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07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docx

德宏印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

录入时间:

2006-10-0811:

16:

02作者:

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景颇族是德宏州的主体世居民族之一,有“景颇”、“载瓦”、“龙峨”、“腊期”、“布拉”等五种分支。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

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九八三年四月九日,经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为法定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为节庆之期。

  “目瑙纵歌”有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故事:

在远古时代,只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

有一次,太阳王派使者来邀请地球上万事万物去太阳宫参加他们的“目瑙纵歌”盛会,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派遣所有的鸟雀前往参加。

太阳宫里的“目瑙纵歌”结束后,鸟雀们告别了太阳王和太阳的子女们,启程返回的途中,来到了“康星央枯”茫茫的原始森林憩息的时候,看见黄果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鸟雀们很高兴,为分享果实,举行了地球上第一次鸟类“目瑙纵歌”舞会。

  “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听到鸟雀们在黄果树上跳盛大的“目瑙纵歌”的消息,赶忙去观赏,顿时被百鸟热烈优美的歌舞所陶醉,与它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之中。

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决定把“目瑙纵歌”移植于人间,把宽阔平坦地作为“目瑙纵歌”场地,树立起“目瑙纵歌”标志,在正月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

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打木鼓敲铓锣,竹笛、“洞巴”齐奏,汇集在舞场,排成长长的队伍,模仿鸟雀舞步舞姿,尽情地欢歌起舞。

人们学会跳“目瑙纵歌”后,大家都一天天地富裕起来,生活幸福、吉祥如意。

  以后,景颇人民为了驱恶扬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预祝吉祥幸福,欢庆丰收胜利,把“目瑙纵歌”与理想、愿望连在一起,把每年的正月中旬作为节日之期。

“目瑙纵歌”一代一代接过来传下去。

  每逢目瑙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瑙广场。

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

广场中央高竖着四根长约4米的目瑙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上面皆绘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右边柱上往往绘以蕨菜花纹,象征团结奋进;左边常画回纹构成若干个四方形,并涂以不同颜色,表示景颇族的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交叉着两把长刀,为景颇民族骁勇强悍、坚强刚毅性格的具体标志。

目瑙柱的左侧立着一个方形架子,上层是吹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面直径一米多的大芒锣,供跳舞时伴奏用。

广场四周用竹篱笆围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野鬼的侵入和牲畜的干扰。

舞蹈开始时,鼓乐齐鸣,人们由两位德高望重且又熟悉目瑙舞路线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饰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瑙帽,手持长刀领头,后面跟着背铜炮和持长刀的队伍,妇女们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最后,欢歌雀舞,热闹非凡。

参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从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其间舞者跳累时可自动退场憩息片刻,而后又继续登场舞蹈。

  

  传统的目瑙舞,行进路线严格按照目瑙柱上所示的花纹线路进行,即俗成舞蹈规则,跳完两圈后,就要变换队形,分成两路:

一路仍由领舞人带领,一部分人按照花纹的线路往前跳;另一路则变换舞姿,跳起自由的舞式,由舞蹈水平较高的人领头(多为年青的小伙子),这种舞式称为“瑙巴”,在跳舞的同时,还有两对武士绕着广场周围跳,其中两人拿盾,两人持他,以示驱赶野鬼。

跳到第三天收场时,舞队中的人手持花束跳,做饭的拿起锅铲跳,管酒的抱起酒筒跳,一派尽兴方休的景象。

  

  今天,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德宏州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桥梁、纽带”和民族商品经济交易的场所。

  “目脑纵歌”被称为“万人之舞”,在跳舞时,人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男人边跳舞边挥长刀,个个英姿飒爽,女人抖动着彩帕和扇子,身上装饰的银泡和银链唰唰响、闪闪亮,似彩蝶起舞,象孔雀开屏;队形变换有序,时而如采练漫卷,时而似瑞霭轻飘;人数众多,规模盛大,气势壮阔,舞步刚健明快,在木鼓、铓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哦热啊”的歌唱旋律飞向高空,响遍景颇山乡。

这一天,景颇山变成了歌舞的山,所有景颇人似乎都醉了,从内心发出酣畅的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