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模板作文.docx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模板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模板作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模板作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模板作文
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出身、遭遇如何,无论我们将面对多少人生挫折,我们都应该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参考作文经典模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也许原本就是生活的哲理。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广阔无垠的浩大世界来说,显得那么渺小、脆弱、不堪一击。
读罢《平凡的世界》,我们也许会改变对生活的看法,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苦难与幸福的关系。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以1975一1985年间的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作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经历为中心,通过复杂、矛盾的情感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在小说内容中,劳动和爱情、苦难和幸福、执著与挫折等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件和社会巨大的冲突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大众在广阔历史长河中走过的那段艰难岁月。
读完、合书,深深为孙氏兄弟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生命的意义,那种自强不息、主宰命运的精神震撼,我想,《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也必将激励着万千青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平凡的世界》,感悟平凡人生。
平凡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挫折,但当生活中汹涌的惊天骇浪褪去以后,日子又归于平淡。
掩卷而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像梭罗所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平凡的世界》用朴实的语言和客观的描述见证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商业时代,每一个人该如何度过自己短暂而又宝贵的一生呢?
让我们来从孙少安的人生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吧。
少安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朴实、稳重、坚韧。
作为家中的长子,在那个时代,他承担着家庭和生产队的双重责任。
在小学毕业以后,13岁的他就和父亲一同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不仅供弟弟上了高中,还让妹妹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还把姐姐一家的农活、生计都当成自己责无旁货的事情。
苦难是一笔财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一次阅读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充满活力的生命赞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对生活所持有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相信自己”。
少平和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人生。
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并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
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也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怎样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苦难的确是一种不幸,它会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损失或身体上的伤害,甚至精神上的打击,但换一角度思考,苦难也是对我们的身体、精神的锻炼和磨砺。
只要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它,战胜它,它就会转变成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苦难确实是一笔财富,它不时地让我们扪心自问:
“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单单是结果,还有奋斗的历程。
”“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
我们在感叹《平凡的世界》苦难的同时,从书中字里行间流淌出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那份深厚情意。
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等等,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
亲爱的。
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展现。
也正是这些浓浓的爱,像巨大的力量,支撑着深受苦难的人们自强不息,不断前行。
在我们周围,父母千里之外的一个电话、成功时朋友的一声祝贺、失落时爱人的一句安慰,让我们把这些爱的片断品尝、珍藏,不仅作为美好的回忆,更是作为内心的一份宝藏。
这亲情、友情、爱情一起织成了一张温暖人心的爱网,时时刻刻给我们温情与力量。
因为有爱,世界才变得美丽。
《平凡的世界》,永远珍藏于心中的盛典,她让我懂得:
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要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让我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近期读完《平凡的世界》,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用“平凡而又不平凡”来概括读后感最切心声。
这个世界多么平凡,没有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更没谁做出过惊天动地地壮举,有的只不过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的普通人;但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的广阔:
从抛弃妻儿独自逛花花世界的“逛鬼”到中央派下的专员,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包罗万象的生活大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角色。
这里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出生、也有人死去。
但无论如何演绎,这世界都是那样的精彩,感人至深,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除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心灵的世界也许不像现实世界那样具象真实,但其中所蕴含的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力量,却是用现实世界的语言难以描述的。
路遥用他手术刀一样的笔,触拔开人类虚伪的表象,将人们内心汹涌澎湃的思想浪潮毫无遗漏地完美呈现。
他让我们知道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也许在心理上脆弱无比,而一个农民的儿子可能在精神上拥有无比丰厚的财富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叹的无疑是1975--1985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十年间翻天地覆的转变。
书中从那个混乱又癫狂的“”后期写起,那是个充斥着暴力、迫害和阴暗的时代。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双山村这片黑土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做生意、搞养殖、开饭馆、开发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从侧面反映着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
生活中无处没有纠结与挣扎,而现实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常使人心生堕落,只有在无比痛苦中还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生活马车”的车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他们经历过巨大的艰难与痛苦,却把艰难和痛苦都当做人生财富,始终紧握生活的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还有太多的经典难以言尽,像金城与孙卫红的纯恋、田润生与郝红梅的苦恋、孙兰香与吴中平的妙恋,还有杜丽丽与古风铃之间的感情……所有的故事都让我感动、思考,和我一起来品读这《平凡的世界》吧!
他在平凡的生命岁月里,变得成熟而且坚强。
他为了亲人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承受了各种各样政治运动的打击。
生活教会他要脚踏实地,要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辛勤地劳动就能改变现状,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并没有使他退缩,相反,更激起了他拼搏的勇气,铸就了他刚强不屈的性格。
但是在处理爱情的问题上,由于出身、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巨大现了很多外债。
这次意外的打击几乎彻底击垮了少安心中的雄心壮志。
他消沉了大半年,最后终于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下一轮人生的搏斗。
他跑银行货来了款,又重新开办起砖厂,凭着自己的实干和才智,砖厂很快有了起色,还赚了很多钱,也还清了之前的外债。
在弟弟的鼓励下,他把挣到的钱回馈社会,他出资给村里重修了学校。
但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正准备给学校挂牌庆祝的时候,他平凡而又善良的妻子秀莲却因为过度操劳而得了肺癌,抱病在床。
秀莲,这个在沉重的现实生活中唯一能带给少安一丝丝欢悦的朴实劳动妇女,她很有可能离少安而去。
也许,我们会认为少安心目中的理想配偶是润叶,他对秀莲没有爱情。
但此时作者路遥笔锋一转,给出了什么是爱情的答案。
他说,所谓真正的爱情其实也就是一种感受—幸福的感觉。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幸福,但关键是你有一颗敏感的心少安既悲又喜的平凡生活中也融入了那个时代和历史的原因。
时代背景的影响让他不能娶心爱的润叶,政府政策的变化让他的砖厂倒闭又重新开张,几经周折。
这部作品让我们了解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魅力—它取材于现实人生,但又对现实人生中种种平凡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人们从苦难的人生中体味平凡的幸福,体味生命的力量。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明白了无论我们的出身、遭遇如何,无论我们将面对多少人生挫折,我们都应该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坚强地和生活中种种磨难作不屈的抗争。
这个世界是平凡而又现实的,有时候还会带点冷峻残酷,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平凡的爱情、亲情,不管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会优雅自信地笑着接受,从而拥有不平凡、美好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给了我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思想上的升华。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刚刚来到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一共三部,在校期间读完两部,寒假把第三部也读完了。
刚读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怎么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竟然如此简单,叙事的手法就如同初中生的作文…确实,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
但坚持地看下去,我很快被她所深深的吸引,的确,没有华丽的藻辞,她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读着这本小说,倾听着书中人物灵魂爆发出的呐喊的灵魂和感受着居住在厚实的黄土上的人们浓浓的情,你会找回早已被城市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所迷失的感动。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
她以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
她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
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平凡的世界,她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
从小处着眼,作者通过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
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
孙少平作为全篇小说的主线,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
刚上中学时,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黑窝头,即使这样也不能吃饱,还要参加繁重的劳动。
最重要的是还要面对同学异样的眼光,自尊心被惨淡的现实狠狠的抽打着,又可能正是对命运的抗争,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做任何事情总会做的比别人优秀,还由于他话剧中的不凡才能和晓霞被推选到县上表演,高中毕业后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以尊严慰灵魂,总是深有自尊情素孩子的必然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着像少平一样的典型,正是他们的精神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与力量,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从平凡中来,归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
也许,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润化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
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
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
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
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
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
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
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其中浓浓的情,“亲情是一条永远剪不断的线”孙玉厚的家是贫穷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你,但是我们都不会放弃你”这通常是父母对而子女说的,当孙少安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
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曾经热闹的门庭变得冷冷情清,借钱处处碰壁,世态炎凉,人们都抱着冷眼要看看这曾经的穷小子怎么样面对这破光景,那时,是曾经的抚养他大的贫穷的家给与他莫大的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他最终度过了难关,东山再起。
晓霞对少平的爱情,在那个时代,甚至搁在现在,也是极致的浪漫。
一个是双水村最穷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是地委书记的千金。
这样的结合,你需要问为什么吗?
除了爱情,还需要理由吗?
少平高中毕业,晓霞说,就是不希望少平变成一个只会在集市上“卖猪娃“的农民。
他们再次邂逅,少平正在工地上揽工,带着闯荡的激情挥洒着血汗。
在晓霞看来,与身边的夸夸其谈的男同学不同,少平身处逆境,却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就像保尔柯察金。
他们是灵魂的知己。
除了物质的世界,他们还共享一片精神的蓝天。
少平无疑比少安幸运,少平也比少安有勇气,最终他和晓霞拥抱在了一起。
晓霞去当省报记者之前,他们约定,“明年,夏天,古塔山,杜梨树下”谁又能想到,在采访洪灾的过程中,晓霞被洪水吞没,为了另一个生命?
那一天,少平如约来到那里,回忆他们过去共同的点点滴滴……相信晓霞的灵魂就在杜梨树的旁边——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她会电影大团圆结局那样出现在那片灿烂的黄昏中…
那么少安和润叶呢?
他们服从了命运的安排,最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与一个自己不曾爱过的人过起了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相互扶持,紧紧依靠直到老去。
还有润叶和李向前、润生和郝红梅、孙兰花和王满银,他们都是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许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现在都有些青春偶像剧中所演的那样轰轰烈烈,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有着这平凡的感动,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感谢路遥带给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没日没夜地看小说,这种狂热的感觉已经远离我很久了。
说来惭愧,是因为莫言获奖了,在我心里有点不服气,觉得王小波、路遥在我个人的心里,分量比莫言重。
说来更惭愧,王小波的书读过几本,路遥也只看过一部《人生》。
我翻开买来了很久的《平凡的世界》,想给自己的想法找点依据。
大概七、八年前,我生活在一个小城里,四面环山。
不大的城里,有个不大的图书馆,我和姐姐时髦了一把,每人拥有一本读书证。
那时候的读书,好像和平常上学用的教材格格不入,我似乎是为了借书证上多几个书名,以及认清每个图书馆管理员龙飞凤舞的字。
在我和姐姐的卧聊会里,她讲过这个故事,那时这本书对我来说太厚,我不喜欢看,或者说没有耐心把她看完。
姐姐讲得起劲,我却一遍一遍哀求着“我们睡吧,明天还要上课。
”因此在我的印象里,那是发生在农村的故事,谁和谁本该在一起,却终究没有在一起,仅此而已。
重新翻开这部小说,我被小说深深地吸引着,我试图从里面发现什么,也试图能够让我最近找不到支撑的内心得到一点慰藉。
似乎我很容易入戏,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出来闯世界的人,并不在意很多事情的苦和累,甚至在饮鸩止渴般盼望自己的苦和累,并且相信总一天会拨开云雾见天日。
我身上也有出生农村而留下的烙印,我所担心的是在这个年龄作为井底之蛙,我的视野局限在小小的自我世界就危险了。
似乎读研的一年,我在娇惯自己的某些想法,逐渐丧失了本来的纯真,愿意计较得失,开始规划前途,并且以为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自己理应不仅走在人群中,还要走在前头。
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样是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我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每天急切地盼望着毕业,而是踏踏实实地学习,无论是读小说,看专著,哪怕我没有那么热爱科研,也该试图让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
如果过得纯粹一点,生活本身还是很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得酣畅淋漓,第二部就在早上没起床的被窝里读完了,觉得仍然不过瘾,跑去图书馆借来了他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是的,我刚跨过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
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每天工作的时候抽两包烟,凌晨两三点才睡,临近中午才起床,每写完一部长篇就像生一场大病,修养一段时间总会恢复。
但是《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成后,他感觉身体状况不佳了,就在隐约觉察到的“死亡“和完成书稿中毅然选择了后者,着魔地选择了后者。
孙少平的很多经历取自路遥弟弟王天乐的生活,对于劳动对于苦难,他们有太多的体会。
就在农村那样的一个小天地里,少平思索着人生,打算去外面闯世界,即使形单影只,即使遇到了很多窘迫,他仍然在午夜里看着心爱的书,他在物质上的苦楚应该不用过分拿来显摆,他身处的环境却让他的精神异常孤独。
不过第二部里也有一些让我看了想笑的东西,比如双水村曾经的大坝,大动干戈才换来的大坝,写了“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旁边有个神仙山之类的革命气息,读来想笑。
还有田福堂跑去街上,看到很多女人的头发都是“电打”的,直呼这世界变化快,“电打”头发的女人排队都排了半条街。
或许每到一个新鲜地方,都有让我们自觉土包子的东西吧~
要什么样的世事变迁才能够窥探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周围环境的舆论压力和自我心意中寻到一个平衡点。
也许润叶和向前,少安和秀莲就是这样。
大概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对过去听说的某些老话一句接着一句的产生严重的认同感吧。
年轻时代的感情,除了躁动和疯狂,只有回忆起来时某个嘴角上扬的少年那纯净的面庞,只有相互吸引,没有现实的穿衣和吃饭。
又有谁笃定了婚姻就是一辈子幸福的开始,即使是书里描写的农村世界里的感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奢望。
我有点没勇气打开第三部,我不知道孙少平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害怕第二部结尾他和晓霞的感情以悲剧结束,我还没有做好接受这一事实的准备。
我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或许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太过复杂,究竟哪一站才是最幸福,是个问题。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目前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该剧由路遥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小说还没看完。
现将自己阅读后的一点感悟总结如下。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努力奋斗,勇于追求梦想和爱情的故事,全景地展现了十几年间农村、城镇的发展变迁。
小说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所传递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或者说劳动改变命运的价值观。
在这个急功近利,崇尚物质的时代,当更多人为了一己私利滥用职权,鱼肉百姓,有多少人能够像田福军那样不惜以自己的仕途为代价让村民吃饱饭,穿暖衣;当更多人沉溺于儿女情长而致亲人于不顾,有多少人能够像孙少安那样为了身边人的幸福,甘愿放弃自己美好的爱情;当更多人贪图安逸享受,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有多少人能够像孙少平一样甘于投身苦难之中,追求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小说中路遥着重刻画的一个人物是孙少安,他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凭借其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和精明强悍的胆识,孙少安成了双水村的“能人”。
身为子女,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年少时成绩优异的他,甘愿辍学来帮扶家庭;身为生产队长,他总是带头苦干,无时无刻不操心着村民的生计;身为兄长,为了不让妹妹在以后受苦,他辛勤劳动确保她能顺利完成学业。
在双水村,他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出于对孙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田福堂多次利用“阶级斗争”刁难他,孙少安就是这样在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小说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他是一位对理想有着坚定追求,对苦难有着深刻认识的不平凡的人。
年少的孙少平是自卑和封闭的,为了给家人减免负担,出身贫寒的他连学校里最低贱的饭都不敢吃太多。
贫困的家境带给他的是极度敏感的自尊心,他渴望穿上一身体面的衣服站在女生面前,渴望自己能躲开众人鄙夷的目光,他过分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封闭甚至是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怀有深深的恐惧和抵触。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少平接触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此再也无法抵挡读书对他的诱惑,通过读书他明白了原来在原西县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浩渺繁华和多姿多彩的世界,“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每个人在青年时都应该多读书,了解世界,扬起走向远方开辟新生活的梦想的帆。
通过读书,孙少平开始用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对生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信开始在他身上建立和成长起来。
是读书让他放弃自卑,找回自信,从各种角度审视和观察每种现象,让他放弃了最初的虚荣,让他大大方方地站在吃饭的队伍中领他的两个“黑兄弟”,让他懂得一个人活得是否有意义,不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还要具有许多人难以言说的东西——像才情,像知识,像人格魅力,像田晓霞说的那样,气质……
孙少平对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苦难在孙少平的生命中从来就没有远走过。
年幼时家庭的贫困曾经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阴影,让他长大的时候也难以忘记所受的屈辱;更大的不幸,自己深爱的人却在那个浪漫的永远没有实现的约定之前被洪水夺去生命……苦难从来都是盲目的,却总是有意降临到本来已经足够不幸的人的身上。
只是,在那些对生活有深刻认识的人的面前,苦难可能会造成一段时间的悲观沉沦却是永远无法把他们击垮,因此,孙少平总能在每次打击面前崛起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他“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血与火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了。
对劳动孙少平也有着同样深刻的理解。
孙少平是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痛苦地受尽折磨,他不仅仅将劳动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职业的高低贵贱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劳动,只有劳动才能让一个人变得强大,让人充实,要想求得解放就要深深地投入到劳动中去。
至少你曾经竭尽全力的为生活而不懈的努力过,曾经为了生活和人格的独立而奋斗过。
孙少平的爱情是一个浪漫的传奇,一个现代的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虚无飘渺的梦,说它不可能是因为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他们双方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一个是揽工汉一个是省报记者;一个高中毕业一个是大学本科;一个是世袭农民,一个出身干部家庭;一个是平凡的穷小子,一个是美丽的富女孩;一个是……从哪方面看,他们也休想结合在一块。
可是,事实是,他们两个孤独的心不但从高中就走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从最初的朦胧的彼此认同到生活理想的共鸣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再到一次又一次彼此的思念和爱慕,再到灵魂的高度契合,他们成就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爱情神话。
田晓霞的死,可能是路遥的一种对世俗的妥协但是那段感人的爱情,却足以让我们为之泪流满面。
这样,孙少平的形象已经很圆满的了,除了他那令人遗憾扼腕的爱情,我们能从孙少平身上学习的人格精神太多了。
这个中国80年代保尔式的人物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在繁华的都市,在每个自己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很大挑战的时候,孙少平无疑将在他们心中闪耀着鼓励的光芒,在每个黑暗的夜里给他们点燃前进的火炬,照亮他们孤独的前进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