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20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docx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理综参考答案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Na-23Cl-35.5K-39Ba-137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抗氧化物质。

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A.生石灰B.还原铁粉C.亚硫酸钠D.维生素C

2.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不同元素的离子       D.不同元素的原子

3.氮化铝(AlN)是一种熔点很高、硬度大、不导电,难溶于水和其它溶剂的晶体,将下列各组物质加热熔化或气化,所克服微粒间作用力与AlN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A.水晶、金刚石B.食盐、硫酸钾C.碘、硫  D.石墨、硅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铜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当转移NA个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L

B.通常状况下将0.5molHI气体和0.5molCl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0.5NA个Br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

D.53gNa2CO3固体含有的离子数为1.5NA

5.下列保存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

C.NaOH固体可长期保存在玻璃瓶中 D.金属锂应存放在煤油中防止被氧化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6.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煤的汽化与液化  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

C.将煤压成煤球使用  D.将煤粉碎燃烧

7.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数据资料。

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时得到的产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B.利用密度数据可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利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D.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一一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Q(Q>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IIIIII

A.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II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

9.制取Fe(OH)2并使之能久存,可采取的操作有:

①加入一些植物油,②溶解FeSO4配成溶液,③把蒸馏水加热煮沸并密封冷却,④加入少量铁屑,⑤加入少量CCl4,⑥向FeSO4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⑦把盛有氨水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后再挤出氨水。

其中必须进行的操作及其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④①⑦B.③②⑤⑥④C.③②④⑤⑦D.②④①⑦⑤

1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

→Mn2+;Cl2→2Cl-;HNO2→NO。

若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MnO

B.Fe3+C.Cl2D.HNO2

11.在pH=l时能大量共存的无色溶液的离子组是………………………………………()

A.NH4+、C1—、Mg2+、SO42— B.A13+、Cu2+、SO42—、C1—

C.Ba2+、K+、NO3—、OH— D.Ca2+、Na+、C1—、A1O2—

12.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

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等,叶绿素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烃

D.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13.维生素E在国外被称之“生命奇迹丸”,是一种脂溶性

维生素,对抗衰老等有特殊作用,经研究发现维生素E

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结构简式如下:

其中R为-CH2CH2CH2[CH(CH3)CH2CH2]2CH(CH3)2

即:

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αβB.βγC.γδD.αδ

1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性

 B.单质砹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15.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混合液的表面皿中,如下图所示,最先观察到酚酞变红现象的区域是………………………………………………………………()

A.Ⅰ和ⅢB.Ⅰ和ⅣC.Ⅱ和ⅢD.Ⅱ和Ⅳ

16.4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0℃,另一份加少量CaO并保持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都不改变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Ca2+数目

17.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该结论的是………………………………………………………………………………………()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三.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每小题4分,共20分)

18.C1SO3H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

对于反应:

ClSO3H+HCOOH→CO+HCl+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较合理的是…………………………………………………………()

 A.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后溶液的pH值增大D.反应后溶液的pH值变小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氢碘酸加到Fe(OH)3胶体中:

Fe(OH)3+3H+Fe3++3H2O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烧碱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C.新制氯水中滴入少量溴化亚铁溶液:

2Fe2++4Br-+3Cl22Fe3++2Br2+6Cl-

D.锌与1mol/LHNO3溶液反应:

Zn+2H+Zn2++H2↑

20.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CH3CH2OH、CH2=CHCOOH、CH3CHO、CH3COOH

B.苯酚溶液、淀粉KI溶液、乙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C.裂化汽油、乙酸、甲苯、溴苯、烧碱

D.乙烯、甲醛、乙炔、甲烷、裂解气

21.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1-、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四种粒子之间不可能满足:

c(C1-)>c(H+)>c(NH4+)>c(OH-)

B.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

c(NH4+)>c(C1-)>c(OH-)>c(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

NH4Cl和NH3·H2O

C.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

c(C1-)>c(NH4+)>c(H+)>c(OH-)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NH4Cl

D.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22.右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

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A.MgSO4B.KAl(SO4)2

C.Al2(SO4)3      D.NaAlO2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已知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系数a~k均为正整数):

aFe+bNO3—+cH+dFe2++fFe3++gNO↑+hN2O↑+k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c、g、h的关系式是(用一个代数式表示,下同。

):

(2)根据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守恒,可得b、c、d、f的关系式是:

(3)根据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相等,可得d、f、g、h的关系式是:

(4)若a=12,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

24.560℃时,在恒容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s)+H2O(g)

CO(g)+H2(g)-Q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若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56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若起始浓度[H2O]=0.03mol/L,当5秒钟时,测得[H2O]=0.01mol/L,则前5秒钟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密度不变,

C.V正(H2)=V正(H2O)D.c(CO)=c(H2)

(4)达到平衡后且恒容情况下,往容器中充入适量的H2S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H2O的反应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25.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近的元素在结构和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1)第二周期的碳、氮、氧、氟都可以形成氢化物,氧元素的氢化物除H2O外,还有H2O2;碳元素的氢化物除CH4外,还有C2H6等;与之相似的氮元素的氢化物除NH3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其沸点比液氨____(填“高”或“低”),稳定性比氨_____(填“好”或“差”),该氢化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原子间也可形成链状结构,假设氮原子间只以N-N键形式连接,并形成氢化物,则该系列氢化物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1998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合成了具有高能量的正离子N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