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517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语言学概论.docx

应用语言学概论

应用语言学概论

一、绪论

语言应用研究的意义

应用语言学学科建立前的情况

提出:

19世纪末,波兰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

独立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法国召开与国际应用语言学会的成立。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创刊,1995年首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举行与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的筹建。

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1、1898年马建忠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就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书。

2、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我国的传统语文学进入语言学阶段,主要就是我国传统语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3、传统语文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语言文字学始于章炳麟,她的《文始》就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本有理论有系统的语源学著作。

她为“语言文字学”定名,提出语言文字发生发展的理论,汉语与汉字形、音、义结合的理论,语言文字进化、统一的理论。

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

1、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我国语言学进入现代语言学,或从传统语文学进入语言学。

2、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就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

可概括为三个运动:

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大众语运动、国语运动

3、新中国成立初到实行改革开放(1949——1978《中国语文》复刊),主要围绕语文知识大普及开展的。

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到现在的情况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就是:

1984年9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

1984年前后的背景,一就是语言文字工作决策要进一步科学化;二就是语言科学研究要进一步为国家建设服务;三就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要进一步发展。

《语言文字应用》创刊后,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界有了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阵地。

《中国人民共与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其颁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走上法制的轨道。

应用语言学学科的任务与本课程的目的

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三个背景决定了我国应用语言学学科的任务,即:

1、解决语言应用各方面的实际问题;2、解决决策问题;3、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总体来瞧,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四大块:

语言教学、语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广义的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

应用语言学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其次就是语言以及语言应用的理论的研究;再次要关注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有学科建设例如队伍的培养等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同它的性质有关,一就是基础课,二就是包含许多基础理论。

 

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与范围

应用语言学的定义

狭义:

特指第二语言教学

广义:

应用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本体与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就是研究本体与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的动态变化的规律行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语言学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本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就是本体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融合与提升)

属于本体语言学理论的基础部分就是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分为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与应用语言学技术理论。

○应用语言学同本体语言学有分工又有联系;应用语言学就是交叉学科,研究的就是语言本体与本体语言学同应用方面交叉的部分。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主要指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学科门类方面,现在通行的就是分四大块。

1、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本体与本体语言学同社会的关系;2、语言规划;3、语言教学;4、语言本体与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如计算语言学。

第二个方面就是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就是开放的,尤其就是各个部分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领域,如心里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风格学、实验语言学、儿童语言学、人名学、地名学、体态语言学翻译学、侦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词典学、统计语言学。

广义的社会语言学

定义:

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主要以语言系统作为分析基础的称做社会语言学,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现代社会语言学的特点:

在统一的理论、对研究对象与目的的统一认识、统一概念体系与共同研究程序基础上的结合。

它就是一门注重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意义:

社会语言学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在理论方面主要表现在:

1、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对语言提出了一种更为细致的同时有更为有用的概念;2、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数量化的概念;3、在历时与共时之间提出了一个中间概念,把稳定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

实践方面的价值:

1、为制定语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与资料;3、有助于认识社会文化与历史。

应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归纳为三点:

1、研究语言的变化;2、研究社会中的语言问题;3、研究人们怎样在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社会、不同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异。

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各种社会因素(语言集团的各个阶层)对语言结构及其历史演变的影响。

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要比较分析各种语言活动、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发生在各种特定语境里语言所完成的各种不同的功能。

广义的社会语言学主要应该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语言文明、语言修养、语言风格、作家作品语言、文化语言学、语言交际、口语、新闻语言、语言传播、播音学、广告语言、法律语言、新词语、网络语言等。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就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了管理社会语言生活而进行的各种工作,它包括语言地位规划与语言本体规划两大部分,大体上分三个层面的内容:

1、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2、确定与制订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标准、法规规章;3、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语言规划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共同语的确立与推广,民族共同语的规范与完整,语言选择,语言协调,语言调查,科学术语的统一与标准化,文字的创制与改革等。

在我国,由政府支持进行的推广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以及正在进行的语文标准化就就是这类工作。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通常就是某种语言政策的体现,语言政策反映国家与社会团体对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

在语言规划问题上,政策问题无处不在。

比如,国家推广普通话不就是废止或者消灭方言,推行简化汉字也不就是废止繁体汉字。

语言文字立法也就是语言规划的一种体现,如《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政府对语言的管理与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就是官方语言的选择,外语教育的语言选择,还有标准化问题(术语)。

语言规划应遵循原则:

科学性、稳妥性、适用性、动态性。

概言之,语言规划必须尊重并且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

我国语言规划在现阶段的目标就是:

1、消除信息交流与人际、人机沟通中的语言障碍,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提高交际效率,使语言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2、促进语言自身的健康发展;3、增强民族的团结,巩固国家的统一。

语言教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就就是指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指本族语与外族语的教育与学习。

其中本族语学习包括儿童语言习得与学习,外族语学习则就是指本族语语言能力的扩大。

此外,语言教学还包括双语教学与多语教学的内容。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听说法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要学会一种语言,必须进行强化刺激、反复刺激,才能产生深刻2,达到记住并运用的行为,这就就是听说法的由来。

注重句法结构的描述与句型研究,听说法的核心就是听说领先。

生成语法与认知教学法:

生成语法提出了“语言能力”与“语言应用”两个概念。

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教学法

计算机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研究与处理自然语言的新兴学科,狭义的计算语言学指的就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计算模型,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的学科。

广义的计算语言学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包括利用计算机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各种定量化与精密化的研究。

总而言之,计算语言学都就是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机器翻译一直就是计算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搞好自动翻译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既要搞好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又要搞好语言理论的研究,尤其就是语言处理理论的研究。

1966年后,人们开始转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与语用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并尝试着让计算机来理解自然语言。

就理论研究来瞧,计算机语言学还可以分为计算语言学、计算词汇学、计算语言学、计算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

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概说

方法与方法论:

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应用为研究对象,所采用的方法自然也就会有别于以语言自身为对象的本体研究。

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就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学研究中的“三个充分”,应用语言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

讲究方法就是为了方便有效地解决应用语言学的有关问题,不就是为方法而方法。

一个重要的方法与方法论往往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或者说,重要的语言学流派都以它的方法与方法论作为重要的支柱,如历史比较的方法跟历史比较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性质:

实践性、多样性、综合性、创造性与灵活性

调查与比较

调查:

收集材料就是很重要的,在进行调查时必须注重第一手资料,还要不断充实新的资料,往往新的思想便在新材料中闪现出来。

收集材料的三种方法:

访谈法(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谈话的方法;念词表句子语段、提问、测验、座谈会)、观察法(隐蔽+参与;自然状态下进行,材料真实)、问卷法(书面形式、大规模)

比较:

根本性研究方法。

分两类:

事实比较(比附;明显描写性)、理论性比较(宏观与微观)

将不同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历史比较法、对比分析法

比较研究的就是它的联系、区别,共性及个性。

比较要公平。

先要确定比较的范围、比较的基点、比较的目的与比较的方法。

还要注意避免无效比较与低效比较。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

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即对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联系进行概括。

定量研究:

通过量化,即利用数量、频率、比例的统计等来说明各种事实。

抽样:

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观察。

抽样程序要注意:

对样本的总体作出定义、样本的代表性、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样本应有足够的数量。

适应现场观察的抽样方法大致有:

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特别个案。

非随机抽样:

包括偶然抽样、雪球抽样、判断抽样;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

统计:

百分比统计法、标准记分法

实验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人们可以创造出一个认为的环境,引入可控制的变量,进行一些操作,观察记录它的变化与结果并加以解释或推断,这就就是实验的方法。

试验方法的特点:

系统性、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可重复性

实验方法的要求:

1、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要事先确定实验对象,同时要尊重实验对象;要对参加实验的人进行培训;要事先设计好实验方案。

实验环节:

设计、实施、解释

预测法

预测的两个基本原则:

连贯原则、类推原则预测方法:

外推法、专家意见征询法、模拟法

 

四、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交际理论

交际理论的基本思想、目标、地位:

交际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与目的,就是决定语言现象的根本条件。

交际就是语言的本质,这就是交际理论的基本思想;应该为语言交际而研究语言,这就是理论交际的研究目标,交际理论就是应用语言学理论的总纲。

交际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交际能力就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2、在多样的语言交际中实践语言交际能力;3、应该以交际值(交际到位的程度)作为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4、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不就是一次性完成的,表现在语言素质就是有层次的与语言的时代性两个方面;5、要重视创新

动态理论

基本思想:

运动就是绝对的,包括语言。

交际就是一种活动,语言存在于语言交际活动之中。

因此,语言也就是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实上,为了沟通方便,人类的交际形式必然发生,这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

另一方面,物体运动的速度就是不同的。

物体运动速度相对比较慢的叫稳态,运动速度相对比较快的叫动态。

或者说稳态就是动态里的一种状态。

动态就是语言的本质。

基本内容:

动态理论主张用动态的眼光瞧待语言、语言应用与语言研究。

大体上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语言动态性的认识。

语言的动态就是语言的主导方面,静态只就是运动速度相对平衡时的一种存在形式。

语言的运动就是有规律的,语言在其运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主要有三种:

1、吸收,主要就是新词的出现;2、隐退或消亡,以新词语的隐退为例;3、中与,所为中与就是在吸收的过程中再加以改造以及开始时人们不认可后来又认可的成分。

(二)对语言认识的动态性。

应用语言学要研究解决应用中的问题。

从实践到理论就是动态,从理论到实践也就是动态,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当然更就是动态。

对语言的认识既就是实践性活动,也就是理论性活动。

近百年来,中国语言文字工作有三次大的“进”,两次大的“退”。

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动力、基础就是应用。

(三)语言研究要动稳结合。

语言的自我调节就是为了适应人们交际、思维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就是不断产生新的语言要素;一就是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使得整个语言体系不被毁坏。

另一方面,无论就是动态的研究还就是稳态的研究,都要为动态的交际服务。

(四)意义p103

中介理论

现代应用语言学理论把语言中的中间状态称为中介现象,正确认识语言的中介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语言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可以称为中介理论。

中介理论认为,语言与其她现象一样,存在着中间状态。

中介理论与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就是社会对语言的有意识的干预。

规范度的提出对语言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介理论,语言规范就是有层次的,不规范也就是有层次的。

规范的层次不同,要求也就不同。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可以分阶段提出规范的要求。

用中介理论来观察语言应用,符合语言应用的规律,因此也就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积极性。

推普说明中介理论的重要作用:

在标准的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有很大的过渡地带存在,被称之为方言普通话或地方普通话。

中介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

中介语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塞林格于1972年提出。

我国中介语的概念义多用狭义的,即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标语,而就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标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主要特点;系统性、动态性(不断改变与完善)、顽固性(孔拉德现象、基辛格现象,类化石化)、能动性(转用、规则泛化、结构回避)

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

把两张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目的就是由此找出目标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对比分析的基础就是描写,主要采用结构主义理论;2、错误分析:

主要做法就是将常见错误搜集起来,从语言结构的角度进行归纳分类,以便教学安排或为课程的补习提供依据。

层次理论

层次理论指的就是语言就是分层次的。

层次就是语言运动的时空与方式,这个结构的底层比较稳定,越往上越活跃。

底层的能产性大,上部的比较能反映全息。

人的层次与语言层次的关系:

1、不同层次的语言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2、不同层次的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语言分比较稳定的内核与比较活跃的外层以及中介物;3、不同层次的人的主题语言在客体语言里处于不同的层次。

(创造能力就是最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潜显理论

显,就是指显现在表层的、现实的状态;潜,指的就是潜藏在深层的状态。

所谓显现语言就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使用的部分;潜在语言指的就是按照语言的规则所形成的一切可能形式的综合,但就是它们还没有被这个语言社团所利用与开发。

潜显理论强调语言的动态本质。

其核心内容就是:

显性语言潜性化与潜性语言显性化就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形式,潜性语言的大量存在,使语言具备自我调节功能。

语言不仅有潜与显两个方面,还有“初显”“显现”“隐退”与“占位”等具体情况。

学术意义:

语言潜显理论注重语言的社会性质与交际功能,可能带来语言研究视野的扩大与语言学理论系统的进一步充实;语言潜显理论对于更新语言研究方法,增强语言学的解释能力,提高语言学的科学品位可能具有一定的启发。

实践意义:

随着对显性语言潜性化与潜性语言显性化这一语言发展基本形式的揭示,人们意识到有可能对语言的走向与趋势做出预测。

人文性理论

涵义:

语言的人文性就是指语言在发展变化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性。

语言的人文性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1、语言在文化中的反映,主要指可以通过文化背景或文化现象来考察语言的一些特点或变化规律;2、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指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总就是不断给语言施加影响并不时留下痕迹,使我们能够通过语言的发展历程瞧到文化的变化轨迹;3、在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的反映,即二者即使在形式上有差异,本质与规律仍就是相同。

中国古代训诂学四大名著:

《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

我国现代语言学家中最早探讨语言人文性的就是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语言人文性中的“文化”主要指对语言起约束或促进作用的那些制度、规则以及保持并反映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差异性的特质或特征。

研究视角与内容:

视角主要还就是站在文化语言学现有的成果基础上。

语言的人文性问题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

一、文化环境中的语言现象,主要指受文化影响甚至制约而表现出的语言发展、变化情况,主要有:

1、文化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文化对语法、语音、语用的影响;2、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原始文化对语言发生的影响,文化对语言地域变化与语言的社会变化的影响;3、文化对语言接触与融合的影响:

文化背景决定双语双方言现象,文化对跨文化语言教学、习得的影响;4、文化对文字的影响二、语言环境中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语言对文化结构层次的反映、对文化发展的反映(文字、语言的分化融合、专门用语对文化的反映与语言对文化传播交流的反映。

研究语言人文性的方法论与方法:

语言人文性研究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去研究处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关系中的人,也通过后者去研究前者。

方法论思想:

辩证法思想、系统论思想、发展的思想方法:

科学的、人文科学的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解释与描写并重

五、中国的应用语言学

推广普通话

历史概说:

人们为了相互交际,要求不仅有一种通用的书面语,还要有一种共同的口头语言。

北京长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语音逐渐共同语的标准语音。

辛亥革命前后,“普通话”这个名称出现,成了汉民族共同语的代称。

书面语:

文言--------变文———平话(白话小说)

新中国成了后的推广普通话: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

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推普意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通话;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严重受破坏阶段4、第四阶段——恢复阶段。

宪法19条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把推广普通话工作、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5、第五阶段——再发展阶段。

开设教师口语课程(国家教委发布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与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刘照熊主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从1998年,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总的情况的基本估算;要处理好民族语言、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还就是要从学校抓起;要重视普通话能力的培养(过关的一个标志大概就是:

更加习惯于用普通话来进行口头表达与思维)。

现代汉语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汉语规范:

1、第一阶段——宣传、准备与积极学习阶段。

很多人从语文水平很低要很快过渡到作报告、写文件,甚至于搞创作,语言使用混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及时纠正。

2、第二阶段——确立标准与大力推广阶段。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讨论主题“要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得这全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减少它的分歧,增加它的统一性。

”重要社论《为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重要性在于:

1)现了学术性;2)体现了政策性:

语言的规范必须寄托在有形的东西上,这首先就是一切作品;电台广播员、电影与话剧演员也就是语言规范的宣传家;还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3)体现了务实性:

普通话的审音工作,现代汉语辞书的编撰,汉语的整理与简化。

3、第三阶段——破坏与缓慢前进。

4、第四阶段——从徊、思考到恢复与发展的阶段,《中国语文》复刊。

5、第五阶段——从整理到理论收获阶段。

1986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时期。

在全国范围内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与公共场合的交际用语的工作目标;逐步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简化字总表》《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的若干重要见解:

交际值就是衡量规范的原则;规范主要就是引导,规范也就是服务(规范工作怎么做:

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规范着真正深入人民大众,深入人民大众的语言生活,先做人民大众的学生,然后一边继续做学生一边做先生。

要为不同层次的人们服务,要为人们长期的、短期的、简单的、复杂的多种需要服务。

要尽可能地为最大多数的人服务。

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虚心、耐心、谨慎。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批评一些规范的甚至就是很好的语言现象。

);发展与推荐好的新的语言现象更重要;语言中有大量的中介状态;规范应该区分层次性;前瞻跟踪就是重要的规范观。

中国的语言教学

◊语文教学:

(涵义)语文教学在这里主要指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的语就是指语言,语言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教育。

语言的属性:

语言的自然获得性与依赖学习性;语言的系统性、规则性与非系统、非规则性;语言的工具性与交际性;语言的归约性与可塑性。

除了语言自身属性的影响外,语言教育还会受到诸如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就是巨大的。

语言教学包括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使用教学等内容。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1、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2、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四步教法”3、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法”;4、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1、问题教学模式,最大特点从教学要求出发,敢于对教材进行取舍与重新组合,精简教学过程与环节,适度增加教学容量;2、“大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3、整体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材、教法;4、情感陶冶教学模式,特点就是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高超的艺术性;5、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言知识教育就是要使有关人员对所学的语言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教学,小学课本就是按“以文带字”的原则编排,其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法就是实验措施较系统,实验范围广、研究较深、影响大、综合效果显著的识字法。

◊对外汉语教学:

(性质)既就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就是一种外语教学;(三大特点)有专门的学科理论;有不同于其她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独特的教学法;有它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基础理论:

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与一般教育理论;教学理论:

包括性质、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研究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词汇与语法为中心,采用的就是综合法;70年代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对教学法与课程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