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2457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堰施工方案.docx

《围堰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堰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堰施工方案.docx

围堰施工方案

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Ⅲ标段

围堰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兰州市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嘉峪关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

围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嘉峪关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2.《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第三标段》施工图纸

3.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及环境

二、工程概况

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Ⅲ标段桥梁设计起点K1+983.460,终点K2+196.540,全桥长213.08m,桥梁横断面宽38m,即:

2.5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2m(设施带)+11m(车行道)+1m(中央分隔带)+11m(车行道)+2m(设施带)+3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

该桥为城市主干道(Ⅱ级),设计车速为50km/h,双向六车道,设计荷载标准为:

汽车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

桥型采用2×22.5m+32.5m+50m+32.5m+×22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共设置三联。

全桥按分离式两幅桥型截面设计。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墙式墩。

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截面。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设10根桩,桩直径为1.2m,桩长为15m,桥台采用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

全桥桥面铺装采用厚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现浇梁顶设8cmc40混凝土调平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17cm。

三、工程地质情况

桥位处地层较为简单,桥位处均为大厚度卵石层。

卵石为青灰色,一般粒径8~15cm,最大粒径50cm左右,常见为漂石,粒径大于2cm的骨架颗粒含量基本均大于总质量的70%,成分以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等硬质岩石为主。

颗粒间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圆状,骨架颗粒间以中粗砂充填,充填饱满。

稍湿-湿、中密-密实。

本层层面埋深为0.0~2.5m,层面标高1618.30~1635.16m,最大揭露厚度20.8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卵石层厚度大于200m,为巨厚层。

根据嘉峪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桥梁沿线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00m。

沿线主要为戈壁地貌,卵石层的含水率大多小于3%,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

二、水文情况

本桥位于讨赖河二号桥下游约3.5km的河段,该段河道河槽宽浅、河滩密布、主流摆动,是洪水泛滥的重灾区。

讨赖河渠首曾设有嘉峪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7095km2,河道径流长252km,河道平均纵坡13.5‰。

规划河道宽约210m。

历史洪水调查值以整编刊印的《甘肃省洪水调查资料》为依据,调查了解到冰沟站自1903年以来较大洪水发生达8次,其中1937年发生的洪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峰流量达到1420m3/s,相当于百年一遇。

在正常汛期最大洪水流量为300m3/s。

讨赖河河道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

1119m3/s,对应水位约为H1%=1620.6m。

四、施工部署

根据该工程特点及现场地理环境,先施工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台)计划于2012年6月15日汛期来临之前将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台)施工完成,后施工第一联北引桥(0#桥台~2#桥墩)。

由于现河道内有小量水流,约为30m3/s左右。

为确保桥梁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墩)施工期间的安全。

在2#桥墩~4#桥墩、5#桥墩~7#桥墩设置混凝土围堰,4#桥墩~5#桥墩之间浇筑四道条形基础,在条形基础上放置工字钢,支设脚手架进行主桥箱梁的施工。

河道内水流通过4#桥墩~5#桥墩顺流,如遇较大水流时可通过中隔墙从0#桥台~2#桥墩之间水流,能够确保第二联主桥和第三联南引桥施工期间的安全。

待第二联主桥和第三联南引桥施工完后,开始施工第一联北引桥。

1、施工准备施工前做好施工测量、料场设置、机械设备、劳动力等其他准备工作。

2、围堰及条形基础平面布置

围堰采用C20混凝土挡墙,挡墙采用梯形截面,挡墙上口宽0.5m,下口

宽1.3m。

主桥围堰挡墙墙身高度为1.5m。

南侧引桥围堰墙身高度为2.5m

基础均为矩形断面,宽度为1.5m,高度为1.5m。

条形基础为C20混凝土,墙身采用梯形截面,上口宽0.6m,下口宽1.0m,高度为3.0m。

基础宽为1.5m,高为2.0m。

(后附施工平面图)

3、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于2011年9月5日至2012年6月15日完成桥梁工程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台)的施工。

具体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4、劳动力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工期,我司在长期在册的专业施工队伍中,优选出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组织规范的道路施工专业队伍,投入到工程施工中。

保证所有技术工人均接受过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具体劳动力计划详见劳动力计划及用工平衡图。

劳动力计划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2011年9月10日至2012年6月15日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30

260

280

测量员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化验员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电工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架子工

10

20

20

15

5

5

5

10

15

20

20

20

15

木工

15

20

20

10

3

3

3

10

15

15

15

15

5

钢筋工

18

20

20

10

5

5

5

10

12

15

20

20

10

混凝土工

15

25

25

20

2

2

2

5

10

15

15

15

10

起重工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普工

50

90

90

80

10

10

10

40

80

80

90

90

80

合计

117

184

184

174

39

39

39

84

141

154

169

169

129

4、围堰体计算:

围堰底地基承载力:

800KPa

堰体对堰底的压力:

P=γ*h

式中γ堰体的重度(KN/m3)本工程取118.17

h堰体的高度(m)本工程取2.5

代入计算得:

P=295.42<800KPa

5、水对堰体的作用:

ES=γh

=10*2.5=25KPa

PS=γhh/2=10*2.5*2.5/2=31.25m

合力点至桩底的距离:

ls=(h/3)+3.35=4.1mMs=Ps*Ls=31.25*4.1=128.25KN/m

Mg=lhy*1.0*γ/2=1.5*2.5*1*118.17/2=221.57KN/m

K=221.57/128.25=1.72,安全

6、挡墙基础的开挖

基础采用1.0m挖掘机施工,机械开挖至基础底标高后采用打夯机打实基础。

7、模板支设

(1)模板为加工的定型钢模板,模板平直、清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安装模板应拼装严密,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不发生走模和漏浆现象,并保持构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不得任意放宽和缩小尺寸。

(3)模板安装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

(4)所有模板安装不得与各种脚手架等相连接。

(5)、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8、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及积水,模板如有缝隙,要填塞严密。

混凝土为C20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50~180mm,到达现场后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运送混凝土须与施工进度相适应,以保证从搅拌混凝土到灌注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

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层浇筑厚度30cm,逐层浇筑,且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五、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2、组织机构人员项目经理:

王峰项目执行经理:

董雄舰技术负责人:

宋宝平技术员:

张正文

施工员:

张照红

质检员:

金银霞

实验员:

何桂珍

安全员:

张正龙

测量员:

李繁新

材料员:

赵金义

六、安全保障措施

1、防汛安全措施

(1)、防汛期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工地各施工队负责人及管理人手机24小时开机。

(2)、汛期施工时,施工现场周围做好排水,保证排水畅通。

(3)、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停止现场所有施工,紧急将现场施工人员集合。

进行现场围堰的加固和施工现场材料的转移。

2、模板工程的安全措施

⑴支设模板立模板与支模操作时,应按工序安装和铺设,支撑不得使用腐蚀、干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要平整,并加垫土垫实,木楔要钉实,并用横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支模时的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支撑、脚手架或其它不稳固的物体上,在浇砼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如有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整修,防止塌模伤人。

模板和拉杆没有固定前,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禁止人员利用拉杆攀登上下。

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在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不准向上向下抛掷工具或物品。

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钉牢。

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完后盖好,并注意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材料

⑵拆模

拆除模板应待施工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强度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并应按结构程序分段实行控制拆模作业,不得将顶撑全部拆除。

高处复杂性结构模板的拆除应先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方可作业。

拆除模板应用长撬棍,并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在拆除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拆模人员应站在合适位置,外拉支撑,防止模板全部掉下伤人。

高处拆模时,操作人员应带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加以捆绑,不准随意乱抛,如有预留洞口应随时盖好或设安全网。

拆下的模板应随时清理运走,如不能运走时,要集中堆放,防止碰撞钉角伤人。

3、浇捣工程的安全措施

浇捣前检查插头振、电线、开关等是否有效。

插入振使用者,在操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停机后,要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雨天进行作业时,必须将振捣器加以遮盖,避免雨水浸入电机,导电伤人。

电气设备的安全、拆修必须由电工负责,其它人员一律不准乱动。

振动器不准在初凝砼、道路和干硬的地方试振。

搬移振动器时,应切断电源后进行。

电源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各种振动器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基础上,还应安设漏电保护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