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785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安置工程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附图:

挖土(总)-001、挖土-001~008

进度计划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基坑支护及挖土施工专项方案依据以下文件及现场条件编制而成;

1、**众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图纸;

2、《泗汇江小区十一期安置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建设方提供的周边环境资料;

3、**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8、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二、编制说明

本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论证过程中专家所提出的问题已在本专项施工方案中加以完善和修改。

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本工程基坑采用排桩+支撑的结构,坑内采用双层砼内支撑体系,确保工程土方开挖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一、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泗汇江小区十一期安置房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众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华汇岩土勘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欣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镜湖新区凤林西路以南、中兴北路以西,拟建建筑物为住宅楼及附属用房、传达室、配套用房及配电房,总建筑面积约11375.32m²。

场地设有2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为10.7m。

1#、3#楼为12层,建筑高度分别为39.1m、37.7m,2#、4#、5#楼为24层,建筑高度为72.5m,框剪结构。

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9.80m,地下室-2F层板面标高为-5.75m。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标高)6.000m。

该工程地下室呈长方型,东西最长约为273m,南北最长约为107m,自然地面标高为-0.60m,基坑开挖深度为10.1m。

其中电梯井开挖深度为-12.6m,形成坑中坑。

该区域支护采用高压旋喷桩,局部为支护桩。

三、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层情况如下:

地质情况介绍:

1层、杂填土

色杂,松散、松软,主要为粉质粘土、碎石、块石及建筑垃圾组成。

为新近回填,均有分布,局部较厚,层厚0.80~2.80m。

2层,粉质粘土

灰黄、黄灰色,软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该层均有分布,层厚0.70~2.60m,层顶埋深0.80~2.80m。

3层,淤泥质粘土

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或淤泥,灰色,流塑,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3~5%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

该层分布均匀,层厚1.18~16.50m,层顶埋深1.90~4.20m。

4层,粉质粘土

灰黄色,软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具褐色铁锰质浸染。

均有分布,层厚0.90~5.70m,层顶埋深14.20~19.80m。

5层:

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局部软可塑。

含少量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该层均有分布。

层厚11.20~17.50m,层顶埋深17.50~25.50m。

6层:

粉质粘土

灰绿色,青灰色,硬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具铁锰质浸染。

该层均有分布,层厚1.60~6.30m,层顶埋深32.00~37.30m。

四、施工现场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市镜湖新区凤林西路以南、中兴北路以西,隶属于萧绍滨海相沉积平原地貌单元。

场地原为农地,地势平坦,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标高)6.000m,东侧为已建寺庙,北侧为在建工地,南侧西侧为多层住宅。

经过勘察,本场地周边无重要管线。

五、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本工程开挖范围内以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土质情况一般,且周边环境相对要求较高,故采用以下支护形式:

基坑采用支护桩+高压旋喷桩,电梯井周围采用高压旋喷桩,内侧设置两层砼内支撑梁体系

考虑到场地因素,先进行支护桩的施工,再进行砼内支撑体系施工。

具体围护设计方案如下:

基坑:

1-1剖(北侧入口处)

自然地面至-2.10m采用自然放坡,坡度1:

1,边坡素喷射砼,平台宽度1m(离压顶梁边距离),设置支护桩,有效桩长18m(底板垫层底以下深度),采用Φ1000@1200,长度为26.5m。

外侧为高压旋喷桩,桩直径为600mm。

2-2剖(南侧及北侧)

同1-1剖面设置。

3-3剖(东西南北角)

同1-1剖面设置。

4-4剖(东南角及东北角)

同1-1剖设置。

5-5剖(东侧中间区域)

同1-1剖设置。

6-6剖(西侧及南侧中间区域)

同1-1剖设置。

7-7剖(西北角电梯井外侧)

同1-1剖设置。

8-8剖(西北角电梯井处)

自然地面至-2.10m采用240砖砌挡墙,边坡素喷射砼,平台宽度2.5m(离压顶梁边距离),内侧设置双排支护桩,有效桩长4m(底板垫层底以下深度),采用Φ600@900(2700),长度为14m。

支护桩内侧并设置4排高压旋喷桩,采用Φ600,长度为8m。

高差部位(坑中坑及集水井)

坑内高差部位采用支护桩+高压旋喷桩的支护形式。

六、工程特点

1、本工程原场地较为平坦,基坑较深、面积较小,地下室为二层。

支护体系较为复杂。

地下室工程桩采用支护桩+高压旋喷桩,同时工期较紧等特点,组织施工时要针对这些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精心安排工作面,采用多机组、多层段、多班次立体交叉流水作业,做到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做好各工种、各工序的配合,保持多机组连续作业,确保安期全部完成围护和土方开挖,体现机械化施工高效率、高速度。

2、预计开挖期为5月份春夏季,梅雨、台风季节,雨水量较多,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基坑排水工作,及时做好基坑监测工作,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注浆设备、砂石料、斜撑钢管等,以备应急抢险。

3、基础底板开挖深度为10.1m(按地下室底板垫层底考虑),其中电梯井开挖与周边坑内最大高差为2.5m形成坑中坑。

 

第三章基坑支护及土方挖掘

本工程平面面积约为9700平方,开挖深度9.5m,土方量估算约为94000m³。

一、准备工作

1、土方开挖前,建筑物定位桩须经甲方及监理单位核验后方可动工;

2、土方工程开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及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口的灰线;

3、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的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以保护;

4、在土方开挖期间安排二位测量员不间断地对基坑土方标高控制、轴线引至底板。

5、临时运土通道设置

根据本工程基坑围护要求,在开挖前,先采用挖掘机在基坑内中间用塘碴铺设宽约8m,厚约0.5m的汽车临时通道,坑内设置一条通道(详见平面图),使土方由进入基坑的汽车装车外运。

6、坡道、通道设置

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基坑出土口均设置在北侧,基坑内由东西两边向中间运土,通过场内中间施工道路往北上运出场外。

出土口位置按照不大于1:

5进行留坡设置,上铺不小于500mm塘渣回填压实,土质较差情况下可增铺钢板或路基箱。

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本工程支护桩采用Φ600~800@1050~1200桩,桩身混凝土为C30,有效桩长根据各支护面确定,桩顶标高为-2.60m,配筋详见桩配筋。

(1)、施工机械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安排GPS-10型钻机5台(暂定)。

(2)、围护桩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样

埋设护筒

技术复核

验收孔位

钻机对中就位

钻进成孔

泥浆外运

成孔完毕一次清孔

测定泥浆指标

初测沉碴,起钻

钢筋笼制作

下设钢筋笼

验收焊接质量

钢筋笼焊接

下导管

导管检验

二次清孔,复测沉碴

安放隔水层

砼拌制

砼灌注

砼试块制作

灌注完毕,移位

导管清洗

施工资料汇总

 

(3)、围护桩的施工要点:

a、桩位放样

桩位测量放线,应与设计提供的桩位平面图一致。

并要有放线控制点(坐标、高程)放线的拨角和距离,检验校核数据,桩位(坐标、高程)及其编号,可利用设计提供的桩位图上注明各桩编号、位置和打桩顺序。

桩位偏差:

不超过50mm。

钻孔桩桩身进入压顶梁内50。

b、护筒制作及埋设

护筒用厚4mm的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埋设过程中护筒顶端高出地面20cm左右,并应保护孔内泥浆面高同地下水位1m以上或不低于自然地坪,防止孔壁坍孔。

c、泥浆制备和使用

根据我公司在**施工经验,本工程无须加入外备土,即可循环使用,能满足规范要求,造孔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的技术指标,其随地层地质条件而异。

为确保泥浆的正常循环畅通。

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条例定点进行排放,并办理有关手续。

d、钻孔

根据围护设计深度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造孔。

成孔至设计孔深后,经由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和我公司质检人员,对成孔深度进行检查,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当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孔验收,填写终孔验收合格证。

e、清孔

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在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围护桩沉渣单排桩不大于200mm)。

f、钢筋笼制作安放

采取分段制作,逐拼接沉放,其接头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d。

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应小于主筋总数的50%,接头间的竖向间距应大于500mm。

焊条采用与主体钢材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单,每节钢筋的保护垫块或定位环,不得少于两组,每组不少于3个,在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对称布置,相邻组应交错放置,保护垫块厚度不小于30mm。

在安装过程中,应垂直起吊,对正孔位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g、砼灌注

钢筋笼吊装完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采用直升导管灌注法,桩身混凝土灌注充盈数宜大于1.1,桩身混凝土灌注标高应高于设计的桩顶,超灌长度不小于500mm。

同时按照见证取样要求,做好砼试块取样工作。

砼塌落度控制在150~200mm。

H、相邻围护桩的施工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4小时,防止塌孔。

2、压顶梁及内支撑梁的施工

基坑在标高-2.10m位置第一道支撑平面图设置压顶梁WL1(1400×900mm)与支护桩桩顶连接,支护桩锚出压顶梁高度不小于500mm。

压顶梁WL1(1400×700mm),与钻孔支护桩主筋焊接,主筋锚入压顶梁内长度为50mm,桩锚筋长度不小于30D。

压顶梁位置设置内支撑梁,内支撑梁截面为900×900mm、800×900mm。

在标高-7.4m位置第二道支撑平面图设置压顶梁WL1(1400×1000mm)与支护桩桩顶连接,支护桩锚出压顶梁高度不小于500mm。

压顶梁WL1(1400×700mm),与钻孔支护桩主筋焊接,主筋锚入压顶梁内长度为50mm,桩锚筋长度不小于30D。

压顶梁截面尺寸、具体配筋详见围护设计。

在压顶梁位置设置内支撑梁,内支撑梁截面为900×1000mm、800×1000mm。

(1)、施工程序:

土方挖至压顶梁(第一道内支撑)底标高→凿围护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