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964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指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就业指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就业指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就业指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就业指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教案.docx

《《就业指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指导》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指导》教案.docx

《就业指导》教案

第二部分: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课程简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属于公共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是一门集理论、实务、经验于一体的综合课。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和我校的实际,共开设四门课程,即,《导航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课时

开设学期

导航教育

大学生的人生适应

3

大一上

大学生的学习修炼

3

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3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6

大一下

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适应与发展

3

大二上

提高就业能力

3

大二下

就业指导

求职过程指导

6

创业教育

3

大三上

人类生活活动可以分为三大领域:

婚姻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

其中,职业生活是人生旅程中最丰富的一段。

如果一个人20多岁就业,55-60岁退休,职业生活就近40年,几乎占了人生命的一半。

更宽一些说,就业前的学习生活,退休后的休闲生活,也都与职业有紧密的联系。

 

现状与困惑:

一开学,林雅该上大学二年级了。

随着对大学的新鲜感逐渐淡去,她成了校园里的老生,天天都很忙,上课、听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们逛街……但她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有时觉得很累,可想到要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个基础,就觉得这些付出也许是值得的吧。

有时也很茫然,甚至有点沮丧,因为忙得无头绪,不知道这样的付出对将来的发展有没有作用。

陈林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很灰色。

自己没有什么爱好,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90分的成绩和60分的成绩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学习没有什么动力。

偶尔想起未来的发展,他有点迷茫和焦虑,但觉得那应该是大四时考虑的事情。

席西是大三的学生。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她对自己四年后的目标就很明确——考研究生。

这主要来自父母的意见:

“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几十万的速度增长,不读研,怎么能找到好工作?

”席西开始还挺认同,但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生性活泼的她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乐在其中并小有成绩。

席西开始觉得继续读研并不是她喜欢的,自己更喜欢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可是,对本科毕业生能否找到好工作,她很怀疑。

所以,虽然很痛苦,但她依然每天复习准备考研。

鉴于以上种种困惑,大学生需要思考的是我要去哪里,又如何去呢?

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走到工作岗位有这样的感叹:

如何能让我在上一次大学,我一定会做得更好;如果我能在大学阶段早一点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我就会少一点成长中的烦恼,就不会随着大好时光的流逝只留下不该有的叹息和后悔。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职业

职业是通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职业对人的意义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既具有工具意义,也具有目的意义。

也就是说,职业并非仅仅是养家糊口、谋取生计的手段,还是体现人的社会本质、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只把职业的意义看成是一种工具,这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而且在就业指导上也是有偏颇的。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与对职业的理解有一定的关系的,如一味希望寻求社会地位高、收入待遇好的岗位。

工作作为谋生手段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这也是工作的最基本的目的。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衣食无忧,就可以不去工作了呢?

美国社会学家怀兹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调查:

当你拥有一笔不必工作也能维持生计的遗产时,你会不会脱离职业人的行列?

结果发现,竟然有80%的人回答:

即使自己生活富裕,仍然愿意继续工作。

理由则有下列种种:

——工作是一种乐趣;

——希望自己的内心经常保持充实感;

——以此维持自己的健康;

——通过工作可以促进人际交往;

——证明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保持自尊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对每个人而言除了谋生的功能外,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证明自己的社会存在、实现自我价值。

(二)什么是生涯

《辞海》对“生涯”一词的定义是: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如“艺术生涯”、“戎马生涯”、“学术生涯”等。

生涯的英文是career,从字源上看,来自罗马字viacarraria及拉丁字carrus,二者的意义均指古代的战车。

在希腊,career这个字有疯狂竞技的精神,最早用于动词,如驾驭赛马(tocareerahorse),现生涯多被引申为人生发展历程。

在汉语中,career也被翻译成职业生涯

现代西方普遍接受的生涯定义:

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生涯≠工作。

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涯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生涯包括任何与工作相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甚至包括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生涯不只发生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而是伴随人的一生;生涯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发展,每个人的生涯都不同。

(三)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生涯规划≠找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破森斯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波士顿职业局,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

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

随着心理测验的发展和社会对大量不同人才分类和安置的需要,二战后心理指导普遍发展,通过测评和提供职业资讯达到人职匹配。

到了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将生涯的过程视为从生到死,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层面。

包括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5岁)、衰退期(65岁以上)。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

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

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纵向层面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

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猜一猜: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猜猜身边有没有穿红衣服,有多少人穿了红色衣服。

提问:

红颜色在人群中一般会很显眼,为什么大家没有注意到呢?

(一)目标帮助我们集中了能量和资源

在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选择性注意”——人们在同时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其他的刺激信息。

当红色没有成为注意目标时,它被我们忽略,而当成为目标时,就成为我们注意的对象。

如果把注意力看成一种能量的话,那么很明显,目标帮助我们集中了能量,我们就可以动用相关的能量和资源去实现目标。

木匠与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虽然很舍不得他的好工人离开,但还是答应了。

但提出了一个要求,问老木匠能否帮忙再建造一座房子。

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老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了,房子很快就建造好了。

老板把大门的钥匙交到了老木匠的手里,“这是你的房子。

”“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如果他早知道是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心不在焉呢?

现在他得住在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总是那么怨天尤人,漫不经心的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凡事不能尽心尽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不断的埋怨声中消极的度日。

殊不知,其实日常的每一天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建造“房子”,日积月累,有的人最后住进了豪华的大厦,而更多的人却只能在自己建造的粗制滥造的房子里后悔。

(二)有利于突破障碍、开发潜能和自我实现

米歇尔罗兹指出:

生涯规划有突破障碍、开发潜能和自我实现三个积极的目的。

突破障碍包括内在障碍(恐惧不安、缺乏信心、缺少自信、自视甚低、态度消极、缺少技能)和外在障碍(政局不稳、市场趋势不明、经济衰退、社会紊乱)。

开发潜能包括自我知觉、积极进取、建立自信、培养实力、增强勇气、沟通技巧。

自我实现包括以己为荣、圆融、丰足、喜悦、智慧、创造力。

“木匠与房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靠自己创造的,今天的收获是源于以往每一天的努力。

要获得成功,就要把每一天都看作为自己在建造“房子”。

尼采说:

“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人们设立目标、带来希望,从而突破发展中的内外障碍,最终实现幸福人生。

三、就业形势

(一)就业的含义

通俗地讲,就业就是找个工作,去挣钱,使自己立足于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及背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曾长期以“统招统分”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

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大学生自主择业。

1998年8月29日,《高等教育法》:

把自主择业确定为大学生的个人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同时要求大学生履行相应的义务,对个人行为负责。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新增劳动力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

劳动力人口近8亿,相当于所以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超过2400万,在经济增长8%—10%的条件下,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200多万的就业缺口。

另外,农村仍然有1.25亿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

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还会进一步“挤出”和替代劳动力需求。

与之相对照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持续增加。

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更是高达630万人,2011年的660万人,2012年的680万人。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毕业生(万人)

338

413

495

559

611

630

660

680

2、大学生就业

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这是第四次年度报告)正式出版。

2012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

2012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

低就业分析”。

 

(1)就业率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