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docx
《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
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
《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
骨干教师研修班习作教学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坐的小语界的名师、专家、老师们,下午好:
非常感谢陈科长给我这个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虽然在我的名字前面做了很多的介绍,但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我与在座的各位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我与很多的老师一样,都是一线教师。
我现在任6年级80名学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工作17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上师大培训是我参与的最高规格的培训,近20场精彩的如精神的盛宴,滋润着我干涸的知识的河流,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
下面我主要与大家交流关于写作培训方面的点滴收获。
汇报之中有不当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题目是:
《轻叩作文教学的大门》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名师课堂,润物无声显智慧,
二、专家引领,报告给力促成长
三、学以致用,风景这边独好。
四、学思结合,我思故我在。
五、作文改革,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名师课堂,润物无声显智慧。
(一)、课堂回顾:
12月8日上午,我们观摩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俆鹄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作文课《名字的故事》。
徐老师年近70,但精神矍铄,课堂依然充满激情与活力。
整节课按照:
了解自己、谈名字、讲故事、指导写作等几个环节进行。
开课伊始,徐鹄老师就笑眯眯地和学生聊天,聊自己是谁,自己名字的故事,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然后,他又介绍一项活动“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教会孩子们买本、取名,使学生领会介绍名字故事的重大意义;接下来,他又从钱钟书教授小时候抓周的故事讲起。
引导孩子们去讲自己名字的故事或内含;介绍中当发现孩子们讲得不够生动、比较单一后,徐老师又及时出示了三个小朋友的范文,让孩子们无痕地掌握了把名字介绍生动的智慧锦囊。
第二课时主要是习作指导。
徐老师在学生由打腹稿到下笔成文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想好再说,启发学生静思默想然后同伴展开交流,练习说的通顺。
在学生充分介绍故事的基础上,他提出写作要求:
遇到不会写的字,先写拼音代替,不要停顿,等写完后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为的是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四是写一行空一行,留下修改的空间。
最后写完之后,自己从题目、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方面进行修改。
这些似乎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方法,细细琢磨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才彰显出徐老师的教学智慧。
课上,徐老时而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发言,时而热情地为学生喝彩,课间休息了,他竟挥动着手臂即兴指挥学生来了一个童声小合唱。
一个年逾古稀老人与一群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相处的其乐融融。
就在老师的引领下,两课时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结束了,孩子们也都轻松地完成了一篇篇富有童趣的习作。
作文教学这块很多人眼里的硬骨头,到了徐老师的课堂上,变得如此活色生香。
(二)、课堂反思
反思徐老师的课堂给我以下几点启发:
1、富有童趣的语言,是叩开童心的敲门砖。
作文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让学生敞开心扉,是上好作文的前提。
在课前谈话环节,徐老师献身说法——讲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接着讲道,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紧凑,要不然就给我改名字了——徐告鸟,孩子们一阵会心的笑声。
这一环节看似顺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既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消除了习作的紧张心理,有利于学生打开心扉,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
2、精彩的故事和范例,是打开思路的脚手架。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生动精彩的故事和案例,能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学生在介绍名字之前,徐老师首先举了钱钟书“抓周”的故事。
为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和含义,起到很好的铺垫和引领,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孩子写作之前他又讲述了王勃蒙头大睡,一挥而就的故事,让孩子学会想好了再说。
3、热情的关怀和激励,是树立信心的魔法石。
面对徐老师的发问,学生没有反应时,徐老师说,没关系,猜猜看,我是来帮助大家的,不是来为难你们的。
多么温暖的话语!
后来学生讲述各自名字的故事,他执意把学生请到讲台,并亲切地和他们握手,还郑重地告诉孩子们,今天走上讲台,明天走向世界。
学生讲完后,徐老师带头报以热情的掌声。
在徐老师鼓励和掌声激发了孩子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说不准,这节课建立起来的自信会让孩子由此迷恋上作文和语文,甚至受用一生!
我感慨徐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更敬仰徐老师年过古稀对教育仍是如此的痴迷与热爱,这份敬业与执着,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所要传承的。
二、专家引领,报告给力促成长。
1、透视作文现状,准确把握训练目标与方向。
12月4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吴立岗教授的《作文教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报告。
吴教授对语文,尤其是对作文教学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建树。
吴教授谈起作文教学来如数家珍,蔼然静若,如涓涓溪流沁入心脾,大有静水深流之气象。
吴教授首先回顾了课改之前的作文教学。
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不同的理念,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作文教学理念。
50年、56年、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8年大纲强调新双基,即知识技能和智力能力。
作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吴教授又介绍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它用“3353”来概括新课改的作文教学理念。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3个提倡,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独特感受。
3个目标,培养写作兴趣,建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创新意识。
5个方面,少写命题作文,写实与想象作文相结合,题材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开拓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评价上,鼓励有创意地表达,互评互改,独立思考。
3个学段,低年级乐于写作,中年级不拘形式,高年级富有个性。
从课标中非常清晰地看到了对作文教学的梯度性、阶段性的训练与目标的定位,作为我们教师是应该首先把这些了然于心。
他说:
作文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原因有课标对作文教学表述还是很模糊,目标不明晰;这是教材的问题,现在我们没有一套专门的作文教材;没有一套完整的序列性的习作教学的理论做指导。
吴教授的问题也正是我们的困惑。
我曾经把新课标中关于习作方面的要求都摘录下来仔细阅读,发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对位有些问题,内容表达不充分,要素有所遗漏。
比如记叙文,时、地、人、几个要素都没有清晰的呈现。
关于低年级记叙文的训练应达到一个什么层次,中年级又什么要求,高年级应该训练这一文体的哪些方面,这些都没有陈述。
关于其他的文体也都如此,即使有也是一些模糊的概述。
我统计了我们教材中关于三年级上下册的作文题目:
记叙文:
1、介绍小伙伴2、我学会了……;3、我熟悉的一个人;4、父母的爱;5、我()的一件事,6、记一件()的事7、我的业余活动
想象作文:
未来的……;编童话;我会变;
写景:
家乡的景物,介绍一处景物
应用文:
调查家乡的环境、我的调查。
观察作文:
我发现了、看图写作、
从中我们会看到记叙文占了近一半的比例,但是对于记叙文的训练却缺乏具体的教法学法的指导,更缺乏写作训练的序列性。
因此这也是造成了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减弱,导致学生写的记叙文可读性差,形同流水账。
诚然这些教材、课标中的空白虽然给了我们极大的创造性的研究教材、使用教材的空间,却给我们一线教师出了很大的难题。
老教师可以凭经验来教,对于新教师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你自己去探索了。
至于有何依据、如何有效的操作、有针对性的去训练却没有个抓手。
这正是我们的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思考。
针对今后的作文训练方向,吴教授指出:
低年级以想象为敏感期,培养再现表象的能力,主要训练写放胆文,倡导听说写童话。
中年级以观察为敏感期,重点写观察文。
高年级应以写以活动为主的实际文,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如此习作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已经清晰明朗。
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第二个方面:
(二)、透视国外作文教学,在比较与借鉴中提升。
如果说:
吴立刚教授的报告是立足中国教育现状,系统剖析了我国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给予我们小学作文教学专业的力量。
那么,上师大学首席专家吴忠豪教授的《国际视野下的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报告则带领我们走出国门,站在国际的视角,纵观中外作文教学,引领我们在比较、反思与借鉴中探寻习作改革的突破口。
张志公在谈我国语文教学改革:
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急需改进。
改进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要研究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研究当前我国的国情,二是要研究传统,三是要研究外国。
对此,我们对于传统的和外国的经验都应进行认真、冷静、科学地研究,有选择取其所应取。
1、先看语文课程形态。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
阅读课为主,作文课为辅,发达国家:
语言课为主,阅读课为辅。
(点击)
2、再看写作与阅读的课时分配。
中国:
阅读3:
作文1日本:
阅读2:
作文3:
语言知识2。
美国:
语言知识1:
写作2:
阅读2
从比较中会发现我们阅读写作教学的弊端。
难怪吕叔湘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
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在此,我们是否应该从我们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训练的重点,来找一找造成作文教学不尽人意、深层次的原因呢?
4、再看写作文体
纵观国外的写作文体主要有:
。
共有6种。
美国写作文体更是丰富,小学设置写作17种文体,他们十分注重实用文体写作,属于应用文体的大约有9种,超过50%。
再看日本的写作文体主要是。
5、日本小学写作文体注重:
生活作文、结合阅读的感想文、结合阅读的综合性作文练习。
日本所有中学和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课都安排写阅读感想的活动。
认为初读课文后交流阅读感想,讲读后组织学生写感想文,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样来看日本的作文形式完全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相互共生,协调发展的。
反思现在的阅读教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没有感想文的阅读理解指导,根本不能成为有效的指导。
再有“观察日记”更是日本小学三、四年级国语教科书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
(点击)
观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在观察中,每个学生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成百上千种联系的,所以各人的思想不会雷同,他的语文表达必定“带有深刻的个性”,“具有自己的独创性”。
曾记得贾志敏经典的小学作文课。
贾志敏的作文课“一只橘子”,老师让学生看橘子,里里外外的看,还让学生摸橘子、闻橘子、吃橘子,最后是说橘子、写橘子。
写后讲评、修改。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看到这些内容,我无限的赞同观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这一观点:
我的习作教学的经验就是低年级少让学生写记叙文。
这时候即使写成的记叙文也是很干涩的,读来近似流水账。
4、习作的修改。
我们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语说:
人要“三分姿色七分打扮。
”在写作上也同样如此,面对习作如何更好的修改,让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修改环节显得有为重要。
如何让作文讲评课更加省事、高效?
这一直是困扰我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我觉得美国的作文教学评改机制得我们借鉴。
(点击出示)
作文的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之后,老师会发给学生一个修改文章清单
*添加细节。
让读者“看”到故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
*词语选择。
选择正确的词语是很重要的。
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描写出有趣的故事,并且使文章“活”起来。
*更好的段落。
在换一个人物说话时要另起一个段落。
在没有对话的段落中,一段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在每次另起一个段落时,你就是给读者发出信号,这个段落要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此的修改,我们觉得已经是很完美了,但是他们却还有二次校对这一环节。
当你修改好文章以后,还要校对你的文章,发现并修改文章在语法、拼写、标点使用等方面出现错误。
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