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835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docx

宜阳实验中学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

宜阳实验中学2013年理科综合模拟训练(三)

命题人:

赵洪涛周红颀刘铁钢(3.1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

B.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

C.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需保持活体状态

D.蔗糖溶液浓度由0.3g/mL换成3.0g/mL,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

3.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小体

4.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5.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6.生物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B.CH3CH3、CH3CH2Br、CH3CH2OH均可由乙烯经加成反应制得,都是烃的衍生物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lO、HNO3、浓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8.有机物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A.

间-三甲苯B.

苯丙氨酸

C.

2-甲基丙稀D.

3,3-二甲基-2-丁醇

9.常温时向某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其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Ag(NH3)2+、K+、Cl-、OH-B.S2-、Na+、Cl-、ClO-

C.Al3+、K+、SO32-、S2-D.Fe3+、Na+、Cl-、SO

10.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0.3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B.若生成2.24L氮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C.若有1.2NA个电子发生转移,则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是27.2g

D.若生成1mol的氯化铵转移电子数是n个,则NA=1/n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和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v(正)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1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不能发生原电池反应

B.活性炭是阴极

C.总反应为:

4Al+3O2+6H2O=4Al(OH)3

D.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活性炭、滤

纸回到铝箔

13.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酸性强弱顺序为:

CH3COOH>H2CO3>HCN>HCO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

B.amol·L-1HCN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

)+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胡克认为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库仑发现了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用实验测出了静电力恒量k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用实验测出了引力恒量G

D.楞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15.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量—“开普勒—226”,其直径均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等于A.3.3×103m/sB.7.9×103m/sC.1.2×104m/sD.1.9×104m/s

16.如图所示为一空腔导体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方向如图箭头所示,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圈周上的四点,其中M、N在一条直线电场线上,P、Q在一条曲线电场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电场强度小

B.P点的电势比Q点的电势高

C.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

D.一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差

17.

14.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从t=0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

A.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

B.t0时刻,物体速度增加到最大值

C.在0到t0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在0到t0时间内,力F大小保持不变

18.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小球在斜面上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则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为

A.

B.

C.

D.

19.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正对着的半圆形光滑轨道,轨道的半径都是R。

轨道端点所在的水平线相隔一定的距离x。

一质量为m的小球能在其间运动而不脱离轨道,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v。

小球在最低点B与最高点A对轨道的压力之差为△F(△F>0)。

不计空气阻力,则

A.m、R一定时,v越大,△F一定越大

B.m、R一定时,x越大,△F一定越大

C.m、x一定时,R越大,△F一定越大

D.m、x一定时,v越大,△F一定越大

20.如图所示,一个菱形的导体线框沿着自己的对角邻匀速运动,穿过具有

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对角线AC的长度为磁场宽度的2倍且

与磁场边界垂直.下面对于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流

以ABCD顺序流向为正方向,从C点进人磁场开始计时)正确的是

21.图中B为理想变压器,接在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的电源上.L为指示灯,灯泡L1和L2完全相同(其阻值均恒定不变),R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

开始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S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D.灯泡L1的亮度变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3.(10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在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中:

A.被测电阻Rx,阻值约为50ΩB.电源(电动势10V,内阻0.5Ω)

C.电流表(量程0~200mA,内阻r2)D.电流表(量程0~300mA,内阻约为r3)

E.定值电阻500ΩF.定值电阻100Ω

G.滑动变阻器(0~100Ω,1A)H.滑动变阻器(0~2000Ω,0.5A)

I.电键,导线若干

测量时,电流表A1应选用,R2选。

(填所选仪器前面的字母)

该同学以下的实验步骤错误或不完整的有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电键;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A1、A2的读数;

③利用读出的一组A1、A2的读数,计算求出被测电阻的测量值Rx;

④实验完毕后,拆除电路。

若某次测量时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则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Rx=。

24.(13分)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

,斜面上AB段光滑,其它部分粗糙,且斜面足够长。

一带有速度传感器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速度传感器上显示的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6

…….

速度(m/s)

0

6

12

17

21

25

29

…….

取g=10m/s2,求:

(1)斜面的倾角

多大?

(2)小物块与斜面的粗糙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多少?

(3)AB间的距离xAB等于多少?

25.(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方有沿x轴负向的匀强电场,x轴下方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x轴为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理想边界,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A点以v0沿y轴负向运动。

已知OA=L,粒子第一次经过x轴进入匀强磁场的坐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