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921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题----结题报告.doc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会

自我管理能力初探

结题报告

xxx小学:

xxx

完成时间:

2016.6.28

一、本课题选题背景

现在有很多农村孩子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平时也没有养成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给学生讲,做事认真的、平时按时完成作业的都是那几个学生,学生们有着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晨来到学校,有很多学生没有目的,在校园里走走看看,跳跳玩玩,不会自主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打扫清洁卫生,或是抓紧时间读书学习,早早来到学校,就白白浪费这样的美好时光,甚是可惜。

2、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课,也不专心听讲,从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看出,老师把作业已经布置了,讲清楚了,马上就有学生问老师:

“老师做哪些作业?

”老师有耐心地讲了,又有学生问;还有就是老师要求了作业的格式,却又学生三番五次的问你。

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庭作业完成的效果也不好。

有很多学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完成了也不认真,更有甚者,开学了几个星期,老师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一次也没完成,任凭老师多次教育,第二天检查的时候,不仅没有作业,还一双眼睛傻傻的看着你,你问他为什么没做,他不开口,真让老师拿他没有办法。

4、学生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

你叫他打扫卫生,有的学生能记住,有的学生往往会忘记;你教育学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可他们中大部分学生都会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总之,学生中还有许许多多不良的习惯,都需要纠正,都学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其他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就“如何激发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能力初探”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价值。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

“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日后不教育。

如果说学科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那么,我认为德育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呼吁自我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

能力是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

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

能力是内在的,习惯是能力的外显。

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

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

“道德行为习惯(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由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

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

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

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四、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

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究,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自主养成相关能力、从而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将小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个人自我管理和集体自我管理来进行研究。

个人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及自我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班风学风,让学生知道自己如何来管理自己。

2、制定好本班的班级公约,让学生明确自己到校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3、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管理和学习习惯的管理。

集体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责任、民主与合作。

无论是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或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外在强加的,必须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各种集体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2、班级卫生的管理与安排,体现学生自主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转变学生观念,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要我成长到我要成长的转变,形成良好的自强,自律,自尊的自我意识。

2、让学生体会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在学校里和在工作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引导他们懂得要适应社会,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素质的人才。

3、倡导“自主化”管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因此,学期初,我都会由全体学生商讨制定班级公约,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的机会。

4、走近学生,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5、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八、课题设施步骤。

从2015.7月开始酝酿至12月31日结题历时半年。

1、课题申报阶段(2015.9-10月)

拟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分析学生平时没有养成一个自我管理的成因,老师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同时收集资料,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论文,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实事求是,论证课题,申报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11月至12月)

加强理论学习,按照方案具体设施研究;每天查看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并做好相应记载;积累资料收集,完成报告,形成论文集。

3、课题开展

我获得学校的批准后,就着手开展此课题。

在班上给学生拟定好班风:

自信、诚信、勤奋、健康;学风:

多学、多问、多思、多想。

为学生写好学习目标:

态度决定成败,理想铸就辉煌。

同时为学生切实写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为便于鼓励学生和今后的工作完善,我拟写了标题为《班级管理中巧用“五星”和“五心”教育,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内容概述:

班级管理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和德育两方面进行教育,其中学习教育采取了“五星”来激励学生,即:

红星、进步星、童星、银星和金星,并分别用星星图、、、、给这“五星”进行了标志;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引用了“五心”的含义,巧妙的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领会“五心”的教育意义,也分别用星星图、、、、给这“五心”进行了标志,让学生从小就把立德、树人作为健康成长的首要前提。

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为管理一个班级付出了许许多多心血和汗水,让学生们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和工作的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梦想。

我有幸也成为班主任老师们中的一员,能身肩培育学生的重担,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心里就已经开始描绘今后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要想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什的健全人格,我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养,即“五星”和“五心”教育。

第一个“五星”的教育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五星”分别是红星、进步星、童星、银星和金星,为让“五星”更加形象生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我用了星星图案进行标识,即、、、、。

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其中红星表示每一个学生要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即学习、书写、养成教育等都必须依据班规,做到遵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的,就可以获得荣誉红星一颗。

例如:

家庭作业认真、上课纪律好、勤于思考和勇于发言、在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只要经老师评价良好一次就可以,如果学生的红星累计积累了20颗就能晋级“五星”中的第一个等级“红星少年”,他的照片就可以贴在“红星”等级里。

如果学生继续积极进取,再一次挣得40颗红星,就可以晋级“进步星”。

进步星表示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有了收获,这些收获应该得到老师的客观评价和展示,用“进步星”这枚奖章让学生以荣耀,以自信。

下一个晋级为童星、银星、金星,这三颗星的命名也有不同的含义,在班会课上谈到了的学习,我们就要向祖国的奥运健儿一样顽强比拼,一次次让五项红旗在奥运上空绽放光彩;一次次让国歌声在奥运赛场上豪情歌唱。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动力我就引用奥运铜牌、银牌和金牌的寓意,定为学生下一个学习晋级的目标:

童星、银星和金星。

通过这三星,是要向学生渗透奥运思想,学习奥运精神,亲身感受奥运健儿为祖国争光,赢取奥运奖牌来之不易。

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贵在持之以恒,做到滴水能把石穿,用行动来证明,用红星来展示,只要学生再能挣得60、80、100颗红星,就可依次晋级这三颗荣誉星。

这“五星”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就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我国现代文学家巴金也说过: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

自从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五星”评价以后,学生们大有转变,除了学生书写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和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以外,从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他们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到,课余生活活泼开朗,课上学习态度神情专注,所有这些表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