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1143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兰州一中2016-2017-2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

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非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一特征?

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

C.自给自足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脱离

【答案】C

【解析】材料“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绩积纴”说明男子在外耕作,女子在家昼夜纺织,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艰难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

材料“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绩积纴”是解题关键。

2.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的出现D.著名的唐三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唐人有诗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说的就是唐代越窑秘色青瓷,诗句形容瓷胎瓷质如冰似玉,青釉如千峰翠色。

因此选B。

考点:

古代制瓷业

点评:

概述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变化

项目

朝代

发展

制瓷技术

商朝

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明清

瓷器种类丰富

3.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

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

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

应该选A。

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排除B、C。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4.“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荷兰D.俄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的是荷兰,17世纪时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发达,而且英法俄三国此时都是君主制国家,因此选C.

考点:

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

17世纪一个当时人口仅有150万,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大的小国——荷兰,其生存环境并不是很优越,但是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誉为“海上的马车夫”。

继之而起的是岛国英国,“日不落帝国”显示了盛极时代的英帝国的辉煌。

5.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1831~1841年伯明翰因为是工厂集中而出现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现象,结合这一时间考虑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生存环境恶劣所导致的,故选A;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答案】D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A项错误,“开始丧失”于1842年《南京条约》;B项“取代”一词错误,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项“主动开放”与近代中国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8.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答案】C

...............

9.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

点睛:

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是解题的关键。

1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

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中缩减的是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但没有标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减少,故C项说错误;由此可以推断出生产性建设投资大幅提升,故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在材料中得不出;D项说法错误。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11.图为《公私合营江苏省南通市杂货业股票》,这种股票出现于

A.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B.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

C.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D.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答案】A

【解析】材料“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出现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三大改造中,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

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公私合营”,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熟练掌握三大改造的有关史实。

1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到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确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故选D;AB意味着我国迎来新民主主义社会,C只意味着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故排除。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

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导致壁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主要反映了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的结果。

故选C项。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曲折发展的十年

14.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

“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

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不对,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取消;C不对,是指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D不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选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开发,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上海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描述,故D项正确。

16.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时说: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针对这一“首要任务”,罗斯福所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以工代赈”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C.调控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D.加强救济,发放紧急救济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的再认,美国推行“以工代赈”的目的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故A项正确。

BCD项虽然都是罗斯福新政分措施,但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要求。

17.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尝试”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A

【解析】略

1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深陷旧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仍然实行集体农庄D.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但其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故D项正确。

ABC项包含在D项之中。

19.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答案】D

【解析】

20.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联合国,B是亚太经合组织,C项欧盟,D是世界贸易组织;而欧盟是欧洲国家组成的区域组织,中国没有参加,故C项符合题意。

21.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挫折篇

材料二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

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

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

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调整篇

材料三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自1500年以来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发展,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

(1)事件: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市场出现挫折;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国际分工;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

(2)办法:

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影响: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影响:

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另一方面,规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自1500年以来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发展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市场出现挫折;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根据材料一提到,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倾销商品;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依据材料二提到,1930年6月美国……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

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

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3)根据材料三提到,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一分为二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方式;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

【名师点睛】15世纪欧洲各国开辟航路,各地文明交融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欧洲列强进行殖民掠夺资源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扩展。

18世纪工业革命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联系大大方便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性的大趋势,是各国逐步趋近的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

暂时的倒退与停滞都有可能。

当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无法满足各国谋求更广阔市场的时候,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补充。

2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案】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是个开放性的题目。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然后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论证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