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3)技术资料不得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书写和绘制,同时应做到字迹清楚、图形规整、尺寸齐全、数据完整准确、公章清晰、签名齐全、不得涂改。

(4)各相关资料在部位、时间上要能交圈。

2、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要求:

(1)资料的整理统一按开本21×29.7cm(A4纸幅),每册文件中每一类别的文件材料以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整理成册(每册不宜超过50㎜厚),去除金属物并用针线装订成册后装入档案盒;每册(卷)用铅笔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在文件的右下角(正反面有文字的正面在右下角,反面在左下角)进行编码;每册应有卷内目录表、卷内备考表。

(2)资料的排列顺序要求:

资料的排列顺序各省市的要求都不同,对于交当地城建档案馆及建设单位的资料按当地要求进行,对于交公司存档的资料按中建五[2010]227#关于印发《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项目档案、基建项目档案立卷程序与标准》的通知执行。

三、工程资料的分类:

1、四川省将工程资料分为三类:

(1)A类:

建设文件

(2)B类:

监理资料

(3)C类:

施工资料

2、工程施工资料主要分为下面几类:

(1)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

(2)施工管理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

(4)施工物资资料

(5)施工记录

(6)施工试验记录

(7)施工质验收记录

(8)竣工图。

四、工程资料在收集、填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资料用表统一:

资料用表格各地均制规定,原则上各施工单位应采用当地的表格,对于没有制定的表格,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外省的用表,但各施工单位应统一。

2、气候、温度的填写:

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阶段对每天的天气及温度情况各单位在填写施工日志等涉及到天气情况的资料,各单位要统一的气候和温度来填写。

3、与工程相关的证件:

(1)各施工单位的资质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管理人员资格证,防水施工人员、钢结构与钢筋焊接作业的焊工资格证书,试验报告中所涉及的试验单位的资质证与计量认定证书等。

(2)施工中检测用到的仪器、仪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垂准仪、沉降观测尺、50米钢卷尺、涂层厚度检测仪、力矩扳手、安装工程的检测仪器及仪表等)的检定证书的复印件资料都应加盖施工单位公章,以上证件必须是有效的。

4、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1)进场的所有批次材料的质量证名文件(含出厂合格证,厂家质量检验报告,厂家质量保证书,生产与销售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生产许可文件,产品的认定证书,进口材料设备报关单、商检报告及中文资料、产品的备案证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证等)必须齐全有效,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每批进场的材料要求进行取样送检的都应在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2)所有材料的合格证明文件中应注明进场材料的规格型号、炉或批号、进场时间、进场数量、具体的使用部位等内容,责任人签字并加盖施工单位项目章,同时监理工程师应在合格证明文件上签名并加盖监理项目章。

5、技术交底记录:

(1)技术交底记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特殊环境下(包括冬、雨季)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交底等。

(2)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内容可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施工组织部署);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成品保护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环保措施。

(3)为确实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技术交底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尽可能制图说明,以减少对文字叙述产生误解的可能。

(4)技术交底的签字手续必须齐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最好是作业班组所有人员签字。

6、施工日记:

施工日记是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资料,应从工程开工起至工程竣工止,要逐日记载,并保证内容真实、详细、完整和连续并具有可追溯性。

施工日记应记录的内容:

(1)应详细记录当日生产情况(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施工进度、作业

动态、机械作业、班组工作、生产存在问题、劳动力安排等)。

(2)当日技术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技术、质量、安全活动、检查评定验收、技术质量安全问题等)。

(3)记录当日工程变更、技术经济核定及签证情况,隐检情况,材料进场及取样送检、两强试件制作情况,技术交底情况,上级或政府等部门现场检查施工生产情况。

7、砼施工记录主要问题:

(1)注意基础垫层、梁柱接头砼、屋面细石砼、地面砼、圈梁与构造柱砼、楼梯砼、设备基础、水池(箱)等部位的砼施工记录不能遗漏。

(2)试块留置情况应严格按规范来留置。

(3)塌落度的填写应符合设计规定。

8、防水试验记录:

所有有防水要求的,如楼层上的浴间、卫生间、厨房、屋面、幕墙等均应进行相应的泼水、蓄水或淋水试验,地下室应有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规范中规定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泼水或蓄水试验,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资料中至少应反映两次蓄水试验记录,一次是防水层施工完,第二次是面层装饰完。

9、预检记录:

预检记录是在自检的基础上由质检员对某分项工程进行把关检查,将工作中的偏差检查出来,加以认真解决,预检是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项目均未重视,这方面的记录很少。

10、交接检记录:

建筑与结构工程应做交接检查的项目有:

(1)支护与桩基工程完工移交给结构工程;

(2)初装修完工移交给精装修;设备基础完工移交给机电设备安装;

(3)结构工程完工移交给幕墙工程;

(4)结构工程完工移交给电梯安装等。

11、沉降观测记录: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①布设沉降观测点时,应结合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

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

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应稳固美观。

②观测点宜分为基准点(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的测量控制点)、工作基点(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和变形观测点(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

③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

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④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建筑物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⑤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⑥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的接壤处、不同结构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2)建筑物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应符合:

①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②观测次数与时间间隔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增加1~5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

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

③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其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④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2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⑤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连续观测。

⑥沉降观测应采用专用仪器进行,所用仪器应有有效的检定证书,观测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0.01mm;应委托第三方有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观测。

⑦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率小于0.01~0.04mm/天时可以判定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3)沉降观测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①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来源、观测目的和要求,测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项目完成的起止时间,实际布设和测定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点数和观测次数,项目测量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人等。

②作业过程及技术方法:

应包括变形测量作业依据的技术标准,项目技术设计或施测方案的技术变更情况,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基准点及观测点的标志及其布设情况,变形测量精度级别,作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变形测量各周期观测时间等。

③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

④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等:

比如,当沉降观测方案中确定的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使用等特殊情况时,应以文字方式说明。

⑤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

建筑物总的沉降量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是否均匀;共观测多少次,累计最大沉降值为多少mm,最小沉降值为多少mm,最大沉降差(也称差异沉降)为多少mm。

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为多少mm/d,建筑物的沉降是否稳定,竣工后是否需要继续进行观测。

若需要,其观测周期应为多长等。

⑥提交的成果清单。

⑦附图附表:

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荷载—沉降曲线图;等沉降曲线图。

1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反映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资料,反映工程的内在质量。

“过程精品”就是靠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一系列文字资料来反映它是“精品”,来反映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扎扎实实的。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填写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隐蔽检查验收的依据不详细或不清楚,未注明相应的设计图纸编号、设计变更编号或施工洽商编号,从而无法确认该部分的工程是否实现了设计所规定的内容。

(2)隐蔽验收记录的验收内容填写不详细。

比如:

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内

容规范规定应包括:

①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③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④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内容。

在文字叙述上无法叙述清时应该附图说明。

(3)隐蔽时,还要注意验收原材料的产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规范要求要复试的原材料和过程产品,必须检验合格方可进行隐蔽。

故我们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要将隐蔽部位所用的原材料复试报告的编号,过程产品试验报告的编号填写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

(4)应该进行隐蔽验收的分项工程没有进行隐蔽验收。

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