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56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3人物描写一组

13.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73内容。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导入,明确课堂目标

1.师: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看看谁有火眼金睛能把他们快速认出来。

出示:

脑袋圆虎牙尖身子壮腮帮子鼓

两眼滴溜转膀子粗肉嘟嘟

鬼点子涌现(小嘎子)眼睛一眯笑嘻嘻(小胖墩儿)

机警一脸脚跟一跺树叶落

嘎气一身摔跤惯手无人敌

摔跤场上不同凡响却怕跑步喘吁吁

“八路”小将军

2.你们更想和谁交朋友?

要交朋友不能光看外表,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是怎样的孩子。

(出示课题)

3.读课题。

4.都说课题是课文的眼睛,从中能获取重要的信息。

你们从课题中了解到哪些

信息呢?

(主要事件:

比赛摔跤。

二、字词过关,感受语言特色

1.第一关,读准生字词。

搂(lǒu)绊(bàn)揪(jiū)扳(bān)腕(wàn)

手疾眼快膀大腰粗推拉拽顶公鸡鹐架三抓两挠合了裆(dānɡ)

2.第二关,理解生字词。

借助工具书或分小组讨论,理解字词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

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大意

1.生字词难不倒你们。

经过预习,你们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呢?

(精彩、激烈、别开生面、实力相当……)

2.这场实力相当的摔跤比赛是怎样进行的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四、品读词句,体会人物性格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有三次过招,我们来细细品读,看看他们是怎样

过招的。

(一)过招一:

站。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点拨:

“虎势儿”怎么理解?

(老虎的姿势/气势。

)一看到老虎你想到什么词?

如此威风凛凛虎势儿一站,站出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信心十足、气势逼人……)面对气势逼人的小嘎子,小胖墩儿被吓退了吗?

从哪看出来?

(没有,公鸡鹐架。

指导朗读:

一开始小嘎子就气势逼人,读出必胜的信心来!

(适机板书:

心十足)比读。

(2~3人、全班)

(二)过招二:

转。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点拨:

哪个词写出小嘎子转起来的样子?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猴给你什么感觉?

这一蹦蹦出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机敏。

)小嘎子边转边想什么?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消耗对方体力、使巧招儿、下冷绊子……)这一转转出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聪明、有计谋。

)(板书:

机智有计谋)“惯手”是什么意思?

(经常做某件事情的人。

)哪些描写体现小胖墩儿是惯手?

(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从这些描写中你们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深藏不露、有实力不张扬……)(板书:

深藏不露不张扬)

指导朗读:

读出小嘎子的机敏,小胖墩儿的深藏不露。

过渡:

看来小嘎子不得不使出终极绝招了。

(三)过招三:

钩。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

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点拨:

圈出所有动词。

关注到小嘎子一口气用了四个动作“推拉拽顶”,一起来做一做,感受四个动作力量上的变化。

(用的力量越来越大。

)为什么小嘎子要一下子使那么多招,而且力量越来越大?

(使尽全力想赢比赛。

)他心里只有一个字“赢”,从中看出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争强好胜。

指导朗读:

这一钩钩出了一个沉不住气的小嘎子啊!

读出他的求胜心切!

五、领悟写法,课文朗读回顾

1.这场摔跤比赛十分激烈、火药味十足。

回顾作者是抓住什么描写把这场比赛写得精彩绝伦?

(抓住人物典型的动作、心理描写。

)抓住典型的动作和心理来描写不仅可以把比赛写生动,还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有计谋,胖墩儿的深藏不露、稳重。

2.比赛真是令人意犹未尽,让我们再用声音回味一下那激烈的场面吧!

再次朗读全文。

六、学以致用,课后小练笔

以你们对小嘎子的了解,他会服气吗?

是啊,争强好胜的他定不会认输。

如果课文是对第一回合的比赛的描写,那第二回合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回合的比赛开始了,只见……

发挥你们的想象,第二回合怎么比赛?

谁输谁赢?

课后完成小练笔,注意用上今天学的描写方法——人物典型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板书设计】

摔跤

小嘎子信心十足机智有计谋

站、转、钩

小胖墩儿深藏不露不张扬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骆驼祥子相关视频,让学生说说对祥子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二、知识链接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三、疏通字词

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己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四、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主要介绍了谁?

(主要介绍了人力车夫祥子。

2.课文题目叫“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挺脱”是什么意思?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他的“挺脱”呢?

(“挺脱”的意思是强劲结实,挺括舒展。

主要从祥子的身量和样貌来描写的。

3.分小组讨论:

找一找文中描写祥子身量和样貌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你从中

感受到了什么。

(1)身量。

①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身量与筋肉的发育和现在的年龄,说明发育得很好。

②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通过胸、背、肩的描写,写出了祥子的身体结实。

(2)样貌。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祥子的外貌并不出众,但还算干净清爽。

五、感悟写法

1.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祥子的身量和样貌,使人物更加形象具体,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就站在你的面前,同时也展现出了祥子乐观、自信的特点。

2.把祥子比喻成挺脱的树,表现出了祥子顶天立地、身体结实的特点。

六、小结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骆驼祥子》中描写祥子身量与外貌的一部分,在刻画人物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法,将人物的身材和外貌刻画细致。

课下也希望同学们把《骆驼祥子》找来读一读,看看祥子最后有没有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

【板书设计】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身量结实、高大

祥子

外貌可爱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结识文中人物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哪部小说吗?

(清朝吴敬梓先生花了近20年时间所写的《儒林外史》。

)课件出示《儒林外史》吴敬梓,生齐读。

2.“儒林”是很多的读书人的意思。

“外史”从讽刺的角度来写明清两个朝代,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丑恶的样子。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人:

严监生(生齐读),这个“监”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出示:

监考、监督、监生。

(指名学生认读)“监生”是什么意思?

(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3.想不想知道严监生到底有多少钱?

(课件出示: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

)这么一个有钱的人,在他临死之前会怎么处理他的钱财呢?

(学生各抒己见)他的做法却与众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茎灯草》。

(板书课题:

两茎灯草)

4.区别“临”“监”。

这两个字有点相像,请同学们区别一下。

二、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想一想:

严监生与两茎灯草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排除字词障碍。

出示词语:

严监生诸亲六眷郎中侄子揩揩记念两茎灯草挑掉登时故此一声不倒一声

3.刚才我们读了几遍课文,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得断气,念念不忘两茎灯草,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然离去。

)(板书:

两个指头)

三、聚焦重点,感知人物形象

师:

临死前的严监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呢?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生齐读)

1.“两个指头”是严监生的招牌动作,它跨越百年的文学长河,已成为定格在中国、外国许许多多读者脑海中的一个经典。

能成为经典的文字一定是大有嚼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请同学们结合书上插图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

(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奄奄一息。

临死前的严监生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救了,奄奄一息了,多么难受,多么可怜!

可他却总不得断气,他牵挂的是什么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他的牵挂画下来。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板书:

两茎灯草)

2.请同学们想象一茎灯草的价值。

(点一晚费油约两毛钱。

3.按一般人的想法,一个人到了生命的尽头,会牵挂亲人、朋友等,可是在严监生的眼里,临死前念念不忘的却是两茎灯草,与他的银子相比,一茎灯草烧的油简直是沧海一粟,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他偏偏如此看重,不挑去一根死不瞑目。

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评价严监生?

(板书:

吝啬鬼、守财奴。

四、回读课文,品味作者语言

1.让我们重新聚焦临死前严监生的那两个指头,对此,诸亲六眷做出了哪些猜测?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面对着两个指头,大侄子猜中了吗?

当大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出示: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尽管身体极度的虚弱,尽管呼吸已断断续续,但面对那两茎灯草,他只能——(摇头),而且——(很慢很慢)。

但他心里很清楚——他在心里会怎么说呢?

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着急、失望。

●二侄子猜对了吗?

当二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时——出示: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此时此刻严监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焦急、生气、心急火燎。

(2)他急的究竟是什么呀?

所以他把两眼……把头……当时他在心里会怎么说呢?

(3)融入这份感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奶妈在他家住了这么多年应该知道他的心事吧?

当奶妈猜想也许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身边故此记念时——出示: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此时严监生心里是怎样的?

(失望、绝望。

)你是怎么知道的?

(眼闭着摇头、指着不动。

(2)严监生在心里会怎么说?

(3)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读懂他啊,此时的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绝望),难道真要让我死不瞑目吗?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读)

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严监生从头到尾一直在干什么?

(一直摇头。

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了,他口不能言,唯有通过他的动作摇头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了,我们只有通过他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破译他的心灵密码。

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