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docx
《唯物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唯物论
唯物论0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单选、多选)
1.表述方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是对客观世界的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体现的关系的最高概括。
2.内容分析——其一,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决定因素——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决定的。
(①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它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
4.辩证原理——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回答形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其基本表述为: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二、哲学中的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单选、多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基本类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旧唯物主义,其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无科学的实践观。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无人身的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
三、哲学中对立的两种认识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单选、多选)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代表人物:
康德、休谟。
四、哲学中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回答)(单选、多选)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对立的焦点和实质)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
五、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单选、多选)
1.变革的关键——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
2.变革的内容——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3.变革的意义——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自身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唯物论02
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单选、多选)
1.物质定义——一个概括:
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2.定义方式——两种关系: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定义和把握物质
①承认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是哲学存在的前提。
②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3.基本内容——三层含义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理论意义——四条界限
①划清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
②划清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③划清辩证法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
④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表现在它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
七、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单选、多选)
1.起源——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自然界——基础条件、劳动——促进条件、语言——依赖条件)。
2.本质——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的机能、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3.特征——能动性①目的性和计划性;②能动创造性;③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④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
4.主观性表现:
①意识具有多种主观形式:
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②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③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超前性;④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
前提——认识规律;途径——社会实践;条件——物质手段、工具。
唯物论03
八、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单选、多选)
1.哲学上的运动范畴——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②联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者相互依赖、渗透、包含。
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意义:
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主义(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
九、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单选、多选)
1.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既是绝对的(客观实在性),又是相对的(具体特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3.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体现着无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向无限;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4.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
①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②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单选、多选)
1.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心史观
①表现——“半截子”唯物主义:
自然观上唯物,社会历史领域唯心。
②原因——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也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③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
十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单选、多选)
1.原理内容——整个世界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原理意义——①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②实践意义:
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唯物论04
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
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
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唯物论05
十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多选、分析)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世界的两种形态
狭义的自然是指“天然自然”。
广义的自然还包括“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全部交往活动和关系的总体(即社会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解读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
①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
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
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
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人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还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提供意识的内容和精神生活的对象。
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永恒主题
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不仅是“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恩格斯、马克思)。
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实践活动方式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
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
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因此,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
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形成三大领域)
物质生产实践形成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关系实践形成政治生活领域,广义的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形成了精神生活领域。
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能动性)。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