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职业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582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1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兴职业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新兴职业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新兴职业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新兴职业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新兴职业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兴职业汇总.docx

《新兴职业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兴职业汇总.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兴职业汇总.docx

新兴职业汇总

坚果炒货工艺师

职业定义

  从事坚果炒货(含果蔬籽、果仁、坚果)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制定以及生产制作过程控制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坚果炒货产品配方及产品表现形式进行研发,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制定坚果炒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

  (3)跟踪、监控与指导坚果炒货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4)研究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坚果炒货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职业概况

  坚果炒货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且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营养知识的普及,坚果炒货作为保健型的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全行业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每年产值、利税的增幅均在30%以上。

坚果炒货行业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逐年提高,出口创汇的能力不断增强。

2006年全行业产值超过5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全行业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30家,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2000家,销售收入约200亿元。

改革开放前,坚果炒货的生产经营大多以小作坊的方式进行,品种也很单一。

进入本世纪以来,坚果炒货行业的工业化程度快速提高,分工越来越细化,整个生产过程需有专业人员进行统筹与协调;另外,坚果炒货产品从外观到口味、营养的整体设计也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承担。

但目前全国坚果炒货企业中这样的人才奇缺。

设立坚果炒货工艺师这一新职业,对于提高相应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坚果炒货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品酒师

  职业定义:

  应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入库半成品酒进行分级和质量评价;

(2)提出发酵、蒸馏工艺改进建议;(3)对酒的贮存过程进行质量鉴定;(4)对酒的组合和调味方案进行评价;(5)对酒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监控;(6)选择合理的酿酒工艺技术;(7)对新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鉴定。

  职业概况:

 

  中国酿酒业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技术闻名于世。

  品评是影响酿酒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

掌握品评技术的品酒师对酿酒工艺技术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控制、新产品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组织历届国家评酒活动,我国酿酒行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品酒人员的培训、考核办法。

各名优酿酒企业参照国家级品酒人员的考核办法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专职品酒队伍。

目前,我国有酿酒企业有156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从事品酒的技术人员接近30万人。

然而,随着酿酒行业的发展,这一数量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60%的酿酒企业感到专职品酒师不足,还有20%的企业没有专职品酒师。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饮料酒国家标准的纷纷建立,对现有品酒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酒的数量和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品酒师的数量和素质与酿酒行业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设立品酒师这一新职业,对于改变酿酒行业品酒从业人员的数量少和技术技能水平偏低的状况,推动我国酿酒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乳品评鉴师

  职业定义:

  使用口、舌、鼻、眼睛等感觉器官,依据乳制品感官质量评鉴标准,对乳及乳制品质量的优劣做出判定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原料乳进行感官质量评价;

(2)对加工过程中的乳品进行感官质量分析;(3)对储存过程中乳品的感官质量进行鉴定;(4)进行乳品分等分级的感官质量评价;(5)对新开发乳品的感官质量进行评价;(6)对乳品配料和工艺提出改进意见。

  职业概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人们对乳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乳品的感官质量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包括产品的组织形态、口味、口感,甚至包装。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很多乳品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改进等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

作为产品质量鉴定重要手段之一的感官质量分析也日益被企业所重视。

乳品生产企业对每一班生产的产品除进行理化指标检验外,还要进行感官质量评鉴,因为感官评鉴是任何现代化仪器不能完全代替的。

新的乳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很多方面都是根据感官质量分析来进行调整和改进的,如配料、工艺、包装等。

准确快速的感官质量分析,不仅使企业减少了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能使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欢迎。

除乳品生产企业外,乳品质量检验机构对乳品评鉴师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过去的乳品感官质量分析,主要靠经验。

但人的原始感官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统一评鉴标准,并通过系统培训,使从事乳品评鉴人员的感觉器官更加灵敏,提高对产品差别的分辨能力以及准确描述产品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偏好对感官分析的影响,客观地评价每一件产品。

设立乳品评鉴师这一职业,有利于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熟练的乳品评鉴专业人才队伍,满足企业和质检机构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需要,从而保证乳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玻璃分析检验员

  职业定义: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物理分析仪器以及玻璃检测专用仪器设备,通过对试样进行特殊的分解处理,对玻璃原材料、燃料和玻璃制品进行分析、检验和检测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按标准或规范配制试剂、试液;

(2)按采样操作方法进行采样,填写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3)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分解处理;(4)对玻璃及玻璃原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5)对玻璃制品的理化性能进行检测;(6)保养、维护所用仪器设备;(7)记录、计算、判定检验数据和结果;(8)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9)确定进厂原材料和燃料是否合格。

  职业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玻璃制品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日用玻璃生产企业3000多家,浮法玻璃生产线168条。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品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玻璃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分析检验。

通过合理的方法,使用适当的仪器装置测定玻璃制品及其原材料、燃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对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玻璃分析检验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对该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有约2万余人从事这一职业,由于缺乏系统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总体偏低。

设立玻璃分析检验员这一新职业,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对于提高本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促进玻璃及玻璃制品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安全评价师

  职业定义: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收集有关资料;

(2)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3)进行定性、定量评价;(4)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及评价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5)对评价结果进行跟踪服务。

  职业概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以期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建立安全评价制度。

2002年以后,《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已经发展到初步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覆盖生产经营活动各个阶段,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在内的安全评价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为保障自身的安全发展,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安全评价这一安全管理手段。

  截至2007年9月,全国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已达5万人,从业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吸引了众多科研和应用型人才,安全评价从业人员已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

他们为安全生产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服务,这种技术服务虽然被定位为第三方提供的"社会中介服务",但它在安全生产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安全评价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将为促进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保证安全评价规范发展,确保《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从源头上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权威教材:

教材采用国内知名教师及最优秀的该领域专家团队编写的最新官方版本权威教材,帮你迅速掌握知识重点并攻克难点,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技能的重点精华所在,熟悉知识要点和常用技法,掌握该技能的技巧,使你从容面对您的工作。

劳动关系协调员

  职业定义:

  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2)管理劳动合同;(3)参与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4)进行劳动规章制度建设;(5)开展劳资沟通和民主管理;(6)协调处理员工申诉和劳动争议。

  职业概况: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内容高度敏感,形式复杂多样。

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劳动关系大量涌现。

由于缺乏成熟的调控机制,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总体上比以前更加脆弱,劳动违法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增长。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保持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建立劳动关系协调的专业化队伍。

  劳动关系协调员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最基层承担者。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责任重、专业性强,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的意识,更要具备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沟通与交流技能。

  目前,劳动关系协调员主要分布在区域性调解机构、地方行业工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以及用人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和法务等部门。

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近20万个,地区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8000多个。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和完善内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并配备专业的劳动关系协调人员。

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人。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劳动关系协调员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这一需求还很不适应。

设立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一新职业,对于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解决劳资问题的能力,促进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婚姻家庭咨询师

职业定义:

  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未婚与已婚者进行情感咨询;

(2)对未婚男女进行婚前咨询与辅导;(3)提供夫妻关系调适的咨询与辅导;(4)提供家庭人际关系调适的咨询与辅导;(5)帮助当事人排解各种婚姻、家庭危机;(6)提供父母自我教育及亲子教育咨询与辅导;(7)对离婚与再婚者提供咨询与辅导;(8)提供家庭健康、安全方面的咨询与辅导。

职业概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恋爱、择偶、组织家庭、养育子女的过程。

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但是,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离婚率攀升、家庭暴力、青少年成长危机等等现象,许多人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种种忧虑。

不少遇到婚姻家庭问题困扰的当事人却求助无门,甚至为此酿成个人生活悲剧。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危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进而影响社会安定。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有各种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与辅导机构,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及时提供咨询服务,有效地帮助人们解除各种困扰。

而在我国内地,大部分婚姻家庭咨询与救助的工作不得不由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以及计生委等非专业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者来承担;部分律师事务所负责离婚官司的律师、一些职业心理咨询师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咨询业务。

这些人员加在一起已经有上百万人。

其中,在已经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4万人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做婚姻家庭咨询工作。

  但是,上述各类人员都未经过专门的婚姻家庭咨询业务的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的从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咨询服务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同时,社会上还有个别非法机构单纯以赢利为目的,也在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仅培训效果差,还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误导和危害。

  婚姻家庭咨询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提高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约有3.7亿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对婚姻家庭咨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婚姻家庭咨询师这一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殖健康咨询师

  职业定义:

  在生殖健康领域为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母婴保健等方面信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诊断生殖健康水平,帮助人们制订生殖保健促进计划并协助落实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进行人口国情和生育政策的宣传咨询;

(2)提供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包括计划生育、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孕产妇及母婴保健、出生缺陷、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预防、性心理健康和性保健等;(3)实施社区和家庭健康促进,开展针对相关疾病的科普咨询;(4)维护人口和生殖健康权利,落实知情选择、免费服务、奖励扶助等政策,开展有关手术并发症和病残儿鉴定的咨询;(5)提供信息服务,收集人口和生殖健康相关信息,分析和确定服务项目,制定生殖健康促进规划,开展咨询、服务、干预的效果评估。

  职业概况: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了中央、省、地、县、乡、村六级技术服务队伍。

这支队伍立足社区和家庭,面向健康与亚健康人群,落实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和信息咨询等职能,实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每年实施长效避孕术1000多万例,发放避孕套、避孕药1000多万人份,避免了大量的意外妊娠及数以万计的手术并发症,为数以亿计的家庭提供进村入户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目前,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员分布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妇幼保健系统、民政部门和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各类生殖健康医院、成人保健药房等机构。

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有100万村级咨询服务人员,其中县乡以上咨询服务人员超过16万,妇幼保健等系统从业人员3万左右。

  从总体情况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偏重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服务,对于出生缺陷和生殖道感染干预、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预防、性心理和性保健等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相对有限;其他机构从业人员则缺乏人口和生殖健康咨询方面的系统培训,知识和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咨询工作需要。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设立生殖健康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面料设计师

  职业定义:

  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及流行趋势的变化,从事纺织面料色彩、纹样、质地、风格等设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

(2)进行流行要素确定及流行趋势研究;(3)进行产品定位;(4)设计织物;(5)跟踪试生产。

  职业概况: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迄今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上下游衔接、生产配套的纺织产业链体系,每年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行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目前全行业从业人数达1960万人,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14%,其中,技术、营销、管理类人员的比例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从事面料设计的人员达3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纺织行业发达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省。

  但是,我国纺织企业的面料开发和设计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面料生产长期定位于中低档产品,设计开发上多为对国外样品的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品牌。

  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等纺织业发达的国家高度重视面料的设计与开发,拥有许多著名的面料品牌,其面料一直以符合流行时尚、品质高、功能全等特点得到高档时装厂商的青睐,获得高额利润。

这与这些国家拥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富有创新能力的面料设计师分不开。

  要实现纺织面料的高附加值,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进而树立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形象,必须增强自主创新与设计的能力,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设计创意能力、市场分析和开拓能力的面料设计师。

  设立纺织面料设计师这一新职业,对于加速培养一支具备这种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队伍,打造纺织面料的国际知名品牌,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跨越,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化妆品配方师

  职业定义:

  根据市场需求,使用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的日用化工原料,进行化妆品配方设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设计符合要求的各种形态和功能的化妆品;

(2)对所使用的原料进行评价和选择;(3)使用仪器设备制作化妆品样品,并确定工艺;(4)根据产品品质评价结果、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化妆品配方,保障其安全性。

  职业概况:

  化妆品是按特定的配方由几种或几十种原料配制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原料混合体。

化妆品分为发用化妆品、肤用化妆品以及美容化妆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具备不同功能的化妆品都是经过配方开发人员精心研制出来的。

近年来,新的技术与研究成果,如生物工程技术、新型乳化技术、脂质体技术、新的防腐体系和功能性评价技术等,在化妆品工业中不断地得到应用,这对化妆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欧美和日本是化妆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国际大型化妆品集团都源自这些国家,其共同特点是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不仅在其本土,而且在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均建立了庞大的研发机构。

研究内容涉及化妆品原料和配方、作用机理和功效等诸多方面,为其产品技术领先提供了保证。

  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各种规模的化妆品企业已超过3800家,化妆品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从事化妆品配方研制的人员有6万人左右,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化妆品行业亟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此,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化妆品配方开发技术人才队伍。

设立化妆品配方师这一新职业,对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豆制品工艺师

  职业定义:

  从事豆制品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制定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设计、研发符合需要的产品,选择产品包装形式;

(2)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工艺参数,制定生产操作规程;(3)跟踪、指导生产过程,保障产品质量与豆制食品安全;(4)对产品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办法;(5)根据生产过程计算蛋白提取率、凝固率和产品出品率,并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职业概况:

  豆制品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豆制品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我国现有大小豆制品企业2000余家(不包括手工作坊)。

每年用于生产豆制品的大豆消耗量超过3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200余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提出:

按照我国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量的要求,到2010年用于大豆食品的大豆消耗量预期达到1500万吨。

  近年来,随着大豆营养价值的不断被发现,豆制品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在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了"豆腐热"。

我国豆制品生产逐渐由传统方式向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生产水平较高的豆制品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生产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现代的豆制品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实施整体的统筹和协调;同时,企业还要不断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改进工艺、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豆制品工艺师就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目前,我国豆制品工艺师人员队伍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

企业特别需要经过正规培训、具有扎实专业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管理人员。

近年来,尽管一些院校在食品科学或食品工程专业中设置了与大豆食品相关的课程,但其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豆制品源于我国,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后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食品。

特别是日本,尤其重视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传统工艺的改进,因此在豆制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明显好于我国。

  设立和规范豆制品工艺师这一新职业,有利于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我国豆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从而使豆制品这种健康食品在改善我国人民营养膳食结构、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助听器验配师

  职业定义:

  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况和心理需求制定听力放大方案,使用助听器验配专用设备和软件,为其选择和调试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后续听力康复服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对经医师诊断,确认目前临床治疗无效的听障者,建立档案并进行听功能评估;

(2)向听障者及家属解释听力检查结果、分析其听力障碍状况和需求;(3)介绍助听器的种类、性能和使用环境等知识;(4)根据听力障碍状况和听障者的具体需求制定听力放大方案;(5)取耳印模;(6)调试助听器、评估助听效果;(7)进行听力康复指导;(8)定期进行跟踪随访和评估。

  职业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成员国听力残疾状况的评估数据显示,听力残疾者逾2.5亿人,相当于世界人口的4%以上,并且至少有三分之二来自发展中国家。

我国2006年4月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六类残疾总数为8000多万人,单纯听力残疾2004万人,在1352万多重残疾人中,5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残疾,听力残疾占残疾总数的三分之一。

听力损失对儿童语言和交流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会使他们因聋致哑,学习进展缓慢,交流能力下降,将来求职受阻,难以履行工作职责等。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性听力障碍在我国呈明显增加之势。

上述听力障碍者如能及时得到助听器验配及听力康复服务,绝大部分能使听力得到补偿,和健听人士一样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助听器验配师的职责在于为听力障碍者提供咨询、检测和康复服务,减轻由于听力障碍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害。

目前我国从事助听器验配的人员约1万人左右,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助听器选配中心、聋儿康复中心、医院、聋哑学校等机构。

中东部地区的从业人员明显多于西部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业已实行助听器验配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从业人员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90天以上的实习才能独立从事助听器验配工作。

  目前,我国需要配戴助听器的听力障碍者约2700万人,按每400名患者配备1名助听器验配师的比例,我国预期需要助听器验配师6万多人,而当前的从业人员数尚不足预期人数的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