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45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含答案

谈读书

本课话题 ——读书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书对朱光潜先生来说,既是他通向学术顶峰的必经途径,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

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能感伤也能冷静,能认真也能超脱。

能应俗随时,也能潜藏非尘世的丘壑。

文艺的珍贵的雨露浸润到我的灵魂至深处,我是一个再造过的人,创造主就是我自己。

”深厚的美学修养,让他能欣赏书中微妙精深的乐趣;谦虚诚恳的治学态度,让他对求学求知有独到的见解。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因在1959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上书批评1958年以来的“左倾”错误,坚持正确意见而遭批判和免职。

他被罢官后从中南海搬出来,在清理东西时,把元帅服、狐皮大衣、地毯等统统上交。

他说:

“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

但是书,一本也不能丢。

”他把收藏的二十多箱书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

1965年,他到西南三线工作时,又把这二十多箱书带在身边。

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身遭厄运,横遭迫害,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

他对警卫参谋说:

“我别的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书。

”他工作之余就沉浸书海,桌上、床上、柜子上到处是书。

他读书十分认真,他读过的书加满了批注。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湮没(  )  皓首(  )    譬如(  )

耽搁(  )攻坚挫锐(  )消耗(  )

动辄(  )预拟(  )畸形(  )

辞藻(  )拈新字(  )

【答案】 yān hào pì dān cuò hào zhé nǐ jī zǎo niān

二、多音字

(1)埋

 

(2)卡

(3)抹

(4)落

【答案】 

(1)mái/mán 

(2)kǎ/qiǎ (3)mǒ/mā/mò (4)luò/lào/là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弊/蔽/蹩 

(2)咀/狙/沮 (3)彻/沏/砌 (4)炫/眩/舷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流传·留传

两者都有向下传的意思。

“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多指抽象事物,如“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多用于具体事物,如“这幅画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经过世代的筛选,________(流传/留传)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2)那些平白如话,而又表达了群众心声或者阐述了深刻思想的诗句,可以世代________(流传/留传)。

【答案】 

(1)留传 

(2)流传

2.收集·搜集

两者都有聚集的意思,都是动词。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一般是指不隐蔽的东西。

“搜集”是指到处搜寻,然后使之聚集,一般是指较隐蔽、不易得到的东西。

如:

搜集民歌。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21小时10分,________(收集/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2)市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及时________(收集/搜集)各区县分会场代表的质询意见,分门别类送交各主管委员会负责人。

【答案】 

(1)搜集 

(2)收集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内地市场对香港的进出口业举足轻重,去年,香港与内地的商品贸易额占香港的商品贸易总额的一半多。

(  )

理由:

                                    

                                    

                                    

                                    

【答案】 √ “举足轻重”,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

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

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用在本句语境中正确。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

理由:

                                    

                                    

                                    

                                    

【答案】 × “不求甚解”,指读书时只领会主旨,而不在逐字逐句的释义上下功夫。

现在多指读书不认真,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

和本句语境不符。

3.他们自居为优良传统的继承人与保卫者,打击新生力量,打击新的创造,以便他们故步自封。

(  )

理由:

                                    

                                    

                                    

                                    

【答案】 × “故步自封”,故步:

走老步子;封:

限制。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又作固步自封。

此处应为“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偏重在停顿,不想改革,不求进步。

抱残守缺:

偏重在守旧,不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事物。

[常识·速览]

中国现当代伟大的美学大师——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

安徽省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阳和村人)。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全国政协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主要作品有《朱光潜选集》《悲剧心理学》《无言之美》《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为一代美学研究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繁忙的治学之余,也著文指点后辈学子。

20世纪30年代他曾给当时的中学生们写过一本谈学习谈人生的书,书名叫“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十二封信的第一封就是《谈读书》。

在这封信中,朱先生谈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该怎样选择课外读物及读书的方法等问题。

本文是朱先生写的又一篇同题文章。

这篇《谈读书》写于1942年。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

作者朱光潜深刻阐明了为什么要读书以及应该怎样读书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作者开头简略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说明读书的必要性,再谈读书的方法以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读书的必要性 ②读书要有中心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的题目是“谈读书”,可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两段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谈“书籍”,其用意何在?

                                    

                                    

                                    

                                    

【答案】 文章的第1自然段看似写“书籍”的内容,可实际是讲读书的重要性。

开头讲书籍是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读书则能把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经验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第2自然段作者点明“读书在精不在多”的道理,并分析了书多带来的流弊,重在告诫读者读书是需要方法的。

作者在文章开始谈“书籍”,其目的是为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2.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 

(1)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2)读书可以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3)一个人只有重温几千年人类的思想经验,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二、阅读课文第3~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作者的“读书在精不在多”的见解与传统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否矛盾?

                                    

                                    

                                    

                                    

【答案】 不矛盾。

朱光潜先生提出“读书在精不在多”的见解,但在文中第5自然段对此又做了说明,“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凡是在某一科学问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这都说明作者并不反对“读书破万卷”,将“万卷书”读透,也是作者的追求。

如果没有精力做到,就要把自己该读的书读“精”。

4.为什么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答案】 因为在作者看来,读书并不在多。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其一部精读十遍。

读书的要义在于领悟和创新,不在量的多少。

因此才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5.“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点明部分人读书的现实和流弊,引出作者对于“读书和兴趣”这一话题的思考。

三、阅读课文第9、10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第9、10自然段,作者主要说明了怎样的读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