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53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附详细参考答案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2、“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文景之治局面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局面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A.秦汉时期、北宋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

C.秦汉时期、南宋

D.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

4、“苏湖熟,天下足。

”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5、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

8、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9、下列叙述错误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首位

10、下列经济发展成就发生在南宋的是

A.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B.棉纺织业发展到长江流域

C.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D.景德镇制瓷业兴起

1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自北向南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调整政策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南方贸易发达

D.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1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3、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5、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史记》)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

C.“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D.“无徽不成镇。

”(明清·谚语)

1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两宋时期,下列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18、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

B.南朝

C.唐朝

D.南宋

19、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20、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隋朝

B.明朝

C.南宋

D.元朝

二、填空题()

21、填空补缺(10分,每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

【小题1】唐太宗在位时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_________做宰相,人称_________。

【小题2】隋朝大运河北至          ,南至           。

【小题3】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          ,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

【小题4】        前期,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2、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1、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         

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4、宋代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6、明朝中期,__________到浙东沿海抗倭,取得了九战九捷的战绩

7、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23、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24、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   ,加以管理。

25、         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___________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6、       前期,         地区出现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7、从             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完成。

2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四川地区出现的             。

29、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浙江哥窑烧制的                  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后发展为瓷都的是            。

30、如图

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见右图),其上面的文字“半两”的字体       是全国统一规范的文字;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五、问答题()

3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

七、综合题()

32、统治者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⑴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2分)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⑶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2分)

材料四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⑷材料四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分)

材料五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⑸材料五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1分)

33、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改革的措施?

(1分)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

《唐语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

(1分)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送运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一点)(2分)

材料四: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五:

日本的新统治者(明治政府)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4)材料四、五所述两个历史事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分)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请问这一失误是什么?

(1分)

34、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造成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从东晋南朝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元时期,南移的过程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南方的原因有哪些?

35、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后,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图为隋朝大运河地图。

材料三:

《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36、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审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

“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请你为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图名:

(2分)                             ,围绕这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有何意义?

(3分)

(2)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