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996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9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江西省景德镇市学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

SO2、NO2、 CO2、 CO等

2.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

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4.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移走蒸发皿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D.

闻药品气味

5.下列根据化学用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①表示两个氢元素B.②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C.③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5.85D.④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6.有X,Y两元素,使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化学方程式为:

X2+XY3=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

A.1:

1B.1:

2C.3:

1D.3:

4

7.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

8B.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C.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9.自来水厂通常向水中通入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关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共有2种氧化物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原子个数都没有改变

D.生成物中Cl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其中正确的是

A.

量取5.5mL液体

B.

称量10.05g固体

C.

滴加试剂

D.

倾倒液体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

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列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生产中,我们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

____

(2)生活中,我们常用食醋来清除水壶内壁结成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____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P点的含义是_____;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填写物质序号).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逐渐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

15.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乙醇与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H2O、2.2gCO2和一定质量的CO,则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CO的质量分别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6.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P点表示的意义为______;t2℃时,将18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得到A,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填降温或蒸发溶剂)。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

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

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化学式)。

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______;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______。

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找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______(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a捏压甲一段时间b捏压乙一段时间c使瓶复原d加热仪器丁

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

18.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与干燥(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活塞),现有浓硫酸、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五种试剂,按下列要求填空:

甲中装的是____________,乙中装的是____________,丙中装的是________________。

当活塞操作为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时,首先分离得到的是干燥的____________气体;然后再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_,就可以得到干燥的____________气体。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丙氨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

故选A。

2.A

【解析】

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增大,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增大.

故选A.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正确;

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

C、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C不正确;

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5.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表示两个氢原子;②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③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④该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故选D.

考点:

化学用语

6.C

【解析】

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XY3的质量=24g-12g=12g。

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那么2x:

x+3y=12:

12,故x:

y=3:

1。

故选C。

7.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详解】

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只能改变可燃物的温度,故A错误;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B正确;

C、Mg(OH)2分解的产物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C正确;

D、碳酸镁和碳酸钙都不具有可燃性,受热都会分解出二氧化碳,都可作阻燃剂,故D正确。

故选A

8.B

【解析】

【分析】

由题目可知,甲为C3H8,乙为O2,丙为CO2,丁为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碳原子个数×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个数×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3×12):

(8×1)=9:

2,选项A错误;

B、设44g甲完全燃烧需要乙的质量为m,

m=160g,由此可以得出44g甲完全燃烧需要160g乙,选项B正确;

C、乙为氧气只含有氧元素,丙为二氧化碳,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选项C错误;

D、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

4,选项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

【详解】

A、上述反应中有H2O一种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均为2个,原子个数没有改变,则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原子个数都没有改变,故选项正确;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ClO、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1)+y=0,则y=-1价;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10.B

【解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故错误;

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

16=3:

1:

4,故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故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选用量筒时,应选取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的,这样误差较小,故量取5.5mL液体,可选用1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应“左物右码”,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