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6797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docx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作业题库及答案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一、单选题

1.(3分)下列各项政策中,()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A.限价政策B.指数化政策C.减税政策D.增加供给的政策

答案B

2.(3分)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存在()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关系

答案D解析

3.(3分)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答案A解析

4.(3分)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剔除()。

A.平均利润率B.价格变动C.物价变动D.通货膨胀率

答案D解析

5.(3分)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答案D解析

6.(3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

A.政府存款B.国外资产C.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D.对政府债权

答案B解析

7.(3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预期型通货膨胀

答案C解析

8.(3分)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A.跨国中央银行制B.复合中央银行制C.单一中央银行制D.准中央银行制

答案C解析

9.(3分)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A.匀速的B.非匀速C.逐渐提高D.减缓的

答案C解析

10.(3分)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D解析

11.(3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下列()不属于负债创新。

A.NOW帐户B.ATS帐户C.CDs帐户D.票据便利发行。

答案D解析

12.(3分)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

A.统一利率B.浮动利率C.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D.国家政府

答案C解析

13.(3分)下列有关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理论方面的分歧的论述,正确而且最本质的一点是()

A.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而凯恩斯学派否定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B.二者都承认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只是传导机制不同。

C.凯恩斯学派是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讨论问题,而货币学派完全是在进行货币供给方面的分析。

D.凯恩斯学派的传递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而货币学派的传递机制是财富效应

答案B解析

14.(3分)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A.信用货币制度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B解析

15.(3分)愿意接受现行的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B.非自愿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

答案B解析

16.(3分)以下表述中,不属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上的差别的是()

A.凯恩斯学派认为资产组合效应发生在金融资产上,而货币学派认为还应该包括其他形式的资产。

B.货币学派认为传递机制是直接的,不通过利率,而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为传导的主要因素之一。

C.货币学派不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动要经过投资乘数效应来起作用,而凯恩斯学派认为反之。

D.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赞同财富效应对传递机制的作用。

答案D解析

17.(3分)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

A.盈利B.投放基础货币C.回笼基础货币D.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

答案A解析

18.(3分)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

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B.银行信用不可以由商业信用转化而来

C.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D.银行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

答案B解析

19.(3分)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是()。

A.需求拉上论B.成本推进论C.开放型通货膨胀D.隐蔽型通货膨胀

答案A解析

20.(3分)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

答案C解析

二、多选题

1.(2分)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概括,简明.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已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概括是()。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国家的银行D.人民的银行E.政府的银行

答案A,B,E解析

2.(2分)据形成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体制型通货膨胀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D.结构型通货膨胀

E.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答案A,B,C,D,E解析

3.(2分)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A.银行性业务B.国家性业务C.负债性性业务D.存款性业务E.管理性业务

答案A,E解析

4.(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C.利率D.超额准备金E.税率

答案B,D解析

5.(2分)下列各项属于资本转移的有()。

A.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B.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C.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D.投资捐赠

E.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答案A,B,C,D解析

6.(2分)根据现代新的经济资源观点,一国经济资源总量主要由()类型的资源存量构成。

A.自然资源(包括地理区位)B.人力资源C.实物资本资源D.制度资源

E.金融资源和知识(产业科技和教育)资源

答案A,B,C,D,E解析

7.(2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A.集中存款准备金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D.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E.代理国库

答案A,C,D解析

8.(2分)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A.出口信贷B.国际金融租赁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

D.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答案C,D,E解析

9.(2分)以下,属于负债业务的创新的是()。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C.自动转账服务

D.货币市场存款账户E.协定账户

答案A,B,C,D,E解析

10.(2分)中央银行的资本有()种类型。

A.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B.资本部分为国家所有C.资本全部为民间所有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E.资本为多国共有

答案A,B,C,D,E解析

三、判断题

1.(2分)普遍、持续的物价下降意味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不断上升,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投资成本降低,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

答案错解析

2.(2分)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并且其含义无很大的差异。

()

答案错解析

3.(2分)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越好。

()

答案错解析

4.(2分)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

答案错解析

5.(2分)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

答案错解析

6.(2分)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

答案对解析

7.(2分)流动性越强的货币层次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

()

答案错解析

8.(2分)以复利计息,由于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因此,其对借贷者不利。

()

答案对解析

9.(2分)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答案错解析

10.(2分)即使一国的自主性交易不能达到平衡,该国的国际收支在性质上也可能是平衡的。

()

答案错

一、单选题

1.(3分)下列各项政策中,()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A.限价政策B.指数化政策C.减税政策D.增加供给的政策

答案B解析

2.(3分)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商业银行没有行动D.使企业得到成本更高的贷款

答案B解析

3.(3分)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A.信用货币制度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B解析

4.(3分)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即为()。

A.交易风险B.会计风险C.经济风险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A解析

5.(3分)持“约束诱导”论的观点的人认为,()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

A.金融业回避或摆脱内部和外部的制约B.财富的增长

C.货币方面因素的变化D.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应用

答案A解析

6.(3分)格雷欣法则是()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

答案A解析

7.(3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预期型通货膨胀

答案C解析

8.(3分)“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麦金农和格利和萧C.凯恩斯和托宾D.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答案B解析

9.(3分)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

A.统一利率B.浮动利率C.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D.国家政府

答案C解析

10.(3分)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

答案D解析

11.(3分)下列有关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理论方面的分歧的论述,正确而且最本质的一点是()

A.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而凯恩斯学派否定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B.二者都承认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只是传导机制不同。

C.凯恩斯学派是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讨论问题,而货币学派完全是在进行货币供给方面的分析。

D.凯恩斯学派的传递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而货币学派的传递机制是财富效应

答案B解析

12.(3分)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应记入()。

A.借方B.贷方C.借贷双方D.不一定

答案B解析

13.(3分)若发生通货紧缩,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企业的投资边际收益下降,生产性投资减少。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一定

答案A解析

14.(3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

A.政府存款B.国外资产C.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D.对政府债权

答案B解析

15.(3分)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5厘,月息5厘,日息5厘,则分别是指()。

A.年利率为5%,月利率为5,日利率为5‰;

B.年利率为5‰,月利率为5%,日利率为5;

C.年利率为5%,月利率为5‰,日利率为5;

D.年利率为5,月利率为5‰,日利率为5%。

答案C解析

16.(3分)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三种货币制度,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答案A解析

17.(3分)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是()

A.有形商品B.无形商品C.金融商品D.实物商品

答案C解析

18.(3分)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A.同业拆借市场B.股票市场C.票据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答案B解析

19.(3分)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案A解析

20.(3分)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

答案C解析

二、多选题

1.(2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A.币值稳定B.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E.金融稳定

答案A,B,C,D,E解析

2.(2分)下列关于利息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利息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也存在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C.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E.利息是在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答案A,B,C,D,E解析

3.(2分)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投资动机B.消费动机C.交易动机D.预防动机E.投机动机

答案C,D,E解析

4.(2分)以下,属于固定利率的特点的有()

A.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B.简便易行C.易于计算借贷资金成本

D.能随经济波动的变化而变化E.在借贷期限较长时,人们更愿意选用

答案A,B,C解析

5.(2分)中央银行独立运作的模式主要有()。

A.中央银行隶属于议会B.中央银行隶属于财政部C.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

D.中央银行隶属于某一委员会E.中央银行隶属于某一商业银行

答案A,B,C,D解析

6.(2分)中央银行的资本有()种类型。

A.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B.资本部分为国家所有C.资本全部为民间所有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E.资本为多国共有

答案A,B,C,D,E解析

7.(2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A.集中存款准备金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D.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E.代理国库

答案A,C,D解析

8.(2分)以下,属于负债业务的创新的是()。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C.自动转账服务

D.货币市场存款账户E.协定账户

答案A,B,C,D,E解析

9.(2分)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A.出口信贷B.国际金融租赁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

D.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答案C,D,E解析

10.(2分)根据现代新的经济资源观点,一国经济资源总量主要由()类型的资源存量构成。

A.自然资源(包括地理区位)B.人力资源C.实物资本资源D.制度资源

E.金融资源和知识(产业科技和教育)资源

答案A,B,C,D,E解析

三、判断题

1.(2分)流动性越强的货币层次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

()

答案错解析

2.(2分)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回购协议、债券、基金、股票等。

()

答案错解析

3.(2分)一级市场是现有证券的交易市场,二级证券市场是新证券的发行市场。

()

答案错解析

4.(2分)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最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

答案错解析

5.(2分)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答案错解析

6.(2分)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

答案错解析

7.(2分)利率变动的趋势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循环影响,完全取决于政府的调控。

()

答案错解析

8.(2分)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答案错解析

9.(2分)隐蔽型通货膨胀没有物价的上涨,因此无法用指标来衡量。

()

答案错解析

10.(2分)金融机构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是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表现之一。

()

答案对

一、单选题

1.(3分)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A.匀速的B.非匀速C.逐渐提高D.减缓的

答案C解析

2.(3分)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A.匀速的B.非匀速C.逐渐提高D.减缓的

答案C解析

3.(3分)在经济生活中,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

A.一致的B.相反的C.毫无联系D.无法确定

答案A解析

4.(3分)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答案B解析

5.(3分)在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

A.英格兰银行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C.瑞典里克斯银行D.德意志联邦银行

答案C解析

6.(3分)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

答案B解析

7.(3分)下列金融工具的创新当中,不属于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的是()

A.自动转账制度(ATS)B.信用卡C.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D.回购协议

答案B解析

8.(3分)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B.差别利率C.实际利率D.公定利率

答案A解析

9.(3分)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答案D解析

10.(3分)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

A.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使用B.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

C.企业间的赊销活动D.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

答案D解析

11.(3分)以下,()不是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

A.同业存款B.应收账款C.存款D.借入款项

答案B解析

12.(3分)当利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益时()增加,当利率大于资本的边际效益时()增加。

A.证券投资、实物投资B.实物投资、证券投资C.消费、证券投资D.证券投资、消费

答案B解析

13.(3分)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D解析

14.(3分)货币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

答案A解析

15.(3分)金银复本位制包括三种货币制度,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答案A解析

16.(3分)下列有关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理论方面的分歧的论述,正确而且最本质的一点是()

A.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而凯恩斯学派否定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B.二者都承认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只是传导机制不同。

C.凯恩斯学派是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讨论问题,而货币学派完全是在进行货币供给方面的分析。

D.凯恩斯学派的传递机制主要是资产组合效应,而货币学派的传递机制是财富效应

答案B解析

17.(3分)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

A.统一利率B.浮动利率C.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D.国家政府

答案C解析

18.(3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下列()不属于负债创新。

A.NOW帐户B.ATS帐户C.CDs帐户D.票据便利发行。

答案D解析

19.(3分)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A.控制需求B.改善供给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案A解析

20.(3分)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

答案C解析

二、多选题

1.(2分)以下,()是通货紧缩的积极作用。

A.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

提高了货币购买力

B.有利于加速固定资产的更新.实现企业技术改造:

购置设备廉价

C.有助于对经济结构的强制性调整

D.有助于形成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主权意识”

E.有利于培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意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答案A,B,C,D,E解析

2.(2分)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A.恒久收入B.预期物价变动率C.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D.非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答案B,C,D解析

3.(2分)信用货币制度下,法偿性货币有()。

A.本位货币B.活期存款C.公债D.转账支票E.小额通货

答案A,E解析

4.(2分)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

A.宏观扩张政策B.宏观紧缩政策C.增加有效供给D.增加收入政策E.指数化方案

答案B,C,E解析

5.(2分)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

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生活费用指数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答案A,B,D,E解析

6.(2分)以下,属于负债业务的创新的是()。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C.自动转账服务

D.货币市场存款账户E.协定账户

答案A,B,C,D,E解析

7.(2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A.集中存款准备金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D.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E.代理国库

答案A,C,D解析

8.(2分)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A.出口信贷B.国际金融租赁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

D.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答案C,D,E解析

9.(2分)根据现代新的经济资源观点,一国经济资源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