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2515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1 大小:5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2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docx

山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山东教育厅

附件1

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活动方式

(一)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指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所必须从事的力所能及的劳动。

如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洁、做家常菜、制作面食等,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家务劳动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1.选择工具或材料。

根据家务劳动的需要,认识和选择家务劳动中用到的工具、材料。

如衣物洗涤要认识洗涤用品、洗涤工具等;烹饪要了解家常餐的食材种类(米、面类、谷类、肉类、蔬菜、调料等)和基本的烹饪方式(炒、煮、蒸、炖等)以及制作家常餐的工具等。

2.学习劳动技能。

在认识家务劳动工具材料的基础上,学习家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

如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搜集物品收纳的技巧和方法,收集生活中的卫生清洁小窍门;通过现场观摩,学习浸泡、揉搓、漂洗等洗涤方法技巧,学习揉、擀、包,洗、切、拌、炒等基本厨艺知识技能。

3.参与劳动体验。

根据家务劳动需要,遵循家务劳动安全要求,尝试使用相应的工具、材料,参与家务劳动。

如进行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洁、做家常菜、面食制作等。

4.反思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感悟。

在老师指导下对自身参与家务劳动的态度、家务劳动技能技巧的掌握与熟练情况以及家务劳动的成果优劣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可以结合家务劳动过程与成果的照片或视频,分享自己进行家务劳动的方法技巧和家务劳动心得体会。

在展示与分享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

(二)劳动技术

劳动技术指学生运用各种劳动工具、工艺进行设计,并动手制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金工、陶艺创作等,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

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劳动技术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1.创意设计。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一物品进行创意设计。

如可以从结构、功能、美感等方面,综合考虑材料、工艺的可行性,制作环节的合理性,创意的实用价值等,将设想变成可执行的制作方案。

2.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

根据设计需要选择活动材料和工具。

设计制作的材料可以包括:

纸、木、皮、布、纱线、泥沙、金属等。

劳动工具可以包括:

刀、锯、钳、锥、钻、锉、针、仪器、笔、电加工等传统工具,以及摄影摄像机等现代化工具。

3.动手制作。

根据制作方案要求,学习制作基本技法,掌握劳动工具的安全使用规程,动手制作,将创意设计物化为物品或作品。

动手制作包括:

折叠、裁剪、切割、测量、烧铸、制模、作图等。

4.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

学生展示交流物品或作品,说明设计意图及制作技法。

可在教师指导下从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学会倾听、相互欣赏。

在展示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如可从创意、方案、制作、作品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完善方案,优化作品。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1.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

服务对象的选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或组织,如学校、社区等,还可以是动物、植物、环境等。

确定服务对象同时要明确服务对象的需要。

服务对象的需要可以通过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关注媒体报道、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咨询社区机构等方式来确定。

2.制订服务活动计划。

在明确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好服务活动计划,服务计划应包括服务对象及需要、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组织、活动内容、保障措施等。

3.开展服务行动。

根据制定的服务活动计划积极开展服务活动。

活动中要做好活动记录,及时记录服务体验与收获。

4.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思服务的全过程。

反思可以运用多种形式,例如撰写小论文、组织讨论等。

在反思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文章、图片、艺术作品、视频、幻灯片、表演及校园专栏介绍等与老师、同学分享活动经验与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

(四)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1.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

选择一种职业,或者模拟一种职业情境,在了解和熟悉岗位的基础上,设计好职业体验方案。

2.实际岗位演练。

学生在教师或行业导师指导下,在实际或者模拟的职业岗位上进行体验,获得对这一职业的真切体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

3.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

总结和反思职业体验的过程,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职业体验的历程和收获。

可以采用报告、日志、心得笔记、绘画、摄影、角色表演、微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和对话,加深对职业的认识。

4.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总结职业体验活动的经验,改进活动中的不足,并自觉应用于下次的职业体验活动中。

(五)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家庭、学校、自然等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

2.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

学生根据所占有的信息,提出对所研究问题的可能答案;然后根据研究内容来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观察、访谈、实验法等。

研究方法确定后,再研制工具,如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记录表、访谈提纲、实验方案等。

3.获取证据。

学生带着研究问题和假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访谈、实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借助工具,开展探究,并获取一系列证据资料。

4.提出解释或观念。

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解决方案,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或形成初步的小课题成果报告。

5.交流、评价探究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手抄报、海报、板报、作品、表演、绘画、照片、ppt演示文稿、视频、音频等,并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或建议。

学生可将最终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料放入成长档案袋之中,以供教师、家长、同伴做出评价。

6.反思和改进。

在吸收老师和同学意见或建议基础上,对研究前、研究中和研究后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如:

课题本身质量如何、计划完备与否、工具准备是否妥当齐全、小组合作是否顺利、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适宜、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分析与解释资料是否全面、结论提出是否合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其他专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

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二、活动内容及实施建议

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活动内容安排及实施建议

活动方式

专题

主题

项目

年级

主题目标

活动建议

评价建议

课时安

排建议

家务劳动

家政

衣物

洗涤

1-2年级

学习手洗简单的衣物;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1.引导学生观察家人手洗衣物的过程,学着用浸泡、揉搓、漂洗等方法手洗自己的袜子、红领巾等小衣物,亲历劳动过程。

2.活动可在劳动专用教室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技能,回家多练习,进行家庭实践,使活动更有效果。

如“我给红领巾洗个澡”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手洗的方法,然后同伴间进行交流,教师示范,学生反复实践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手洗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3.引导学生在家中经常洗涤自己的衣物。

从学生参与洗衣活动的积极性、手洗衣物的方法以及在家中的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3-6年级

了解常见洗涤用品的种类和用途,进行一般衣物的洗涤;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常见洗涤用品的种类,如肥皂、皂粉、洗衣粉、洗衣液、羽绒洗涤剂等,通过产品外包装了解其区别及适用的不同衣物。

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三种常用的洗涤方法(手洗、机洗、干洗)的优、缺点和适合的衣物。

3.引导学生在家中运用自己学习到的洗涤常识,选择合适的洗涤用品和洗涤方式洗涤自己的衣物。

4.鼓励学生用照片、录像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洗衣过程,为活动后期的展示交流做准备。

从学生参与洗衣活动的积极性、物品洗涤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衣物洗涤的干净程度等方面评价。

物品

整理

1-2年级

按学习需要准备学习用品,归类收纳学习用品,及时整理书包;初步形成整理与收纳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指导学生按类别、大小、使用频率等来整理和收纳学习用品。

如开展“整理书包”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书包里拿取物品有什么不方便,然后讨论改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按学习需要准备各种学习用品,分类放入书包,使书包内的物品拿取方便、整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

从学生参与整理活动的积极性、书包整理的整齐度、小组内交流的情况等方面评价。

3-6年级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整理与收纳方法,能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常规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与收纳习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1.可以让学生搜集物品收纳的技巧和方法,并与大家分享。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教师示范等方法,展示各种收纳用具和收纳技巧,激发学生整理与收纳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衣物的整理与收纳”主题活动。

让学生自带各种衣物,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整齐、美观、方便的原则学会衣物整理与收纳的技巧。

3.鼓励学生和家人一起对家庭的各个区域进行整理收纳,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利用照片、录像等方式记录自己整理的过程和成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从学生参与整理收纳活动的积极性、掌握整理收纳方法的情况、整理房间的情况等方面评价。

卫生

清扫

1-2年级

认识不同的卫生清扫工具,初步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清扫;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1.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谈一谈常见的卫生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等)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用笤帚、拖把、抹布等常见的卫生清洁工具,尝试对班级或家庭进行卫生清扫,亲历扫地、拖地、擦黑板、摆桌椅等劳动过程。

从学生参与清扫活动的积极性、认识清扫工具的情况、使用清扫工具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评价。

3-6年级

掌握清扫工具的使用技巧;能承担班级、校园等区域的卫生任务并清扫干净;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1.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卫生清扫小窍门,采用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在全班进行交流。

2.从值日活动体验入手,围绕卫生清扫分享个人的值日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展班级卫生扫除活动,使班级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3.进行家庭清扫实践,用表格、录像等形式记录自己一周参与的家庭卫生清扫情况;实践体验后,用故事、日记、图画等形式分享自己劳动的体验。

从学生参与清扫活动的积极性、掌握卫生清扫小窍门的情况、清扫的干净程度等方面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