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3779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docx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

新闻写作的基础工作和基本技巧

安徽日报政治新闻中心副主任曹显钰

新闻写作好比到饭店里吃饭点菜。

要想一桌饭菜让客人有食欲,首先得选好品种进行综合搭配,饭桌上有女士,你还得注意配备点在女士看来养颜的菜肴,还要照顾饭桌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比如北方人和南方人口味就不一样。

这是我们吃饭的开端。

菜点好了,服务员端上桌子,你看一下你所选点的菜是否色、香、味俱全。

一桌菜吃完了,这才算是成功了,否则,你点的菜就很失败。

这是终端。

写了一篇好新闻就是要有这两点:

点好菜,让别人把它吃完。

下面先讲新闻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我上面说的点菜。

写新闻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医诊疗法、四勤、学会讲故事)

望闻问切

做新闻宣传就像点菜一样,我们首先要学会选材。

那么,如何去选材呢?

我用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疗方法来概括,即选材首先要做到望、闻、问、切。

我们先来说说“望”。

望,就是要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眼光要狠、要准,甚至要毒。

要一眼就能看出摆在我们面前的素材具备什么样的新闻价值,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新闻,是适合做成消息呢,还是可以写成特写,或者长篇通讯,甚至是“一材多用”,也就是为了抢时效,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个重要元素先写成消息,然后再把那些次要的元素组合起来,写成通讯。

望是我们在写新闻之前的第一判断。

“闻”。

在中医里是听病人发出的声音,比如声音的高低、缓急、强弱、清浊等,来测知病性。

我们经常说,不信道听途说,别听到风就是雨,但做新闻还真要收集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然后根据这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来做综合分析和判断,然后写出新闻。

“闻”在我们的汉语言中还含有“嗅”的意思,比如你闻下这东西是什么香味儿。

做新闻宣传工作也要用鼻子去嗅,要有狗一样的鼻子,要嗅觉灵敏,比如跟踪娱乐圈的记者在西方和我国的香港、台湾都叫“狗仔队”。

狗仔队可以说是新闻记者队伍中嗅觉最灵敏的一群。

当然,我这里要说的是不去搞八卦新闻,而是通过嗅觉来判断某个素材是应该做成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或者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好事变成坏事。

比如,你单位有人违法违纪了,新闻单位要来采访,如果单纯地把违法违纪的事报道出去,那肯定是负面报道。

如果我们把单位对违法违纪者的处罚作为新闻的切入点,然后重点报道这个单位是如何严肃法纪的,以此来显示这个单位对害群之马的处理毫不手软。

这就是变坏事为好事。

“问”。

好新闻都离不开这个“问”字。

因为看和闻都只能触及到问题的表面,要想做到更深入细致甚至鲜活的报道,那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对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多问、细问总是有好处的,即使当时觉得有些素材用不上,那也没关系,记下来肯定有好处。

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写新闻时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即稿子到写时方恨材料不足,事后去找人补充、核实材料就麻烦多了,甚至补充不了。

这样不但会延误新闻报道的时效,也会给新闻稿件带来很大的不足。

“切”。

就是用手触摸的意思,中医上最常见的是把脉。

有些事不动手去触摸是不能了解其实质的。

小时候我们学过这样的课文,叫《盲人摸象》,5个盲人有的摸到了象鼻子,就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有的摸到了尾巴,就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有的摸到了身体,就说“大象像一堵墙”;有的摸到了腿,就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叫以偏概全,或者叫一叶障目。

那么这5个盲人各自的比喻是否准确呢?

应该说他们对大象的局部认识是很准确的。

而我们在写新闻时,在掌握新闻的全貌后,为了把专业性很强的、晦涩难懂的东西说清楚,让普通读者能读懂,或者把干巴巴的东西写得有声有色,就必须要有盲人摸象的精神。

当然,写新闻时并不是说把望、闻、问、切各自独立起来,而是要综合运用。

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件才能色、香、味俱全,才能把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集中于一篇稿件之中。

四勤

新闻和宣传是不能等同的。

宣传的意义在于正面灌输,是明显地要对人进行思想教育。

而新闻则在于把新近发生的事报道出去,是让读者知道某时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即使想对人进行思想教育,也不留下痕迹,是靠新闻的事实来影响人的。

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广告语来说,就是“用事实说话”。

所以在西方人看来,新闻就是一种“扒粪”行为,就是要把那一堆东西拨开了让人看到丑,闻到臭。

平时,你们在写新闻宣传稿件时绝大多数是不去采访的,而是对单位打印好的材料进行二次加工。

所以,写出来的稿件大多死板、枯燥。

所以,我们说“四勤”对新闻写作是很重要的。

这四勤是腿勤、手勤、嘴勤和脑勤。

腿勤,就是要求我们多到新闻发生的地方去看看,在走动和查看中获取信息。

手勤,就是把自己平时听到的、见到的有意思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第一手材料。

嘴勤,就是遇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有疑问的东西多问问当事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路既在脚下,也在嘴皮下,所谓问路。

脑勤,就是把你捕捉到信息多在脑子中加以过滤,既可以顺着事物的客观规律思考,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多找几个角度去考量同一事件同一事物,以便找到更好的更容易吸引人的角度。

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我们就能把素材准备得更充分、更细致、更准确、更扎实,这样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

学会讲故事

一提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大家立马就能想到她在中央电视台上讲课时那个眉飞色舞的形象。

于丹是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老师,她深知在电视上讲课的基本特性,那就是要善于讲故事,否则,那些孔孟老庄等古代文化哲学根本就没人听得进去,也难听得懂。

我是学中文的,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化了解不多不深,但多少也能感觉到,于丹在央视上所讲的并非完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本意。

大家还记得吧?

于丹走红之后,中国有十大博士对她群起而攻之。

他们批评于丹说:

“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

他们荒悖无知,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他们的一切行为,往往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改造——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

媒体对于这类人的狂吹热捧,等于是把厕所当客厅。

”这个批评可谓尖酸刻薄。

但是,于丹的课不但得到了媒体的热捧,而且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和好评。

原因就在于她能把自己提炼出来的故事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化融会贯通,用古代文化印证现实生活,用生活故事诠释古代文化,让那些对中国古代文化一知半解的人能从印证中感受到生活的哲理,能从诠释中了解古代文化。

所以,我们在写那些专业性较强、素材生硬的新闻时,也要学会讲故事。

将新闻故事化、形象化。

这就是我们新闻行业通常说的“硬新闻的软化”。

硬新闻软化用得最多、用得最好的就是报纸上的文字广告,比如医疗广告,它不去直接说某种药品的药理,而是通过虚拟的患者以病说疗效,让普通的患者一听就知道,哦,我这病也能用这药治好。

当然,这些广告是具有很大欺骗性的。

以上这些前期基本工作是写好新闻的必备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常用的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

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术评和深度报道等,但其主体还是消息,也就是说,消息就是狭义的新闻。

我们今天就讲消息、特写和通讯这常用的三大块。

消息

消息既然是狭义的新闻,那么在谈消息写作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新闻。

我国的教科书都给新闻作如下定义:

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事件的报道。

西方教科书用更形象的方式来定义,那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不同的新闻观。

我们强调新闻价值,更多地是倾向于正面报道。

西方的这个定义着重强调的是奇闻怪事,更多的是避开常态。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新闻观也在不断被颠覆,尤其是都市媒体,比如我们的新安晚报、安徽电视台的帮女郎、第一时间等,好奇的份量甚至大于正统的价值观。

再比如,我们今天的法治新闻开始走向娱乐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法治案件中的情与色作为新闻报道追逐的对象,比如什么二奶反腐、小三反腐、小偷反腐等。

法治新闻的严肃性遭到了挑战。

西方的比喻法定义在现如今也被改写。

狗咬人是一种生活常态,自然不能算是新闻,但是,事情总有它的两面性,比如狗咬的如果不是一般的人,比如咬了市长、省委书记,那么它不但是新闻,而且还能引发出更多的新闻,比如狗患、灭狗等。

一条狗把人咬多了,它也会成为新闻,比如最近北京就有一只流浪狗咬了20多人,引起了社会恐慌,所以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组织召开会议,对查找伤人流浪犬和救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相关单位和区县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查找、捕获该流浪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市公安局召开由治安、人口、巡警、特警、武警等部门及城六区分局参加的会议,并专门派出检查组对六个区分局查找工作进行督导。

市农业局部署动物防疫部门和宠物医院及时登记和报告犬只或其它动物就诊情况。

你看一条小狗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另外,狗如果咬了人的某个特殊部位,它还可能是一种趣味性新闻。

我把中国和西方对新闻的这两个定义放到一起进行比较,目的是想说明,任何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都有不同的新闻性,这就是你在写新闻时要思考的内容,要找到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角度。

角度选好了,一般性的事件也能散发出极大的趣味性。

消息有五大类型

简讯

简讯又称为短讯,或者叫简明新闻。

顾名思义,就是一看就能明白的新闻。

它只要简单地报道一个新闻事实,文字要最少,速度要最快,报道的是最新鲜的事实。

简讯一般不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也不严格按照“导语+背景+主体+结尾”的模式写作。

二是一句话消息,也叫一句话新闻。

有些报纸上就开设了“一句话新闻”的栏目。

它是简讯的浓缩,是最精练的简讯。

它用最少的字、最快的速度报道最新的事实,必须是只有一句话,只用一个句号。

三是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一般只着重报道一件事,写一个单位、一个局部,因此,篇幅不长,文字简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感。

动态消息要求抓住刚刚发生的动态,多写今日新闻,多写连续报道。

动态消息是报道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新闻事实。

动态消息比起一般简讯内容要丰富、完整、详细一些。

动态消息要一事一报,简洁明快。

比如我们《检察之光》上的个案报道大多是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在报纸上占有最大的份量。

四是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既不像动态消息那样一事一报,也不像人物消息那样一人一报,而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对某个地区或某条战线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提炼写成的报道。

它报道的新闻事实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综合消息一般采用横向综合或纵向综合两种方法,有时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

所谓横向综合,就是横断面的综合,比如六安市城管局可以把自己和下辖的县区局在城管方面的经验和成绩综合起来报道。

这在数学上叫“合并同类项”。

所谓纵向综合就是纵深度的综合,即把一个时期以来某条战线、某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或工作中的情况,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加以综合报道。

比如,我们可以把城管局成立执法队伍以来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综合报道。

五是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写人为主的消息。

人物消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的一种消息体裁。

它迅速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活动、事迹或某个侧面。

人物消息发展得最好的是娱乐圈中的明星新闻。

城管方面的人物消息题材应该很多,因为城管执法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尤其是那些环卫工人所从事的工作,应该说时常会有一些新闻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

人物消息不同于人物通讯,也不同于人物故事。

和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取材比较严格,不像人物通讯那样取材广泛、时空的跨度大。

它主要抓取人物最有价值、最有特点、时间上也最近的某一典型的事情来写,只写某一个侧面,因而篇幅上比人物通讯短,一般四五百字左右。

在时效性性上要求比人物通讯更严格。

和人物故事比,它不要求那么强烈的故事性,也不一定要有完整、详尽的细节。

六是会议消息。

它是以报道各种会议为题材的新闻形式,而会议新闻却是媒体最不愿意报道的。

所以写会议新闻时,切忌拿到会议材料就面面俱到的去抄一遍。

我们要学会在会议材料中找金子。

会议材料中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细读会议材料,你会从中找到突破口的。

大家最熟悉是的每年召开一次人大会议,会议材料可以说太多了,但报纸上发出来的新闻往往只有几百字,而且那些新闻大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口头上表达出来的。

讲到从材料中找金子,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自身的体会。

2006年6月30日,原省财政厅长匡炳文父子在淮北开庭受审,当天全省媒体都到庭旁听采访,新安晚报也去了,我是代表《检察之光》去的,发消息和通讯《检察之光》都来不及,也抢不了。

于是我在阅读起诉书时发现,对匡炳文的11起受贿指控,其中就有9起发生在阜阳市(一起发生在六安,一起发生在合肥)。

当时由于肖作新和王怀忠先后案发,阜阳成了全国反腐的重灾区。

于是,从匡炳文受贿9起发生在阜阳写成消息,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阜阳当时的政治生态,因为匡炳文是省财政厅长,人在合肥,怎么11起受贿中就有9起发生在阜阳呢?

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所以,要想把会议新闻发到媒体上去,我们必须做到以下4点:

一要突出一个“新”字,要从会议中找到新的内容,新的事情,或者新的规定。

二要抓住一个“活”字。

写活就是要有现场感,有生动具体的典型事实材料,有感人的细节,有具体个性特征的语言。

比如会上经常有领导说到某件事时生气或者高兴的神态,写会场在讨论某个问题时争论的气氛等。

当然形式上还可以灵活多变,要多引用原话,要把说话者的表情反映出来,千万不要从头到尾都是某领导指出,某领导强调(这种新闻叫“党八股”)。

三要强调一个“短”字。

短的最好办法就是看中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面面俱到。

四是要做到一个“深”字。

就是要找准切入点,写出深度。

深度并不意味着要写长,深度主要是指文章看问题的角度新颖,有新意。

消息导语的写作

前面我们提到消息的基本模式是“导语+背景+主体+结尾”,那么导语是什么呢?

如何写好导语呢?

导语是一条新闻的开头,一般是在消息中的第一个自然段。

所谓导语,具有开导、启发和引路的意思,也就是导读的语言。

把一条消息的导语写好了,写精彩了,那么这条消息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导语呢?

第一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事实的精华。

下笔之前,我们先要认真地想好三个问题:

这篇消息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消息中最重要的事实是什么?

应该怎样来突出最重要的事实?

比如3月31日新安晚报《检察之光》二版有条消息《技术鉴定给力敲定村官贪案》导语部分是这样写的:

本报讯近日,由肥东县检察院侦查终结并起诉的王某等3名村干部涉嫌套取农田补贴资金案,法院一审判决有果,3名村官获刑3~5年不等。

一起因伪造村委会记录的案件,在技术鉴定面前还原了事实真相。

它的主题是要突出技术鉴定,最重要的事实是通过技术鉴定揭示出村委会记录造假,通过法院的有罪判决来体现这个重要事实。

二是要具体、准确、明白,简明扼要。

上述这篇消息导语用了不到100个字,就把这个新闻说清楚了。

三是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力求新鲜生动。

所谓“生鲜生动”就是要抓住人、打动人、感染人。

比如5月10日《检察日报》二版有个报道《“这样的故事,我们听得懂”》。

文章开头也仅用了110多字就把气氛写得很活跃:

初夏的一天,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文化中心,来自该镇37个居委会的200多名居民,饶有兴趣地听着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现场讲故事:

一位“准女婿”以自己创业为由骗得“准丈母娘”30万元,导致“准丈母娘”一生积蓄被骗殆尽,闸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

文章一开头就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听播音员讲故事”。

这个故事是“准女婿”骗取“准丈母娘”30万。

简单明了的开头抛出了一个让人想看下去的悬念:

这准女婿是如何骗准丈母娘的呢?

要想把导语写得生动形象而且感人,还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尤其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形象化,同时还要抓住最生动的场景和镜头,注意在对比中显示新闻事实的特征,变静态描述为动态描述,力求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使导语富有鲜明感、立体感和动态感。

通讯。

通讯是一种比较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人或事,或者是报道某种经验的新闻体裁。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通讯主要包括

人物通讯。

过去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上也有这样通讯,比如《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以及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些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在我的大脑。

二是事件通讯。

我们过去中学语文课本最推崇的就是《为了六十位阶级兄弟》。

这篇事件通讯空间跨度很大,写得也极生动。

再就是工作通讯。

相对于消息来说,通讯的写作要复杂得多。

通讯不但涉及到的材料更丰富,而且时空跨度也大,它可以写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呈现出一个单位的全部风貌。

所以要想写好通讯,首先就要提炼好主题。

主题确立了,文章内容才好全面展开。

当然,我不是说要“主题先行”,根据主题来填写材料,而要先掌握大量的材料,在材料中提炼出主题。

对主题的要求就是既要注意突出新意,又要有思想深度;既要注意凝练集中,抓住中心,又要高瞻远瞩,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一点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讲讲通讯角度的选择。

主题是否能得到充分突出,关键的一点还要看你如何选择报道的角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切入点。

苏东坡游庐山时有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同一美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以看到不同的特色。

所以,同样是写通讯,有的文章就能让人一口气读下去,有的一看开头就不想往下看了。

这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文章角度的选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报道的角度呢?

一是要勇于创新,努力从新的方面去选角度。

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报道的“围观执法”,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走基层,城管蹲点日记。

二是要以小见大,善于从小事入手。

城管队员帮农民卖西瓜等。

三是体察民意,注意要从读者的共同兴趣上入手。

如果写作时不考虑到读者的兴趣,自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写通讯时,千万不要写成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是要你把所做的事所取得的成绩罗列出来,其目的不是要收到宣传的效果,而是一种告知。

通讯则要讲求艺术,要想收到宣传的效果,就必须感动人、感染人。

所以写通讯之前一定要多掌握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故事性的东西。

角度选好了,还要在行文中注意巧妙运用描写等写作手法。

抓住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地具体描绘和刻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通讯中常用的描写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物描写。

包括对人物肖像、身体姿势、语言特点及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和刻画。

这些描写运用得好,同样能衬托出先进人物的思想风貌。

说实话,我最反对有些人物通讯把先进人物写得太大公无私,太不懂人情世故。

有的通讯写先进人物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就一概不问,好像不食人间烟火。

写他如何先进,就把单位的工作和好事都堆到他一个人身上,读者反过来一想,难免质疑你这个单位的人都在玩,都在欺负一个老实人。

比如前不久网上有篇稿子报道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刑警大队政委刘绮玲的事迹,说她从事刑侦工作14年中,经手破获的刑事案件就多达1800多起。

我在微博中给她算了一笔账,平均每年约130件,每两天多时间就得侦破一起刑事案件。

你们想象一下,这有可能吗?

这种夸大其词的做法,就把新闻写假了。

假的东西谁都不愿意看。

二是细节描写。

就那些看来细小、但意义却很大的生活细节加以细微、深入、具体地描写,使通讯让人看起来有血有肉、生动具体,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

当然,细节就是细节,不能夸张,就像上面说到的例子一样,14年破获1800多起刑事案件,一个数字式的细节却把事情写假了。

三是场景描写。

抓住场景描写就是为了交代背景,烘托环境,映衬和突出人物与事件。

比如,对天寒地冻、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的描写能反映出城管队员的艰苦。

除了描写,我们在写作通讯时还要注意多运用议论与抒情,目的就是要通过抒情与议论来升华主题,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又称新闻素描,是一种灵活的报道文体。

它包括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和花絮等。

遗憾的是这种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在我们发表的新闻作品中极少见到。

是不是我们的身边就没有这类新闻发生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是我们平时没有去采访,没有去亲临新闻发生的现场。

其实,在工作过程中,在不少会议中经常会有这类新闻出现。

新闻特写是用特写的手法来写消息,是类似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的变化,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

一般的消息多侧重于记叙,通过叙述的方式向读者报告新闻事件,使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特写性消息则侧重于“再现”。

什么是“再现”?

再现就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

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所以,新闻特写往往是抓住某一事件中有特征的片断,或某个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

因为特写这一体裁要求既要再现新闻事实,又要生动形象,所以特写的叙述性语言要简洁,形象的描述语言要生动,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要合理地安排素材,语言既不能“浓妆艳抹”,也不能过于直白。

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现场画面感”。

就是用生动的形象说话。

写新闻特写,首先要能“叙事如画”,就是要善于挑选有意义而且富于形象的材料,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

有些新闻如果用消息的写法就不能充分地展现现场的活跃气氛,比如会议中的争论、比赛、竞争上岗等,对我们城管来说,这种生动活泼的现场是很多的。

二是要有“特征和高潮片断”。

要写出事件的特色,吸引读者,还必须紧紧围绕事件的特征运笔,对那些能反映事件特征的场面或片断进行突出的描写,注意不要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

三是有“特征性细节”描写。

新闻特写要有声有色地反映出现场的情景和气氛,不能靠堆砌形容词来表现,而应该通过对人物对话、人物活动等来描述事实。

有人的活动,就会有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就会有传神的细节,生动的镜头。

比如,过去中学语文课本上方纪写的《挥手之间》开头部分:

打开记忆的相册,我的目光定格在这样的一幅画面上:

一个伟岸的身影站在飞机仓口:

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住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地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在空中……这虽然是散文,但在当时就是一个新闻事实。

为什么这篇散文是三十多年前读到的,但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

原因就在于它那个细节描写太生动了,镜头截取的画面太真实感人了。

所以,把这些细节和镜头写好了,就会使特写显得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