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892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2.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

4.项目区农机化基础情况汇总表

5.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

6.项目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表

7.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8.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仪器设备购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9.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

10.****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申报农业投资储备项目汇总表

附图:

1.项目在****省的位置图

2.项目区在****县的位置图

3项目区规划图

4田间道路横断面图

5集雨窖(立)、剖面图

6.过涵平、断、剖面图

7.机库平面图

8.修理及备料间平面图

附件:

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2010年资产负债表

4.地方配套资金承诺证明

5.土地使用意向书

6.国有土地使用证

7.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灌溉用水技术平衡方案的评估报告

8.可研报告委托书

9.****县农技推广站相关技术人员荣誉

10.****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厅

1.1.3项目建设单位

****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1.1.4项目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

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业节本增效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关于编报2012年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特提出《****省****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5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区位于****县鸣皋镇、半坡乡两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

具体是:

鸣皋镇的曾湾村、渡口村、旧寨村、大桑坡村、鸣皋村、干河村,半坡乡的半坡村、李村、段庄村、孙村。

1.1.6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共涉及耕地2万亩。

1.1.7工艺技术方案

运用大中型推土机械对坡耕地进行平整治理,整治地埂地堰,栽植防护林,改善旱地作物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集雨窖(池)、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开挖衬砌引水渠道、减少沟渠流失;机耕深耕增厚蓄水土层、增施有机质,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作物抗旱新品种,减少和淘汰高耗水品种;发展抗旱农作物种类,研究推广农作物抗旱新品种等。

1.1.8项目建设内容

(1)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面积2万亩。

修建田间道路20公里、田间过路桥涵88个、大型集雨池(每个集雨窖(池)配套建设灌溉引水渠道750米,共建灌溉引水渠道6000米)8个、梯田平整加固6500亩、喷灌设备150台套、生物篱及防护林8000米、田间土壤改造130万方。

(2)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

购置农机具设备18台套、辅助配套设施120平方米、培训设备24台套、监测设备11台套。

1.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建设规模

万亩

2

2

产品方案

3

投资规模

万元

600

土建工程

万元

14.4

田间工程

万元

516.3

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

41.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万元

16

不可预见费

万元

12

4

资金筹措

万元

600

中央拨款资金

万元

400

地方配套资金

万元

200

5

新增建筑面积

平方米

120

6

建设期

2

1.1.10投资规模

总投资600万元。

其中:

旱作节水示范区投资516.30万元,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附属工程投资55.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万元,预备费12万元。

1.1.11资金来源

总投600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资金400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

1.1.12项目建设期限

2年,即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

1.1.1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到2014年,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降水利用效率提高0.15公斤/毫米·亩,在平均降水量690毫米条件下,亩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60公斤,2万亩每年可增产120万公斤。

辐射带动面积18万亩,降水利用效率提高0.1公斤/毫米·亩,平均每亩新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0公斤,每年可增产720万公斤,按1.8元/公斤计算,新增产值1296万元。

累计每年可增产840万公斤,新增产值约1512万元。

(2)社会效益

通过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可在稳定发展旱作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促进陡坡田退耕,使林果业、畜牧业、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此外,项目区农民和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法制意识将不断提高,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1.14运行管理模式

新增或完善的大型集雨窖(池)、桥涵等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使用权归项目区各村,工程管护和维修由各村承担,直接明确到人,每村固定3个专人,机耕路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

使用项目专款新增或完善的节水设施、农机具,建成后使用权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并承担管护和维修。

1.2结论与建议

1.2.1综合评价

“****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从****县实际出发,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项目实施单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良好的科技队伍,有先进的技术保证,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因此,****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理由与依据充分,具有投资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都已成熟、具备;项目建设规模、内容真实、可靠、可行;项目资金使用安排合理;项目建设运行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科学、可行;项目建成后的运作机制可行;项目运行中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2.2结论意见

该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建议本项目尽快获批实施。

1.2.3问题与建议

1、问题: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因自然灾害、物价上涨、设备调运安全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或不利因素。

2、建议:

①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统一的项目运作管理办法,以利于项目实施和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②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建立奖励机制,对单项、总项工程完成好的实行奖励。

③仪器设备购置由政府统一采购,以便降低价格或成本。

1.3编制依据

1、****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编报2012年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要求》;

2、农业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08-2015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4、项目单位对此项目的编制委托书;

5、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6、其它有关法规、规定等依据性文件。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

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业节本增效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约束,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县专门组织建设****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县位于豫西丘陵区的伊河中下游,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地貌呈“一山二川七分陵”分布。

全县辖6镇8乡1个产业区,392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非农业人口8万人,交通四通八达,南洛高速、二广高速及郑洛高速在我县交汇,焦枝铁路穿境而过,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增温快,夏热雨集中,秋爽降温骤,冬干风势猛。

年均气温15.1℃,降雨量588.8mm,日照时数2075.8小时,日照率52%,积温5307.1℃,无霜期212天。

区内土壤主要为褐土、潮土和水稻土,其中褐土占总面积的85%,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ph值在7.0左右,呈中性到微酸性。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县位于****南郊,交通便利。

农业人口61.6万,耕地91万亩,其中优质粮基地面积30万亩,而无公害农产品占3.1万亩。

农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耕作制度以一年二熟为主。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县作为一个农业旱作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又进一步加剧了旱作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抗旱能力下降,旱灾频发。

“十年九旱”是****县的基本气象特征,因此,保墒,立足抗旱、防旱仍是****县农业生产的关键。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可有效增强耕地蓄水抗旱能力,实现自然降水与灌溉水的综合利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旱作区农业独特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旱作区农业再上新台阶,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的实施,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问题,项目区将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把先进农业节水生产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并向周边地区辐射,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是发展适应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田间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终因资金缺乏等因素,部分工程老化失修,季节性缺水,灌溉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造成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不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示范基地,示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地表的覆盖面,增强土壤蓄水纳墒能力,减缓土壤水分蒸发,从而确保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天然降水。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起的“土壤水库”能调节天然降水,减少雨水径流和水土流失,满足了作物连续吸水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实施,进行节水改造,降低农业用水,增加项目区生态用水,保护和改善项目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由于****县农业属丘陵旱作区,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农业。

通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旱作区农业独特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旱作区农业再上新台阶,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3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县总土地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

加上土壤瘠薄,干旱频繁,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各种自然资源利用率也很差,致使产量低而不稳。

2.2.4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是缓解季节性缺水的需要

****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88.8mm,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夏季(6—8月)降水量达296.3mm,占全年降水量的45%;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只有33.6mm,只占全年的5.1%;春、秋两季降水量为148.6mm和180.5mm,分别占全年的22.5%和27.4%。

因降雨量年际差大,年内分布不均致使春播期、小麦灌浆期、夏播和秋作物旺盛生长期以及秋播等关键时刻,往往无雨或雨量甚少,即是在降雨量集中的夏季,也往往出现数月无雨,使秋作物减产或绝收。

由于雨量分布不均,常年均有不同程度干旱发生,其中以初夏旱最多,其次是春旱和伏旱,有时两旱相连,其危害就更严重了。

2.2.5水资源贫乏,水浇地面积少

****县地貌为“一山二川七分陵”,丘陵、旱作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0%,水资源较为贫乏,发展灌溉的条件有限。

项目区地处县域中部丘陵地区,此区断层纵横,沟谷交错,地下水埋藏深,还有部分村人畜用水较为困难。

2.2.6土地重用轻养,打乱了比较合理的传统耕作制度

由于片面地追求高产,盲目扩大复播指数和所谓高产作物面积,大量地压缩了养地作用大、抗旱能力强的豆类和花生。

在耕作制度上,是连作多,轮作少。

大秋作物多是红薯连作,玉米连作。

在一年两熟制中,大都是小麦—玉米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占总播面积的80%以上。

历史上的间、混、套种面积占总播面积的40%左右,现在减少很多。

复播指数达180%以上,使土地过度得到了开发利用,保水能力大大降低。

2.2.7有机肥使用量减少,造成土壤保水抗旱能力下降

****自然形成的土壤本身就比较瘠薄,加上近年来群众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基本上掠夺了土壤全部的有机质,虽竭力保持地力,但却只能获得低得可怜的产量。

群众极不注意积肥保肥,更没有把肥料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来抓,致使农业增产与地力瘠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大牲畜养殖下降很多,优质农家肥料大量减少,现有肥源也不能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比率只有10—15%,一些地方玉米秸秆就地烧掉,部分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肥料大量流失。

一些边远地甚至数十年根本没有施过有机肥,使土壤理化性状日趋变劣,土壤有机质含量日益下降,肥力每况愈下,如果使这种状况循环下去,后果将更为严重。

所以进行****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十分必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群众积极性高,建设愿望强烈

项目区的干部群众对缺水局面有切肤之痛,对节水灌溉乐于接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农民经济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自筹资金能力。

在项目选址过程中,我们对拟建项目区内的广大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所有抽查农户全部同意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把自己的承包地建设成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并且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建设欲望。

这些因素对项目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2有利的地理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南洛高速、二广郑洛高速在我县交汇,焦枝铁路穿境而过,为项目实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2.3.3有充足的土地、人力资源

****县国土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亩。

全县辖6镇8乡1个产业区,392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6万人,非农业人口8万人,可以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土地、人力资源保障。

2.3.4有良好的科技队伍,有先进的技术保证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职工3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以上职称13人、中级职称11人、技术人员8人。

****县从1976年已开始进行旱地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曾经实施国家和省、市级重大项目30余个,荣获国家和省、市科研奖20余个,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完全能组织管理好该项目的实施和运行。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下设旱地农业办公室、粮作办公室、经作办公室、土肥办公室和水肥实验检验室及培训办公室,为群众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初步形成了适应本地特点,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2.3.5项目符合国家粮食生产要求

多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出台了许多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其中一项就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

着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上,国家高度重视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抗旱节水措施,加快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由于****县农业生产以靠天为主,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极不稳定,因此进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第三章服务需求分析

3.1服务需求

粮食安全位居国家安全内容之首。

水是粮食生产命脉,由于水的特殊性质和独特作用,水安全在我国安全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更令人感到沉重的是,国内水资源污染的状况仍在继续,许多地方水质变化,水资源可利用量下降,区域性缺水问题已极为突出地显现出来。

粮食生产仍然是****水资源的利用大户,其用水量占到国民经济用水量的72%以上。

尽管如此,粮食生产却仍然进入了长期缺水时期,水资源更加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县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首先,从单位占有量看,粮食水资源占有量低下。

2011年,****县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1%,无灌溉保障面积(即缺水)占85.9%,由于季节性干旱、蓄水设施的少差、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更是紧缺。

其次,从发展趋势看,农业与非农业的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性中等城市的建设,工业的快速增长,非农用水量将会持续增长,与农争水的矛盾更加突出。

1987—2010年23年内,****农业用水总量比重由88%下降到68%。

可见,干旱缺水目前已经成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断定,发展节水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3.2服务能力分析

3.2.1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建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达到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别是为缺水的乡镇新农村建设步伐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助推器”。

3.2.2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年龄较大,不易接受和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更是一个难题。

如果在****县鸣皋镇、半坡乡两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不但可以解决当地青壮年劳动力短期外出打工的现象,更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技术的推广,解决他们长期外出打工的处境,留在家乡自谋出路,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3.3项目建设的技术需求

项目实施依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项目的各项指标和采用的集成技术坚持高效实用原则,更加有利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易于被生产者接受;各项技术适宜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转化率;各项技术坚持高效利用资源,强调保护环境,用养结合,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本项目成果在当地、全市乃至华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4.1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法人代表刘尚伟,农艺师,43岁,本科学历,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担负着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为:

(一)拟定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实施。

(二)拟定全县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提出全县有关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宗农产品流通、农村信贷、税收及农业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

(三)组织实施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四)提出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贯彻意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贯彻执行农业基本政策;负责指导全县农业承包合同签订与管理,指导、监督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五)研究提出全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规划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与大宗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及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参与组织实施及指导生产。

(六)制定全县农业科技、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组织协调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

(七)组织全县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能源的保护、监督和管理。

(八)引进繁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瓜果菜新品种,组织指导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近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全体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每年都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业务工作能力强,****县从1976年开始已进行旱地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

4.3人员及其构成

推广站现有职工3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以上职称12人、中级职称9人、技术人员8人。

4.4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上现有农技站、植保站、能源站、农经站、培训站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初步形成了适应本地特点,符合农业生产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网络。

近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十分重视项目建设和农业科技攻关研究工作,每年承担的国家和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十余个,荣获国家和省、市项目奖10余项。

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旱地农业组装配套技术”、“种子工程”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强化农民科技培训与生产技术指导,加大技术推广与服务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站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完全能组织管理好该项目的实施和运行。

4.5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农技推广站现有800平方米办公楼一座,具有土肥化验、新技术实验等各种实验室220平方米,检验检测仪器设备40余台套。

现有仪器设备见表6-1:

4.6资产与财务状况

****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财政拨给事业经费为主要收入,每年县财政拨款为50.9元,支出49.03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