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6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docx

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讲义第十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及答案

第1讲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2020·备考】

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实验学习中,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科学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探究中要注意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仪器创新使用。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严谨,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

(频数:

★★★ 难度:

★☆☆)

名师课堂导语本考点在一卷和二卷都有可能涉及,主要考查仪器的识别与常规使用方法以及仪器的创新组合和创新使用,特别是一些制气装置涉及到的仪器和分离装置涉及到的仪器是近几年的常考点。

1.加热仪器——酒精灯

2.可加热的仪器

(1)直接加热仪器

(2)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仪器图形和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配制、稀释溶液或做液体用量较多的反应容器;有时可代做水浴锅用

溶解固体或混合溶液时要轻轻搅拌,玻璃棒不碰器壁;加热时外壁要干燥,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

不加热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反应的容器;喷泉实验中充装气体的仪器

加热时外壁要干燥,且盛液量不超过球部容积的1/2

液体的蒸馏

加热时,加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容积的1/2,蒸馏(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宜在支管口下沿处

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蒸馏操作的承接器;也常代替烧瓶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时外壁要干燥,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1/2,酸碱滴定实验时液体不能太多,以便于滴定时振荡

液体和固体或液体间的反应器,蒸馏或分馏液体;用于条件严格的有机反应

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使用时注意磨砂接口的密封,注入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2/3

三颈烧瓶是近几年常考仪器,常与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分液漏斗等仪器配套组装成分馏装置、蒸馏装置或回流装置。

3.计量仪器

(1)

(2)

(3)

(4)

(5)

(6)

用量筒、托盘天平量取或称量时,记录数据要求均要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而用滴定管量取液体体积时,要记录到小数点后2位。

4.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仪器:

仪器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

(2)加滤纸后,可过滤液体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1)用于随时添加液体

(2)萃取、分液

(1)注意活塞不得渗漏

(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3)使用前先验漏

蒸发或浓缩溶液

可直接加热,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当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A:

球形冷凝管

B.直形冷凝管

蒸馏时,用于冷凝蒸气

①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蒸馏或分馏时冷凝;

②球形冷凝管通常用于回流;

③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其中广口瓶可换作大试管或锥形瓶

(1)一般选择能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剂

(2)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3)气体的流向为A进B出

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干燥剂为粒状,常用CaCl2、碱石灰

(1)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

(2)一般为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因为馏分容易因冷凝而留在球形容器中,不能到达锥形瓶,所以蒸馏(或分馏)时,不能用球形冷凝管只能用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常用于冷凝回流(竖直放置)。

[速查速测]

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全国新课标)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2)(全国新课标卷)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3)(安徽卷)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4)(天津卷)用如图A装置可以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2Cr2O7标准溶液(×)

(5)图B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6)如图C配制250mL0.1mol·L-1的盐酸(×)

(7)如图D用稀盐酸滴定NaOH溶液(×)

2.(根据学生易错点改编)

(1)如图所示,对不同量器读数时同样是仰视,引起的读数误差相同吗?

________;若不同,请指出读数误差情况________。

答案 不同 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2)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物质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答案 坩埚、泥三角

3.(创新组合中常规仪器识别)

(1)(浙江高考)图1中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

(2)(重庆高考)图2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

(3)(四川高考)图3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4)(全国新课标卷)图4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 

(1)球形干燥管 

(2)锥形瓶 (3)圆底烧瓶 (4)球形冷凝管

[A组 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B.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

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D.托盘天平的“0”刻度在标尺的正中

解析 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检查是否漏液,A项正确;蒸发需要玻璃棒搅拌,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蒸馏不需要玻璃棒;,B项错误;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项错误;托盘天平的“0”刻度位于标尺的最左边,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安徽安庆二模)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A

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从溶液中分离生成的I2

胶头滴管、试管、漏斗、玻璃棒、烧杯

B

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C

用植物油提取溴水中的Br2

铁架台、分液漏斗、玻璃棒、烧杯

D

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氨气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解析 从溶液中分离生成的I2需要萃取分液操作,使用分液漏斗,故A错误;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故B正确;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提取溴水中的Br2,故C错误;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氨气不需要加热,则不需要酒精灯,且缺少气体发生装置,故D错误。

答案 B

3.(2018·青岛二模)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可用甲装置来探究SO2的漂白性

B.可用乙装置验证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C.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检查丙装置的气密性

D.可用丁装置测量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解析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的是SO2的还原性,A错误。

答案 A

【思维建模】

实验仪器的选择问题常见解题思路

[B组 考试能力过关]

4.(2016·海南卷改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解析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正确;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接触试管内壁,容易造成试剂污染,错误;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残余在滴定管尖嘴处的液体进入到锥形瓶,正确;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正确。

故选B。

答案 B

 

5.(2016·天津理综,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除去SO2中的少量HCl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解析 A项,长颈漏斗的下端未插入溶液中,不能形成密封环境,且电石与水反应过快,应采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来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项,锥形瓶与接收器之间应与环境相通,以平衡压强,这样构成密闭环境使液体无法流下,会造成危险,错误;C项,HCl可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而除去,SO2不反应,正确;D项,K2Cr2O7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

答案 C

6.填空:

(1)(海南高考)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_______。

(2)(江苏高考)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福建高考)制取KClO3实验结束后,取出含有KClO3溶液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发皿 

(2)冷凝回流 (3)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

考点二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频数:

★★★ 难度:

★★☆)

名师课堂导语本考点主要考查:

(1)化学基本操作判断。

(2)操作-现象-结论一致性判断。

(3)二卷操作简答,如:

气密性检验、沉淀洗涤、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物质析出操作等。

1.药品取用

(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2)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一些特殊药品,如白磷应用镊子夹持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液溴应(在通风橱中)先捏瘪滴管胶头,伸入下层吸取(上层为水溶液层),要注意防止其沾在皮肤上。

2.常见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类型和使用范围

(2)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

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②检验气体:

一般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

(1)不可使用pH试纸测定H2O2、浓HNO3、氯水、NaClO、Ca(ClO)2等具有漂白性溶液的pH。

(2)蓝色石蕊试纸检测酸性物质,由蓝色变红色,而红色石蕊试纸检测碱性物质,由红色变蓝色;(CH3COO)2Pb试纸检测H2S,由白色变黑色。

3.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常用仪器:

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促溶方法:

加热、研细、搅拌或振荡等。

(2)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

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

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

4.物质的加热方式

加热方式

适应范围

直接加热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

隔石棉网加热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