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8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职业规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精神,遵循适度超前、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市场导向等原则,围绕浙江省特别是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

1.浙江省和金华地区的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呼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十五”期间,浙江省和金华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二位数的增长速度。

2004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14.3%,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6.2%;金华市生产总值年均保持在13%的增长幅度,预计到2010年,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再主要依赖物质资源,而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

因此,金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过依赖物质资源的发展阶段,取决于金华能否建立起符合其产业发展大方向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其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部分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需要积极引进以外,绝大部分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主要依靠本土来培养。

2.实现“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目标,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

加快发展浙中城市群,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迫切需要提高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

金华作为浙中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之一,将在实现崛起浙中的重大举措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其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推进大金华城市群建设实施步伐的重大举措。

同时,为促进浙中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金华应尽快形成浙中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和辐射的新高地。

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5万以上,力争达到48万,比2005年底净增人才17万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

人才占人口比重从2005年6.2%提高到10%左右,接近或达到省内平均水平。

3.构筑新型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十一五”期间,金华将着力培育八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以“一基地、两中心和五大产业区”为主体的八个销售收入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其中,“一基地”浙中汽车产业基地;“两中心”:

中国日用小商品制造中心、中国五金机械制造中心;“五大产业区”:

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食品加工产业区、新型建材产业区、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区。

因此,金华要建成先进的制造业基地,需要大力建设专业技术精、创新能力强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重点要加强机电、工(模)具、汽摩配、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到2010年,全市新培养与培训技术工人35万,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总数将达到6.5万人,占技术工人总量的15%以上。

(二)学校现状

1998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分校、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分校、金华理工学院(筹)以及浙江农业机械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贸易经济学校、义乌师范学校等6所中专基础上由教育部批准建立。

目前,学校设有信息、机电、建工、经管、师范、生物、医学、旅游、艺术设计、材化、成教和国际教育等12个二级学院,52个专业,教职员工1000余人,已初步形成工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校生规模超万人的高职院校。

规划3020亩的校园目前已经开发了2020亩,建筑面积达到了40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收藏115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00余万元。

学校先后与英国、乌克兰等国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招收尼泊尔、印度等国留学生50多名。

近年来,勤政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校领导班子,重视以先进理念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实践“五位一体”办学模式,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科研开发与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初步具备较强的社会辐射能力。

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战略性机遇,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挑战。

在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同类型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态势所形成的激烈竞争的压力,广大教职员工也面临着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的挑战等等。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开门办学、社会办学的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紧密型校企联营为抓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发展资源,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浙江省尤其是金华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工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力争进入国家高职教育“卓越工程”建设行列。

(三)具体目标

1.适度发展办学规模。

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控制在18000人左右,成人学历教育5000人左右,留学生180人左右,各类培训数量达30000人次以上。

2.凸现专业梯度结构。

到2010年,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5个,建立起以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形成学科建设新格局;力争建成省级重点专业6个,建立起以国家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与区域经济社会相协调的专业体系,专业数量达到70个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办学特色和区域特点的专业群,并形成龙头带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专业梯度结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到2010年,教师总数将达到1130人左右,平均师生比控制在1:

16-18以内;其中专任教师将达1000人左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将达到80%左右,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将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0%左右,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合计数控制在20-25%之间;争取入选省级名师2人,选拔培养“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0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含“321”人才)3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50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0人;同时按专业培养70名专业负责人和120名课程组长,使每个学科都有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每个专业都有1-2名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教师梯队。

4.优化课程教材与教学管理体系。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到2010年,力争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90%的课程要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完善教材建设基金制度,建成省级重点或规划教材30本、国家重点或规划教材15本。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到2010年,教学仪器固定资产总值达1.4亿元左右;建好5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新增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种80个,使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种总数达190个;进一步拓展紧密型基地的地域分布,加强校企之间诚信、融通、双赢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深入探索全方位、多渠道的工学结合、校企双赢的新途径,到2010年,校企共建的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30个。

6.提高科研与服务能力。

到2010年,力争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地厅级科研成果获奖15项以上,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累计80项,科研经费年到款达到800万元,技术与产品研发新增利税达1000万元;运用实训基地、研究所、学科性公司等平台,不断强化人才积聚,提升学校的区域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技术的辐射能力。

7.基本完成校园建设。

充分发挥浙江京华教育集团的功能,开发宾虹路校区的商业用地,为学校整体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逐步建成实验(训)楼群、图书信息大楼等三期建设工程,配套建设供电、供水、道路、绿化、景观等工程;完成宾虹路、人民东路校区的搬迁工作,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整、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

8.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到2010年,藏书总量达到160万册(含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10个;投入1500万元购置数据库镜像站等图书专用设备,以适应新建图书信息大楼及图书数字化发展需要。

整合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构筑系统支持平台和基础应用平台,进一步丰富教学、科研的网络资源。

加强人事、财务等内部管理,完善全员岗位聘任制,进一步凸现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载体的管理特色。

增强资产调控力度,提高资产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质量”的要求,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招标采购制度。

以开展ISO质量认证为契机,增强服务品牌意识,提高后勤社会化服务水平。

9.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快筹建应用外国语学院,进一步扩大与国外各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到2010年,招收海外留学生规模达180人左右,逐步拓宽在校学生赴海外留学渠道和就业市场。

通过区域合作、联合办学、对口支援等形式,加强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特别要重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助支持,扩大省外学生招生培养规模,增强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10.全力打造和谐校园。

科学运作200万元帮困助学基金,完善企业冠名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探索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等助学途径,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断丰富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内涵,进一步倡导“端品、励学、致用”的学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知行合一、务实创新”的校训,弘扬“包容、勤业、求是”的教风和“明德、厚能、笃行”的校风,积极构建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发展着力点

1.深化“五位一体”办学模式。

认真总结“五位一体”的实践经验,强化紧密型基地对教学、科研、招生和就业等环节的辐射作用,不断丰富“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内涵;积极有效地推进与金华各市(区)的合作,扩大政府主导下的校企紧密合作途径,寻求更多政府、行业介入的订单合作,引导校企合作从散状走向块状,完善“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赢目标;着重实施二级学院动态考核、教师业绩考核、毕业环节综合考核、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模块,强化“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2.凸现专业群(链)梯度结构。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区域经济急需的专业,使这些优势、特色专业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且按照行业、产业对应关系构建专业群或专业链。

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引导工科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在科研立项及平台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力度提升工科专业发展潜力。

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力争每年调整老专业2-3个,拓展新专业2-3个,不断扩大跨省招生的专业数量。

3.继续实施师资建设工程。

为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形成整体合力,学校加大力度实施“双师素质工程”、“硕、博士工程”、“教授工程”、“高层次人才梯队工程”等师资培养的系统工程。

第一,充分利用基地的作用,搭建校企师资互动平台。

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有一个月到企业顶岗锻炼,或到企业参与产学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加强企业对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考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并且注重从企业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通过校企互动,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第二,要求40岁以下青年教师签定“学位达标责任书”,在3-5年内必须获取硕士学位;并根据专业建设情况,有计划地选送优秀青年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