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7966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docx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精编二

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考核要求一:

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识记)

考核要求二:

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理解)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P4-5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社会关系的类型:

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地缘关系(同乡、邻居)和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考核要求三: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理解)

2.社会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P7★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发生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考核要求四:

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

3.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

谦让、分享、助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4.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

(1)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考核要求五: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理解)

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原因?

P10-12★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考核要求六: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理解)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P12-13★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考核要求七:

网络是把双刃剑。

(论证)(评价)

3.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

(怎样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P15-16★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1)好处:

①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弊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考核要求四:

合理利用网络。

(探究)

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P17★★

(1)提高媒介素养,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怎样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P19-20★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考核要求一: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理解)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P23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

P23★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考核要求二:

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理解)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分类?

P25

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分类: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4.为什么生活需要社会规则?

有什么作用?

P25★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现实。

考核要求三:

自由与规则。

(评价)

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P27-28★★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考核要求四:

自觉遵守规则。

(应用)

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P28-29★

(1)需要他律和自律。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考核要求五:

维护与改进规则。

(探究)

7.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P30-31★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维护规则)

(2)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改进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考核要求六:

尊重及其意义。

(分析)

尊重的含义?

尊重即尊敬、重视。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P32-34★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考核要求七:

学会尊重他人。

(探究)(应用)

2.怎样尊重他人?

P35-36★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考核要求八:

礼及其意义。

(分析)

3.什么是礼?

礼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P37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4.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意义?

P37-39★

(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考核要求九:

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

5.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P39-40★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考核要求十:

诚信及其意义。

(分析)

6.什么是诚信?

P4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7.讲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P42-43★★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4)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5)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8.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P43★

(1)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2)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

(3)能够提高国家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考核要求十一:

做一个诚信的人。

(探究)

9.怎样践行诚信?

P43-45★★

(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考核要求十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解)

1.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P48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也叫做犯罪。

2.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P48★★

名称内容

不同点

违反的法律

承担法律后果

社会危害性

实例

(1)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欠债不还

(2)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散播谣言

扰乱治安

(3)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刑罚处罚

最严重

(犯罪)

故意杀人

小技巧: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

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法、刑法)

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①行政违法行为:

拘留(1-15天)、罚款

②民事违法行为:

赔偿

③刑事违法行为:

管制、拘役(1-6个月)、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考核要求十三: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应用)

3.我们应该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

P49★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为什么法不可违?

(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

(1)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5.怎样预防、警惕身边的一般违法行为?

(怎样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

)P51★

(1)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维护、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考核要求十四: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

6.什么是犯罪?

P53★★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7.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P53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考核要求十五:

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识记)

8.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P54

(1)含义: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1)分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两大类。

考核要求十六: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综合)

9.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P55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2)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3)犯罪往往从不良行为开始。

10.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P55-56★★

(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要从小事做起,加强品德修养,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考核要求十七:

学会依法求助。

(应用)

11.遇到非法侵害时,该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P57-59(探究)★★

(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考核要求十八:

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综合)

12.青少年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P61(探究)★★

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例如:

及时拨打110报警,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去向,保护好现场等。

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行政诉讼:

俗称“民告官”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考核要求一:

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

(识记)

1责任的含义及责任的来源?

P65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考核要求二:

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理解)

2.角色和责任的关系?

P66★

(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

考核要求三:

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

(分析)

3.承担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P67

(1)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2)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4.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P67-69★★

(1)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发掘潜能,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2)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考核要求四:

做负责任的人。

(探究)

5.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P71★

(1)代价:

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回报: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6.怎样做负责任的人?

P71-73★★

(1)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2)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武汉疫情下各行各业的人对社会的奉献

考核要求五:

关爱他人的意义。

(分析)

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P76-77★★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考核要求六:

关爱他人的艺术。

(探究)

2.怎样关爱他人?

P78-79(探究)★★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考核要求七:

服务社会促进成长。

(分析)

3.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P81★★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3)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考核要求八:

奉献社会的途径。

(探究)

4.我们应该怎样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的途径有哪些?

)P83★★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5.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奉献社会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

(1)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2)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3)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工作,讲求实际效果。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考核要求一:

国家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

(理解)

1.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核心利益?

P87

(1)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考核要求二: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分析)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P89-90(分析)★

(1)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2)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3)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考核要求三: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应用)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P91-93(论证)★★

(1)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核要求四:

自觉捍卫国家利益。

(应用)

4.怎样做到自觉捍卫国家利益?

★★

(1)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考核要求五: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理解)

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P96-97★★

(1)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3)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考核要求六: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理解)

2.我们要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P98★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考核要求七: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

(论证)

3.为什么说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为什么说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

(1)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2)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4.我们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P100-101(探究)★★

(1)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例如:

提供便利和协助、积极建言献策。

(3)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

(4)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考核要求八: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应用)

5.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P101-102★★

(1)认真学习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3)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考核要求九:

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识记)

1.祖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P104

(1)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3)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4)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考核要求十:

对祖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识记)

2.国家为解决各种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什么要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P106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考核要求十一:

劳动的意义。

(理解)

3.劳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P107(理解)★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3)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考核要求十二:

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理解)

4.为什么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正是无数劳动者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考核要求十三:

发扬实干精神,让青春绽放。

(应用)

5..如何发扬实干精神,创造未来美好生活?

怎样才能现实中国梦?

P109(应用)★★

(1)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2)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6.青少年如何接过历史接力捧,担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光彩?

P110(应用)★★

(1)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捧,努力学习。

(2)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3)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考核要求一: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理解)

1.怎样理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3,5★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怎样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怎样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P3-5★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考核要求二: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应用)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6★

3.我国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

P7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我国法律如何进一步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实现?

P7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5.国家应该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P8★

(1)行政机关应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考核要求三: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识记)

6.我国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

P12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考核要求四: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识记)

7.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P1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考核要求五:

规范权力运行。

(应用)

8.为什么我国宪法要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P14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被滥用则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9.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P15-16★

(1)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0.依法规范国家权力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什么要求?

)P15-16★

(1)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溢用权力。

(2)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考核要求六: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理解)

1.怎样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P20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考核要求七: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析)

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P22-23★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考核要求八:

监督权力行使。

(理解)

3.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监督?

P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