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3930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五年级科学教案

小苗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能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研究——做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合作、坚持完成实验研究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能通过实验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难点:

制定实验方案

三、课前准备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2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那么,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二)活动:

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设计实验方案

仔细阅读3页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实验方案包括:

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结论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自己小组的猜想,制定属于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2.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提出自己的见解。

注意设计对比试验,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种子应不少于4粒。

在对比试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要尽量相同。

3.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试验,课下继续完成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一周后把萌发的种子和观察记录一起带到课堂交流。

4.交流并得出结论:

(1)比一比,谁的什么种子萌发得最好?

(2)介绍自己给种子提供了哪些条件?

(3)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哪些条件是种子萌发一定需要的?

(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    

(5)得出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三)科学在线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概括出重点内容。

(四)拓展活动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比较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利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制作种子标本盒,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

1、小苗的诞生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

1.能够举出分别举出2种适合在沙质土、粘质土、壤土生长的植物

2.能通过调查或对比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3.能够坚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状况,了解植物适合生长的土壤类型。

难点:

观察同种植物在不同土壤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土壤渗水实验装置、烧杯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中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

植物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不同的土壤

1.观察: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土壤,观察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有哪些不同。

(小提示:

观察时可以进行看、闻、摸等,同时要做好观察笔记。

活动结束后,请你把手洗干净。

2.交流:

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请你根据这三种土壤的特点分别为他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看谁起的较贴切!

3.小结:

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

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

三、渗水比赛

1.猜一猜:

三种土壤的性质不同,他们的渗水能力是否相同呢?

你能猜测一下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吗?

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2.为了证实一下你的推测是否正确,现在我们做一下实验来验证一下

实验步骤,

(1)在3个漏水杯底分别垫上滤纸,然后分别放入等量的沙土、壤土和黏土。

(2)把盛了土样的3个漏水杯分别放入3个接水杯。

(3)分别往3个漏水杯缓缓倒入等量的自来水。

(4)经过几分钟渗漏后,比较接水杯中水位高低,可以得出不同土壤的不同渗水性能。

3.小结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1.沙质土2.壤土3.黏质土

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1.黏质土2.壤土3.沙质土

四、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如果我们把豆苗分别种在三种土壤中,在保持其它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

你认为豆苗在哪种土壤中长得好?

你的依据是什么?

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吧!

从上一课培育的豆苗中选出生长情况相似的6株,分别在等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各种2株,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

(提示:

1.除了土壤不同,应尽量保持其他条件(如光照时间、环境温度、浇水量等)一致。

2.把豆苗的根部埋在土里,深浅要一样,不要太深。

3、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适量,不要过多。

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书中表格里。

讨论:

结合土壤的性质,试着解释豆苗在三种土壤中生长的情况。

五、拓展活动

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可以去田边、蔬菜大棚、植物园、花卉市场等地方调查,还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片、搜集资料、请教农民伯伯等途径进行调查。

讨论:

当地农田属于那种土壤,这种土壤最适合种哪些粮食作物、蔬菜和花卉?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了解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能用对比实验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3.能够坚持、是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试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和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影响。

难点:

指导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学具准备:

8株长势相似的豆苗,分别栽种在4个花盆中,每盆两株。

黑色的大纸袋两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设计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对比实验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的交流部分、活动2和阅读科学在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壮成长;有些则长得缓慢;有些开始长得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却干枯死亡了。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怎样才能长得更好吧。

板书课题: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二、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从歌词中你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学生倾听)

这首歌词中告诉我们植物生长依靠什么?

学生回答:

阳光、温度、水

对比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

我们把植物分为两组,一组叫做实验组,另一组叫做对照组。

选择你们组感兴趣的问题来做研究对象,设计对比试验,写出实验方案。

2.学生讨论,选出问题设计实验。

学生设计:

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要好一些。

实验方法:

(1)将植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数量相同,生长情况相似。

(2)用纸袋将对照组的两盆植物罩住。

(3)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放到教室外面的阳光下。

一周后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3.小组汇报,进行互评

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1)本组的研究题目、猜想与假设。

(2)本组是如何想办法改变一个条件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使用了哪些实验材料。

(3)展示植物的生长情况,解释实验结果。

(4)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在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除了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它条件(如温度、水等)应该保持相同。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展示给大家。

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若有的小组研究的是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是如何控制温度这个变量的。

一定要确保只改变了一个变量。

学生说完之后将书上的场景拿出来讨论。

确定一周后将自己组的两组植物带到学校,进行展示。

4.小结:

每个小组都得出了结论,我们把这些结论综合起来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三、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1.有了充足的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等条件,植物就能茁壮成长了吗?

联想我们的成长过程,除了足够的营养外,我们还需要父母的呵护、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帮助,那么,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

联系你的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所见到的情景,谁来说一说。

生:

植物的生长过程也需要护理和关爱,拔草、捉虫、施肥、浇水等。

2.讨论:

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

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的更好?

学生汇报,根据书上的提示与刚才的联想可以得到结论。

3.小结: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人们有许多行为是帮助植物生长的,比如松土、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除草等。

我们仅有想法是不够的,还要亲自给自己种植的植物更多照顾,坚持观察他们的生长情况,养成珍爱、保护生物的态度和习惯。

四、阅读科学在线

仔细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什么是喜阴植物,什么是喜阳植物,你还知道哪些喜阴植物和喜阳植物。

课下查阅更多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根和茎

教学目的

1.能说出根的特点、辨别根和茎

2.能说出根、茎的作用

3.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4.能与同学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和实验,进行记录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茎和根的作用。

难点:

辨别根和茎。

教学准备

1.到菜市场寻找常见蔬菜的根,到草地寻找不同草的根。

2.课前20分钟将数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以备教学观察;

3.提前准备透明的玻璃瓶或者杯子,一株完整的植物、食用油些许;

4.有关变态根和变态茎的实物。

(箩卜、莲藕、大蒜、姜、荸荠)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物,认识根的不同类型

1.出示根雕鸟:

它像什么?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

像鸟,用树根雕刻成的。

2.谈话:

很多植物的根常常埋藏于土壤里面,平时难以看到它们的模样。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根和茎,(板书:

根和茎)让我们先来看看植物的根有什么特点吧!

3.小组合作,拿出自己寻找的植物,指出它们根的在哪里。

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

你们可以根据根的形态不同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把你找到的根分分类。

学生观察、比较:

菠菜的根和大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都是向下生长,长在土里。

不同点:

有的有粗粗的一条根,有的是很多细细的小须须根。

还有的能吃。

4.学生交流汇报。

分类标准可能不同,可以按照可不可以吃分类;可以按照主根、须根分类;还可以按照食物根和非食物根进行分类等等。

5.小结:

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周围长了一些细小的根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板书:

直根)像葱这样,在茎的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须根(板书:

须根)。

6.认识了直根和须根,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植物的根是直根,哪些植物的根是须根。

同桌互相说一说,又不清楚的可以问一问同学或老师。

二、利用多种资料,认识茎的不同类型

1.小组活动:

(出示图片,内容包括:

土豆、莲、荸荠、蒜、洋葱等)找一找,这些植物的茎在哪里?

2.交流汇报。

学生遇到困难,分不清哪些是根,哪些是茎。

不要着急解释。

3.阅读科学在线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科学在线,学习究竟什么样的才是植物的茎。

学生汇报小结:

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

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4.出示杉树、牵牛花、爬山虎、西瓜等植物的挂图,观察、比较:

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5.交流讨论。

6.教师即时简单板画不同类型的茎,取名。

重点区分攀缘茎和缠绕茎。

(缠绕茎本身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攀援茎也不能直立向上生长,而靠卷须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上升,如豌豆的茎(叶卷须)、葡萄的茎(茎卷须)、爬山虎的茎(吸盘)等)。

7.小结:

植物的茎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的茎都是与植物的本身的特点及生长环境等相适应的。

三、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

1.思考、讨论:

植物如果没有根和茎可以不可以?

为什么?

生:

不可以没有根和茎。

没有根怎么生长在土里,没有茎怎么长叶子,怎么支撑啊。

2.提问:

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

根据书上的图,你认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根据刚才的图片,你认为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把联想到的作用说出来即可。

3.质疑:

你可以用什么来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1)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装置。

水面上为什么滴一层油?

(2)评价各组实验装置。

(3)完善方案,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实施。

(4)观察:

(前两天)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烧瓶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汇报。

(水量减少)讨论:

烧瓶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小结:

由于水面有一层植物油,它阻止了水分蒸发,因此减少的水不可能是蒸发掉的。

我们看到烧瓶里的水下降

4.讨论:

植物的茎是如何传输水份和土壤中的养料的?

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茎传输水分的过程吗?

(1)(出示课前20分钟老师将一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芹菜的茎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

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植物体内有运输水分的管道)

(2)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可以把老师前两天插入红水中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运送水分的管子。

演示讲解茎的横切和纵切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讨论。

在茎的横切面上的一圈小红点是什么?

在茎的纵切面上的一条条红线是什么?

(5)小结:

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去的。

5.总结:

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的第一个作用是“固定植物”,它可以将一株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下。

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也起到了“支持植物”的作用。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同时还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植物的根和茎有了哪些了解?

2.拓展活动

(一):

有些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根会产生特异功能,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称之为“变态根”。

出示实物:

常见的变态根(包括储存根、块根、气生根、支柱根、水根等)

五、课后作业  回家搜集关于根和茎的相关知识。

 

 

 

 

 

动物的食物

教学目的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概念。

2.能根据动物的牙齿和爪子的结构特点推断出动物的食性。

3.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4.能推断不同种类动物的牙齿和爪子对他们捕食的好处。

5.能意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珍爱环境的重要,能自己行动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

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食物,并按食性给动物分类。

难点:

动物一些器官的结构功能于生活习性、环境相适应。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动物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水、阳光、肥料等,它们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能量。

人和其它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同时,还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得营养和能量。

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食性。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图中的动物分别吃什么?

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

将学生说出来的动物名称写在黑板上,在这些名称下面写上它们的食物名称。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的,直接说出来,如果有分歧,大家一块讨论解决,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课下搜集资料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为了节省上课的时间,老师将黑板上的动物名称进行编号,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根据它们食物的情况进行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填在书上的圆圈中。

(允许学生填写的不完全正确,在一会的汇报讨论中进行修改、补充)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3.归纳小结。

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做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做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把它们叫做杂食性动物。

三、指导学生认识捕食帮手。

1.你知道动物在捕食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是身体的哪个器官吗?

仔细回想一下你看到过的动物的捕食的过程,(老师也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动物捕食的视频),在学生说出爪和牙之后,让学生仔细观查课文的插图中的动物的牙齿和爪,比较他们的牙齿和爪有什么不同特点。

把它记录到书上的表格中。

可以使用文字,也可以使用画图,但一定要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其他学生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在汇报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汇报表格。

肉食性动物——虎的牙齿十分尖利,便于它撕咬食物;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利爪,便于它捕食食物。

草食性动物——驴的犬齿退化,牙齿像铡刀适于切草。

它的腿较长,趾端有蹄,具有快速奔跑的本领,是为躲避敌害和觅食。

杂食性动物——大猩猩的牙齿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所以它既可以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的食物,它的爪比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助他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3.你还发现哪些利于他们捕食的器官?

有些动物的嗅觉灵敏(鼻子),有些动物的四肢特别发达(长颈鹿、鸵鸟)等,只要学生说的有理有据就可以。

4.既然我们知道这么多器官都有利于动物的捕食,谁能说说这些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所看、所想、所学说出这些器官对于捕食的帮助。

5.小结: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动物身体的这些器官和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也是相适应的。

四、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

1.播放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根据动物的食性,推断并制订出保护动物的措施。

3.学生互相交流

找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方法寄送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单位。

五、对于周围的动物它们的食性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请你选择一种陌生的动物,观察它的捕食器官,推断它属于哪一种食性的动物。

然后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从书上寻找答案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板书设计

5.动物的食物

1.老虎2.大象3.骆驼4.马5.鳄鱼6.牛…………

   肉食性动物:

老虎、狮子……

   草食性动物:

马、牛、羊……

   杂食性动物:

猪、鸡……

 

 

 

 

 

 

葵花向阳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2.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的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

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能使用(枚举)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

能设法收集关于植物向性运动的资料。

4.能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能通过光对动物的影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

在设计与制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共同得出自己的推论。

2.能通过其他同学的正确意见改进自己设计的捕捉害虫的装置。

3.能公正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制作的装置。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话说出什么是向光性。

2.能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光对动物行为有什么影响。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会怎样生长,并能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体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归纳推理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有关向日葵在一天内花盘方向岁太阳改变的图片,其他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图片、幼苗、纸盒、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

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为:

闭着眼在桌子上写字或整理自己的书包。

生:

动手做游戏。

感觉现象:

闭眼做事是很难做的。

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里,人民将很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现在我们都有深刻的体验。

师:

那么动物和植物又是怎样适应环境中光的变化呢?

尽可能的说出生活中所了解到的。

(出示向日葵一天内花盘方向随太阳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结合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发现,向日葵具有“向光性”。

师:

(出示课件:

更多植物如:

松、柳、槐、小麦、玉米、人参、三七、菠菜、菊等图片)进一步观察讨论。

师:

大部分植物具有“向光性”,只不过有些植物是在强光下,有些植物日照时间长短不一,强弱不一。

二、引导自主探究

师:

现在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出示提示

1.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

2.应选择那种植物做实验?

3.如何控制实验中的条件?

4.如何判断实验的结果?

师:

小组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

共同研究实验步骤。

基本归纳为:

1.实验目的。

2.材料准备。

3.实验用具。

4.实验安排。

5.实验具体步骤。

6.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根据两株小苗的生长情况,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鼓励实验方法多的小组。

总结方法。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收集植物是否有其他“向性”的资料,以及完成教材22页实地观察和绘制生物图活动。

第二课时

一、引导自主探究

1.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师: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

简单的谈完成情况。

(展示课件:

植物“向水性”的图片)观察并进一步讨论、发现植物的根延伸方向的特点。

小组活动,初步归纳。

师:

还有那些植物具有类似现象呢?

出示课件,深入分析。

师生归纳:

植物具有“向水性”

2.研究植物的“向地性”

师:

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生物图。

概括植物的根和茎生长方向的规律。

讨论:

设想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长,并谈谈自己的理由。

总结:

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是向上生长。

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3.研究光对动物的影响

布置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小动物与光的联系。

出示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与同学交流。

指导阅读在线的内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好处。

举出例子,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指导学生设计捕捉有害动物的装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根据教材的提示完成设计图表。

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对同学的设计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并积极采纳有效的建议,对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

二、全课总结

生物界是多么奇妙啊!

它永远不会画上句号,永远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我们要寻找生物界的奥秘,必需从现在开始,努力探索,努力追求!

 

燕子南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能根据资料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的多样性。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2.能解释动植物迁移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动植物迁移资料若干份,分析结果表若干份。

学生准备:

搜集到的动物迁移的资料。

教学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