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928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

 

硅片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硅片行业发展概况3

2、进入硅片行业的主要障碍4

3、硅片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4

(1)硅片行业的需求状况4

(2)硅片行业的供给变动趋势6

4、硅片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变动原因6

5、影响硅片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8

6、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和周期特征8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8

(2)行业主要经营模式9

(3)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0

7、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10

(1)硅片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10

(2)上下游行业对于硅片行业发展的影响11

8、硅片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12

1、硅片行业发展概况

硅片企业利用单晶硅生长炉生产单晶硅棒,利用多晶硅铸锭炉生产多晶硅锭,再将其切割成单晶硅片或者多晶硅片,最终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组件生产。

因此,硅片行业是实现多晶硅原料向太阳能电池转变的必经阶段,伴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影响硅片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能光伏终端需求和多晶硅原料供给。

毋庸置疑,长期来看太阳能光伏终端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过去由于多晶硅提纯技术门槛高,供给有限,随着技术的突破,全球多晶硅原料供给越来越充足。

因此,硅片行业发展趋势长期向好。

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虽然硅片行业增长态势未发生变化,但是2009年全行业却出现盈利下滑,主要系硅片销售价格和多晶硅原料价格波动所致。

2008年多晶硅原料价格经历非理性上涨之后,于2008年底开始大幅下挫,硅片价格受该等因素及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亦大幅下滑,硅片企业普遍遭受了较大的损失。

2009年下半年以来,硅片和多晶硅原料价格逐渐趋于平稳,并且,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意大利等主要国家都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产业,相继推出各项支持政策。

硅片行业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硅片企业盈利水平回升,发展态势继续向好。

全球的太阳能终端需求主要位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但是受制于劳动力成本高,这些国家的硅片需求大多依靠进口。

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全球硅片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未来,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应用的逐渐普及,我国硅片行业必然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2、进入硅片行业的主要障碍

第一,资金壁垒。

硅片行业对于采购晶体生长设备、切割设备、多晶硅原料等投入资金的需求大,因此正朝着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硅片企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

第二,工艺壁垒。

晶体生长的工艺壁垒比较高,尤其在投料比例、拉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方面,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对于硅片切割而言,若要实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在切割厚度以及破片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技术工艺要求。

第三,人才壁垒。

晶体硅生长和切片技术涉及固体物理学、材料学、材料工艺、机电工程和仪器设备开发等多学科领域。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国内众多高校尚未设置相关专业,导致我国光伏技术人才培养较为薄弱。

随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加大原有硅片厂商及新进入者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硅片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硅片行业的需求状况

太阳能级硅片需求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电池制造,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产量位居全球各国之首,因此,我国硅片企业主要为国内企业提供原料,部分产品向欧洲及北美地区出口。

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将超过100%,这将带动我国硅片行业需求的增长。

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对硅片的需求最终源自太阳能终端需求。

德国是全球光伏终端需求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年德国占全球光伏安装总量的50%,而同期我国有90%以上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用于出口,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了德国市场。

金融危机以后,随着经济的回暖,德国终端需求依旧旺盛。

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兴起,其他国家太阳能终端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4.9GW,增幅超过100%,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安装量将达到20.2GW,同比增长35.6%。

美国、意大利、捷克等新兴市场增速可能更快。

2002-2011年全球光伏电池产量及安装统计及预测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PhotonInternational

(2)硅片行业的供给变动趋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基地,因此,下文将主要针对我国硅片供给的变动趋势来分析。

随着配套设备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硅片尺寸越来越大,多晶硅片供给增加。

目前我国单晶硅片市场的主流产品是6英寸、8英寸硅片,预计未来硅片市场需求将以8英寸硅片为主,并朝着更大的尺寸发展。

随着多晶硅铸锭炉市场份额的扩大,多晶硅片供给增加,2009年,多晶硅锭产能与产量已开始超过单晶硅棒,尤其随着硅片企业竞争的加剧,控制生产成本已逐渐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多晶硅锭及晶片的供给将会继续增长。

2005年以来,我国硅棒、硅锭和硅片的产量迅速扩大。

虽然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下滑,但是增长态势没有变化。

未来,受益于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复苏和再次增长,我国硅棒、硅锭和硅片产量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根据ENF估计,预计2010年我国硅棒/硅锭产量将达到13,302MW,硅片产量将达到约14,314MW。

4、硅片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变动原因

总结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规律,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营业利润率各不相同,越处于产业链前端,其利润率越高,而越处于产业链末端,其利润率越低。

硅片行业处于整体产业链的中间部分,利润率水平也较为居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欧美等国家正在大力扶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品需求增长非常迅速,硅片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全球兴起大量硅片企业,可是同时多晶硅原料的生产技术却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垄断,因此,多晶硅原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从而带动了全行业各环节原料及产品价格上涨,硅片价格持续攀升,达到近60元/片(6英寸单晶硅片),硅片企业的毛利率大约在20%-40%之间。

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硅片价格迅速下滑,同时伴随着原有国内多晶硅厂商扩产导致的产能释放、新进入多晶硅生产厂商的陆续投产,多晶硅原料价格在2008年由顶峰持续下跌,硅片企业毛利率大幅下滑,很多企业2009年亏损。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全球对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前期的多晶硅原料产能也逐渐消化。

多晶硅原料价格回归理性并且开始趋于平稳,硅片价格也趋于稳定,保持在15元/片左右(6英寸单晶硅片)。

硅片企业毛利率逐步回升并且趋于稳定。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统计,自2007年以来,在多晶硅片、电池厂商以及至少参与产业链四个环节的厂商中,多晶硅片生产厂商利润率波动最大,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出现亏损,但是目前在全球光伏市场回暖的有力推动下,其利润率已经回升。

多晶硅片、电池厂商以及至少参与产业链四个环节的厂商的营业利润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5、影响硅片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硅片行业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基本和光伏设备制造行业相同。

此外,多晶硅原料采购在硅片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因此多晶硅原料供应充足,价格回归理性是影响硅片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6、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和周期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硅片行业涉及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的生长和晶片的切割等。

单晶硅棒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直拉法、区熔法,分别采用单晶硅生长炉和区熔单晶硅炉生产。

其他方法如基座法、片状生长法、气相生长法等都因各自的不足未被推广。

目前,太阳能级单晶硅棒基本都采用直拉法,区熔法则主要用于半导体领域。

直拉法生产的单晶硅棒直径大,单晶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比较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国内外大多数太阳能单晶硅厂家均采用这种技术,并已基本实现6-8英寸单晶硅棒的稳定生产。

为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单晶硅棒正在向更大尺寸的方向发展。

多晶硅锭采取定向凝固法生产硅锭,相比于直拉法生产单晶硅棒,成本较低,而且能耗也较低,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晶硅锭的生产通过多晶硅铸锭炉进行。

目前各大硅片企业已基本能稳定得生产450公斤级的多晶硅锭。

更大投料量的铸锭技术也正在发展。

单晶硅棒及多晶硅锭需经过复杂的切片工艺加工成硅片,然后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切片的技术研发主要是通过提高切割精度及表面平行度而提高硅片的成品率、质量,提高切片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损耗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转换率,最终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

硅片行业的技术提升需要依靠设备的技术改进来实现,包括制备硅棒的单晶硅生长炉,制备硅锭的多晶硅铸锭炉,以及切割设备。

尤其是随着光伏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加工方式和工艺改进都将越来越依靠设备的技术改进来实现。

因此通过光伏设备制造与硅片行业协同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后者的技术水平提升与工艺完善。

(2)行业主要经营模式

硅片行业可以分为三种经营模式。

第一种是独立的采购、生产、销售模式,硅片生产企业自主采购多晶硅原料进行加工,并直接销售给下游电池片及组件厂商,本公司的部分晶体硅生长和晶片业务即采取这种模式。

第二种是来料加工模式,下游电池片及组件厂商负责提供多晶硅原料,硅片生产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同时收取加工费用,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企业要求具有较强的产品加工能力和客户资源,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生产要求,本公司的部分晶体硅生长和晶片业务采取这种模式。

第三种是配套生产模式,电池片及组件厂商建立自己的配套企业生产硅片,所产硅片直接内部自用,从而实现一体化整合。

上述三种经营模式不具有排他性,硅片生产企业可能同时采用多种经营模式,本公司便采取上述两种模式。

并且,硅棒、硅锭生产企业同时生产硅片的状况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根据ENF统计,目前硅棒、硅锭的内部使用率已经超过80%。

(3)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硅片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基本同光伏设备行业。

7、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硅片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硅片行业是整个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是多晶硅原料制造行业,下游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硅片企业从上游多晶硅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加工成硅片后出售给下游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

(2)上下游行业对于硅片行业发展的影响

硅片行业的上游产业是多晶硅原料制造业。

多晶硅原料是硅片企业最重要的原料,其采购成本和供给数量均对硅片行业造成影响。

多晶硅原料的采购成本是硅片企业最大的生产成本,自2008年以来,多晶硅原料价格经历了大幅波动,对硅片行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该等影响已经基本消退。

过去多晶硅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多晶硅原料供不应求,也成为制约硅片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产多晶硅原料生产线的逐渐建成,多晶硅原料供给数量的变化对硅片行业影响也逐渐降低。

硅片行业的下游行业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

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以硅片为原料生产太阳能电池,其需求变化对硅片行业造成影响。

21世纪以来,受益于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量增长,硅片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而近年来,为降低光伏发电成本,降低晶体硅材料消耗量为目标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逐步开始发展。

但随着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可以预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主要光伏发电产品的现状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对于硅片的需求也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8、硅片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基地,规模较大的硅棒、硅锭和硅片企业基本都聚集在中国。

硅棒、硅锭、硅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根据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