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165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甘肃省10000名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答案(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

A.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联系问题

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C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折衷主义的观点

3、庄周曰: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 D )

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绝对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观点

4、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B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A.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7、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

A.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没有原则区别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 )

A.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B.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C.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存在

9、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在于是否承认( D )

A.社会意识的能动性

B.阶级斗争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C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和现实

11、在生广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12、关于纸币的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数量越少越有利于币值的稳定

B.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C.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无关

D.能起到货币流通蓄水池的作用

13、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的是( C )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14、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 A )

A.具体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成

B.剩余劳动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

A.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

C.不变资本

D.使用价值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尺度是( B )

A.复杂劳动

B.简单劳动

C.具体劳动

D.个别劳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18、衡量生产力的客观标准是( A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劳动者的素质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9、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阶段是( A )

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繁荣

20、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C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2、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准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改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全国大陆解放

23、中国在对资本主义I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 )

A.四马分肥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统筹兼顾

24、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是( B )

A.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新式的特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25、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

A.中共六大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6、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C )

A.中国己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社会主义本质是(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做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8、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麵配置起細性細的应该是( C )

A.计划

B.金融

C.市场

D.财政

29、“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30、我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B )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式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积极形式

D.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3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 C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下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千预的经济

3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D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 C )

A.治理环境

B.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发展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关系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功能动力是( C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3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B )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以得治国

3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D )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幵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7、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 A )

A.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

B.简直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C.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D.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8、十八大指出,制约城乡发展结构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A.城乡不同步

B.城乡分割结构

C.城乡二元结构

D.城乡经济不协调

39、中国第一个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是( A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深圳

40、依照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 A )

A.支配权与请求权

B.财产权与人身权

C.绝对权与相对权

D.主权利与从权利

41、甲把自己的房屋先卖给了乙,乙己居住但尚未办理过户登记;之后甲与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其后甲又将房屋卖给了丁,并办理过户登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42、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丙公司接受乙公司卖给甲公司的货物,乙公司不履行义务时可以向乙公司主张权利的是( A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甲、乙公司

D.二者都不能

43、12岁的李某接受叔叔2000元的赠与并用这两千元购买电脑的行为( D )

A.前者无效,后者无效

B.前者无效,后者效力待定

C.前者有效,后者无效

D.前者有效,后者效力待定

44、下列属于自物权的是( A )

A.所有权 

B.典权

C.用益物权 

D.担保物权

45、教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由( A )

A.教唆人

B.教唆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46、某人因见义勇为爱到伤害,加害人逃跑而无法查明时,见义勇为者所受伤害( D )

A.由国家赔偿 

B.加害人赔偿 

C.受益人赔偿 

D.由受益人补偿

47、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哪项具体原则不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C )

A.排斥习惯法原则

B.禁止类推原则

B.刑法的效力不溯及既往原则

D.罪刑相适应原则

48、共同犯罪,以能否任意构成为标准,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项是必要共同犯罪?

( A )

A.串通投票罪

B.走私淫秽物品罪

C.放火罪 

D.合同诈骗罪

49、下列哪一行为不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 C )

A.刑讯逼供致人伤残

B.非法组织致他人卖血选成伤害

C.抢夺财物的行为造成被害人受伤的

D.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的

50、我国的国家政休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民主集中制

D.人民民主专政

5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实质内容是( D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

C.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

( A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国家主席

C.军事机关

D.权力机关

5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自由?

( C )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54、我国宪法规定(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5、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B )

A.有权改变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

56、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根据我过宪法规定,该权利被称为( C )

A.言论自由权 

B.司法豁免权 

C.言论免责权

D.特别保护权

57、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律原则最大程度的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B.所有的法律译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可以单独使用来解决法律问题

D.法律规则并不都有法律条文来表达

58、关于法律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法律解释的方法只能用一种

B.法律解释是主观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C.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中

D.法律解释存在不同法律职业国家,其标准没有什么不同

59、对“法不强人所难”这一格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人能做的即是法律要求的

B.人不知的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

C.根据法律规定,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

D.天灾人不能控制,也不是法律强调的事项

60、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权利客体的是( B )

A.血液

B.债券

C.枪支弹药

D.核能

61、计算机要使用外存储器中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