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03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总课时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入境

1、小朋友们,三国时候有一个孩子叫曹冲,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称象的故事吧!

2、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的生词。

曹操船舷议论柱子砍宰

一杆秤称一称

2、相机了解:

船舷;区分“秤称”。

3、指导书写:

秤杆议论。

4.正确朗读句子,相机解决“得”这个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分段读课文,思考:

各段写了什么?

第一段:

曹操带着官员和儿子一起去看别人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

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

曹冲想出了一个称象的好办法。

第五段:

大家用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主要内容填空:

曹操带着官员和儿子一起去看别人送给他的一头()。

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可是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大家用他的办法果然()。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一)略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2.刚刚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称象呢?

(象很大,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官员们想的第一个称象办法是什么?

(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称)

官员们想的第二个称象的办法是什么?

(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2)分角色读官员的话。

(3)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称象的办法。

你认为行不行?

为什么?

第一个办法好不好?

(这个办法不好,因为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理解句子: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A.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头象,课文中说:

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老师有个问题了,象的身子怎么会像堵墙,腿怎么会像四根柱子呢?

B.点出“又高又大”。

谁来把象“又高又大”的特点读出来。

C.再来理解句子: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

第二个办法好不好?

为什么?

(这个办法也不好,因为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大象活不成了。

(4)曹操听了反应如何?

为什么?

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

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

(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

谁再做做看?

“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5)再读一读,体会曹操的态度。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划出描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2.有几句话?

分句指名朗读。

3.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有几个步骤?

你是怎么知道的?

点出:

先……再……然后……

4.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1)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圈出:

赶、看、画;赶、装;称。

(2)用实验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

第一步:

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师:

出示板书:

“先赶象上船,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把“象”赶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师:

出示板书: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

(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程度是一样的。

师板书: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再读曹冲称象的办法。

(4)复述曹冲称象的办法。

(5)你觉得曹冲的这个办法和前面的两个办法比起来哪个好?

好在哪里?

5.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

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

结果怎样?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

(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板书设计

21称象

官员曹冲

议论上船画线上岸装石头沉到线位称石头

石头重量相加=大象的重量

作业设计

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会复述

教学反思

 

 

总课时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承接句群,能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说称象的步骤,并用承接句群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

说说他的方法好在哪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重点

.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难点

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请认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找学生读办法、出示办法图,让学生分步来读,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再巩固曹冲说的办法。

(板书:

赶象上船、船舷画线、到线为止、称石头重量)

5、曹冲想的办法好在哪里?

(1)把大船当做大秤,解决大秤的问题。

(2)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交换,才智过人。

6、曹冲是个怎样的人?

点明曹冲当时才七岁,体会他的聪明智慧。

5.拓补王戎识李的故事。

二、复述课文

过渡: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

师说前三段,学生说第四段。

1、复述课文,熟记我会认。

2、请大家快速读出他们的读音。

3、接下来,看我会写。

出示:

底、站

练字,书写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又高又大-----称——赶象上船

船舷画线

到线为止

称石头重量

作业设计

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二年级(上)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总课时

教学内容

红马的故事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其中待为多音字)。

结合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寺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

点读、齐读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故、事”书写“事”的笔画。

二、预习交流(15分钟)

师:

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都读了几遍课文了,也都认读了字词了,那老师再给你一个时间大家再去把课文读一读,准备准备,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老师想听你们读课文,听你们怎么教大家字词。

(预习准备:

我会认会写,自己学习字词,在下面勾画勾画,你要嘱咐大家哪些字音、哪些字形,教一教大家。

我会读会说,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美术课啊?

老师的画妙在哪里啊?

规定课文读几遍,读熟,读流畅,最后一遍读给家长听)

1、你们想嘱咐同学们什么字需要注意什么啊?

我想提醒大家……”,(学生读字)关注教师强调重难点

2、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都读了几遍,你们读懂了什么啊?

你预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吗?

(学生自由讲)

3、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讲)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拢一拢

师:

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呢?

老师的画画得很妙,画得非常好,那好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3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

3、小组交流:

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美术课啊?

老师的画画得有多妙啊?

妙在哪里啊?

小组里面读一读,说一说,分享一下己找到的句子。

4、全班交流,小组自由起来说

“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老师竟然把尾巴上的苍蝇都画出来了,我们觉得…MM…:

,我现在想请某某同学来读一读。

乙:

我觉得还有个地方也很妙)

5、呈现学生说的句群(课件出示)

  “一头侵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

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

哎呀,这真是画得妙啊,谁来读一读啊?

  学生读时,教师推波助澜:

哎呀,这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怎么会画到尾巴上的苍蝇去了呢,观察的多仔细啊!

看这百合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姿态啊!

各个时期的百合花的样子都画出来了,完全盛开了,将要盛开,还有的都已经要谢了

  6、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

 (一只在水里洗澡的牛;花瓶里有三朵百合花)

  师:

同学们读一读,如果句子这样写,你觉得他精彩吗?

你觉得老师画得妙吗?

(学生回答)哦,那还是因为他这样写,写出了细节,观察的仔细,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样,生活中本是如此啊,本来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作者这样写就写出了他的妙,老师是这样画的,作者是这样写的,老师画得真妙啊。

  7、学生想象回答

  师:

如果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学生,你看到了这么妙的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作者和你们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概(课件出示:

他画得真妙啊!

)学生点读“他画得真妙啊!

”(读出赞叹的语气)

  8、进行总分教学(出示第2自然段3、4句)

  “他画得真妙啊!

”这一句总的写了老师画得真妙,下面就分别的写了怎么妙,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男同学读画牛的句子,女同学读画百合花的句子,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是一种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我们三年级开始就要越来越多的学到这样的段落结构,它叫总分结构,先总的讲一句我们可以叫它“总起句”也可以叫它“中心句”,下面就分别的说,分两个方面说也好,分三个方面说也好,就是为了围绕着“他画得真妙”写出它说怎么妙,要具体的写了,我们把它叫做“总分结构”,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9、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

说到这个总分结构啊,”花瓶里有?

.~聪明的孩子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也是什么写法啊?

(先总起后分说)

  10、冒号的教学

  师:

你看这个总起句,它要起个头,它要引出下文,它就用上了什么标点啊?

对,冒号,冒号就是引起下文,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花瓶里有?

..”

  教师可以引读“一朵~一朵~一朵~”。

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

总分结构。

那说到冒号的用法,说到总分的结构,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老师画的很妙的,你找到了吗?

  11、第三自然段教学(课件出示)

  7课件出现“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

  师:

引读”老师还画漫画。

画~(女生读)画~(男生读)画~(大家一起读)

  师:

椅子会走路吗?

看来老师画画有个什么特点啊?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由的画,很有想象力,怎么好玩怎么画)

  12、小结

  师:

怪不得同学们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了,因为他的画画得妙!

板书设计

红马的故事

作业设计

1、总分仿写:

下课十分钟真热闹:

有的.,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