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355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12

盘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上课时间:

2012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设计人:

封凡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

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

学习目标:

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学习纲要: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2.秦统一的经过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2.在中央设三公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2.统一货币3.统一度量衡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学习重点:

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课本导读: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年建立秦朝,定都。

2、秦的统一,结束了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在地方,推行。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还修筑,统一车轨。

2、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四、焚书坑儒

1、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为了防范北方的入侵,秦始皇下令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华里的万里长城。

2、秦朝的疆域,东到,西到,南到,北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合作探究:

『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秦统一天下是赢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2、想一想,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哪些损失?

3、传说秦始皇时有个孟姜女,她的丈夫范喜良被征去修筑万里长城,劳累而死。

孟姜女千里迢迢去送寒衣,不见丈夫,哭于长城下。

长城被她哭得崩塌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悲愤地投海自尽。

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什么看法?

你的意见如何?

※课堂检测:

1.李白曾有诗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诗反映的是()

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陈胜吴广起义D.秦统一全国

2.小明同学想上网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情况,他应搜索的关键词是()

A.夏朝B.战国时期C.周朝D.秦朝

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4.战国秦汉时期修筑的长城,当时主要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A.匈奴B.蒙古人C.满族D.犬戎

5.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开始于()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20年D.公元221年

6.毛泽东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你认为这里的“制”指的是()

A.世袭制B.行省制C.郡县制D.分封制

7.2002年1月1日,欧洲正式起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欧元的使用与秦始皇统一货币相同点是:

()

①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②为了方便流通③建立统一的市场④增强货币的竞争力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8.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B.蚁鼻钱C.铲形币D.刀形币

9.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采纳战国时期思想家中哪家的治国之道()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1.秦始皇为了政令推行文化交流,规定以哪种文字作为标准,颁行天下(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大篆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①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②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哪些书不烧?

李斯。

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知识网络构建

条件:

①人民渴望统一②诸侯国数量减少③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加强④秦国势力强大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结果:

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意义:

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地方实行郡县制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巩固统一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后流行隶书)】

思想:

焚书坑儒

军事:

①北击匈奴,修长城②南征越族,开灵渠

 

疆域: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收获与不足:

 

盘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上课时间:

2012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设计人:

封凡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

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了解秦朝灭亡、楚汉之争。

※学习纲要:

一、秦的暴政

1.刑法苛严2.赋税和徭役繁重3.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揭竿起义

1.大泽乡起义2.项羽大败秦军—巨鹿之战3.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三、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2.刘邦建立西汉3.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及其结果

※学习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课本导读: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只要体现在刑法,繁重,繁重。

2、秦二世的统治更加。

二、陈胜、吴广揭竿起义

1、公元前年,征戍渔阳的900农民遇雨阻期,按律当斩。

在、的率领下发动起义。

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2、公元前207年,项羽在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

3、公元前年,率军西进关中,秦朝灭亡。

三、西汉的建立

1、秦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

2、公元前年,项羽败,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3、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继任者实行政策,,发展,减轻。

社会秩序逐渐,经济得到。

※合作探究:

『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曾经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为什么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3.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

你有什么看法?

※知识网络构建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政权:

张楚政权

性质: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

陈胜、吴广牺牲,但刘邦、项羽等起义军继续

战斗,最后在公元前208年推翻了秦朝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

背景: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

统治政策:

休养生息

西汉的建立

※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赋税、徭役繁重B刑法苛严C争夺皇位D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2.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3.能反映上题中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背水一战C纸上谈兵D揭竿而起

4.最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5.下面列举的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王朝的成与败?

()

①垓(gai)下之战②河套争夺③巨鹿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①

6.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楚汉战争C长平之战D垓下之战

7.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

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

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揭竿而起D打草惊蛇

 

8.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你知道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于()

A、秦统一六国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战争D、战国时期9.下列各项不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条件是()

A.约法三章,赢得民心B善于用人

C军事力量强大D拥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

10.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经济B稳固统治C鼓励生产D与民休息

11.成语对应(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相连)

    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约法三章             刘邦入咸阳,收买人心

    四面楚歌             陈胜、吴广起义

    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

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役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单是死刑就有腰斩就、车裂等十多种。

还有“族诛”和“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材料—、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

他为什么讲这句话?

4.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为什么?

 

※收获与不足:

 

盘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上课时间:

2012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设计人:

封凡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

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学习目标:

1.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评价汉武帝。

※学习纲要:

一、王国问题的解决

1.王国问题的出现2.景帝平定七国之乱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削夺列侯爵位

二、独尊儒术

1.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2.董仲舒“大一统”思想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

三、与匈奴的战争

1.匈奴族重新崛起与汉初“和亲”2.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3.东汉时南北匈奴的迁徙

※学习重点:

汉武帝“大一统”

※学习难点:

怎样看待儒家思想和秦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关系

※课本导读: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1、王国问题的解决

1.王国问题的由来

①汉初实行郡县制和制并存:

②诸侯王权利很大:

任免、收取、铸造、还拥有。

③王国实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

2.王国问题的解决:

1)汉景帝:

平定,加强了对王国的统治。

2)汉武帝:

颁布“”,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推恩令”是汉武帝听取了的建议而实行的。

2、独尊儒术

1.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思想。

(了解其含义)

2.汉武帝接受的建议,实行“”,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从此确立。

3.汉武帝为了推崇儒学,在长安兴办,学习儒家的“五经”。

三、与匈奴的战争

1.匈奴的崛起:

秦末,匈奴崛起。

征服大漠南北,统一蒙古草原。

2.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年,之围。

②文帝、景帝:

采取“”政策。

③汉武帝:

对匈奴展开大规模的反击战。

公元前年,

和打败匈奴。

④西汉末年:

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请求“”,于是有了“出塞”

※知识网络构建

王国问题的解决(政治)

汉初:

分封王国,巩固统治。

王国势力发展,威胁中央统治

景帝:

平定七国之乱

武帝:

颁布“推恩令”和削夺列侯爵位,解除了王国的威胁

目的:

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提出者:

董仲舒

措施:

排斥其他学派,大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

结果:

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思想)

汉武帝的“大一统”

“和亲”政策:

“白登之围”后,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

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匈奴的迁徙: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别向南、

西迁徙

与匈奴的战争(军事)

※合作探究:

『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

2、想一想,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

※课堂检测:

1.汉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下列各项不属于所封诸侯王应享有的权力是()

A皇位继承权B官吏任免权C钱币铸造权D收取租税权

2.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应包含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削弱封国势力③强化监察制度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⑤焚书坑儒()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

4.在电视剧中你能够看到这样的镜头:

汉武帝有一次经过董仲舒的墓地,特意下马凭吊,后来,董仲舒的墓被称为“下陵”。

董仲舒能够得到汉武帝这么高的礼遇,你认为理由是()

A.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臣,有思想、有能力

B.董仲舒和汉武帝的交情特好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董仲舒宣扬仁政思想,为汉武帝在思想上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5.《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

A.“推恩令”B.加强监察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分封制

6、“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7.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

  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8."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

  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分割后的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C.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  D.节省了政府开支

9“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它的意思是()

A.凡是不属于六种技术的科目、孔子的学术,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B.凡是不属于六种艺术的科目、孔子的技术,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C.凡是不属于孔子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D.凡是不属于孔子所提倡的技艺的科目,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10.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汉朝取代,下列不是汉朝应该吸取秦亡的教训的是()

A.严刑酷法B沉重赋税C繁重徭役兵役D统一思想

11.汉初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B.匈奴单于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施恩    D.汉初国力不足

12.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14.根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回答:

(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

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

(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

(3)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4)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

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收获与不足:

 

盘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上课时间:

2012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设计人:

封凡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学习目标:

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纲要:

一、张骞通西域

1.汉初的西域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西域都护设置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西文化交流2.东汉时中国与欧洲的直接交往3.汉朝时与日本、朝鲜的交往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

※学习难点:

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课本导读: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张骞通西域

1、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

5.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合夹击匈奴,派出使西域。

3、公元前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年,西汉设立,这是今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运出,经,今,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知识网络构建

西域: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境内

第一次出使: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目的

第二次出使: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设立,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

商旅往来。

这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加强君权

丝绸之路的开辟

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3年,班超率36人到达西域,后在经营西域近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路径: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凿井和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黄瓜、玻璃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

 

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达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纪录

 

※合作探究:

『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张骞出使西域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2、两汉时期开发西北边疆,有哪些重大措施?

3、参考现在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数一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哪些省份和哪些国家?

国内——陕西、甘肃、新疆国外——阿富汗、哈萨克、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勒斯坦等国。

※课堂检测:

1.汉初的"西域"是指现在的:

()

 A、甘肃河西走廊B、宁夏、青海C、新疆和更西的地方D、新疆地区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开辟“丝绸之路”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是()

A西域各政权希望与汉朝友好B西域各国希望摆脱匈奴的奴役

C张骞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D卫青、霍去病已大败匈奴

4.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

请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管辖最早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5.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6.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是(    )。

    A 卫青    B 霍去病    C 张骞    D 王昭君

7.陆路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分别是()

A长安和西亚B洛阳和西亚C长安和欧洲D洛阳和欧洲

8.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传入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②铸铁技术③凿井技术④葡萄和石榴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公元97年,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A甘英B班固C窦宪D窦固

10.西域都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A.班超经营西域后设立     B.管理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

  C.西域正式归附中央政权的开始 D.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我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往来始于()

A张骞B班超出使西域C欧洲商人来汉D大秦安敦王朝使臣访问东汉

1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

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2工人日报(2004报道:

在西安举行的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3“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图丝绸之路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

欧洲人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

(2)请你写出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3)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形式。

(4)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收获与不足:

 

盘县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上课时间:

2012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设计人:

封凡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

第17课 评价历史人物

    评秦皇汉武

 

一、活动目的: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的一生做过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设计“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辩论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这一活动,达到: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深化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功绩的认识。

    2、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人物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围绕秦皇汉武搜集有关资料,使学生掌握搜集、处理历史资料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辨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5、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得到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