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1526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docx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

现场应急救护知识

篇一:

现场急救知识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使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触电急救知识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1)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关闭或拔出插销

(2)当有点的电线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3)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4)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5)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1)病人神智清新,但体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

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且存在,但神智昏迷。

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3)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

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放开嘴鼻后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5)体外心脏挤压法:

病人仰卧硬板上——抢救者(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6)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而急救则只有一人时,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15次,然后在吹两次气,在挤压,反复交替进行。

二、创伤救护知识创伤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

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

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撕脱、烧伤等。

闭合性创伤是指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而没有皮肤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

挫伤、挤压伤骨伤等。

1、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1)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

可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棉球,将伤口和周围皮肤上沾染的泥沙、污物等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纱布吸收水分及渗血,在用酒精等药物进行初步消毒。

在没有消毒条件的情况下,可用清洁水冲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敷料吸干伤口。

(2)止血,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能否做到及时有效的止血,对伤员的生命安危影响较大。

在现场处理时,应根据出血类型和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将手掌通过敷料直接加压在身体表面的开放性伤口的整个区域;抬高肢体——对于手、腿部严重出血的开放性伤口,都应抬高,使受伤肢体高于心脏水平线:

压迫供血动脉——手臂和腿部伤口的严重出血,如果应用直接压迫和抬高肢体仍不能止血,就需要采用压迫点止血技术:

包扎——使用绷带、毛巾、布块等材料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轻疼痛。

(3)烧伤的急救应先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

在现场,除了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外,对创口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2、闭合性创伤的处理

(1)较轻的闭合性创伤,如局部挫伤,皮下出血,可在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以防止肿胀,减少皮下出血。

(2)如发现人员从高处坠落或摔伤等意外时,要仔细检查其头部、颈部、胸部、四背部和脊椎,看看是否有肿胀、青紫、局部压压疼、骨膜擦伤等其他内部损伤,假如出现上述情况,则不能对患者随意搬动,需按照正确的搬运方式进行搬运,否则可能造成患者神血管损伤并加重病情。

现场常用的搬运方法有:

担架搬运法:

用担架搬运时,要使伤员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察其变化单人徒手搬运法:

轻伤者可以扶着走,重伤者可以让其伏在急救者背上,双手颈交叉垂下,急救者双手自伤员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

(3)如怀疑有内伤,应尽早使伤员得到医疗处理运送伤员时要采取卧位,小心搬运,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和防止休克(4)运送过程中如突然出现呼吸、心跳聚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等急救措施三、火灾急救知识一般地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等)、助燃物(氧气等)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花等)扑灭初期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1.火灾急救的基本要点施工现场应有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由义务消防队急救,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

(1)积极抢救被困人员并即时报警。

(2)组织补救、全体员工在任何时间、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群众扑灭火灾(3)集中力量,控制火势。

(4)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对发现的飞火及时扑灭。

(5)疏散物资,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阻止火势蔓延。

2.火灾急救的基本方法

(1)先控制,后消灭。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控制火势,具备灭火条件时在展开全面灭火。

(2)救人重于救火。

灭火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使被困的人员得到救援。

(3)先重要、后一般,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有限保护重要物资。

(4)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取用方便,资源丰富,但要注意谁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方法:

1.酸碱灭火器:

倒置筒身稍加摇动后打开开关。

适合扑救油类火灾2.泡沫灭火器:

把灭火器筒身倒过来,打开保险销,把喷管篇二:

现场紧急救护知识现场紧急救护知识现场急救:

是指当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抢救者利用现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

现场急救目的:

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

创伤急救的原则:

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

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5、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

(在实施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20”等请求救护)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救人:

防护(空气、环境中污染物,血污染);潜在危险(楼房倒塌,再爆炸等)。

现场救护程序:

(一)是否有创伤,了解致伤因素;

(二)及时求救;(三)观察救护环境;(四)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五)合适的体位;(六)迅速判断伤情;(七)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八)立即止血,个人防护;(九)包扎伤口,开放伤处理;(十)可疑骨折固定,首先是颈部;(十一)综合处理,立即转运。

事故现场急救:

避免惊慌失措;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

伤情评估:

以优先急救对象为前提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

首要在于致命伤的发现,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神志、⑴气道;⑵呼吸;⑶循环(活动出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压);⑷中枢神经系统(神志、瞳孔、瘫痪)。

、心肺复苏三部曲: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练、准确,讲清重要的,无关的话不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主要表明以下几点: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

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却过去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需说明伤害性质:

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等。

急救部门根据上述呼救电话内容,派出急救医务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设备,及时赶到现场,迅速医疗救援。

篇三:

现场急救知识事故现场急救知识当工作场所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果能采取现场应急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的可能性及一些后遗症。

因此,每个职工,特别是班组成员员应熟悉急救方法,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自救互救。

1、急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更多的人员受到伤害。

同时,对受伤人员要进行现场急救,叫救护车,转送伤员。

现场急救的步骤是:

首先检查呼吸、心跳。

如呼吸、心跳停止,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对于流血不止的伤员,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迅速止血;治疗休克;对骨折进行固定;包扎伤口。

2、常见的几种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与心脏挤压1)人工呼吸:

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人工的方法使空气进出肺部,供给人体组织所需要的氧气,称人工呼吸法。

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可及时而效地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维持通气功能,促使呼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使体受抑制的功能得以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

因此,人工呼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让伤员仰卧,一手掐住伤员的鼻孔(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将伤员下颚托起。

救护者深呼吸后,紧贴伤员的口,用力将气吹入。

另一种是口对鼻吹气法。

如果伤员口腔紧闭不能撬开时,可用口对鼻吹气法。

用一手闭住伤员的口,以口对鼻吹气。

实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的要点:

实行人工呼吸前,要解开伤员领扣、紧身衣服及腰带;清除口腔内异物,如粘液、血块等;将舌头拉出口外,以保持呼吸畅通。

2)心脏挤压:

心脏骤停时依靠外力有节律地挤压心脏,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可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称为胸外心脏挤压。

具体做法是:

让伤员仰卧在木板或地上,头部放平,救护者跪在伤员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伤员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自身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60—80次。

在挤压的同时,要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

如能摸到脉搏,瞳孔缩小,面有红润,说明心脏挤压已有效,即可停止。

实行心脏挤压时应注意的要点:

首先,救护者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

其次,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到每分钟100次左右。

第三,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2)止血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无论是闭合性的还是开放性的损伤,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造成出血征象。

若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1)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部位:

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当一个人负伤流血以后,只要立刻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紧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紧在骨头上,就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用止血带(一般为橡皮管、纱布、毛巾、布带等)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或在结内穿一根短木棍,转动此棍,绞紧止血带,直到不流血为止。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

加垫屈肢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