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736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docx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

五年级科学练习册(五上)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一、填空题

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改变一个条件,对照实验组验证自己的猜想。

3、种子发芽需要水分、温度、氧气等条件。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一、填空题

1、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至少需要六粒种子,并给种子水分。

2、在研究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温度、空气,要改变的条件是水分。

3、在种子发芽的试验中,种子先膨胀,再突破种皮,然后生长,最后长成植株。

二、判断题

1、种子只要有了充足的水分就能萌发。

(×)

2、冬季生豆芽时必须把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这说明豆子萌发只需要温度。

(✓)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填空题

1、冬季我们能吃到反季节蔬菜,是由于大棚提供了蔬菜适宜生长的环境。

(✓)

2、养虾池里的虾不健康,产量不高,说明虾池的环境不利于虾的生长。

(✓)

3、蚯蚓不害怕强光。

(×)

5、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填空题

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2、食物链中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不被其它动物捕食的凶猛动物终止。

4、生物链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二、判断题

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

2、同一种动物一般只吃一种食物。

(×)

3、偶尔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

(×)

6、做一个生态瓶

一、填空题

1、一个生态群落一般由动物和植物组成。

2、池塘中动物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二、判断题

1、生态群落是由若干个食物网组成的。

(×)

2、因为生物链越长,生态群落就越稳定,所以生态瓶中的生物越多越好。

(×)

3、在一个生态群落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

7、改变生态瓶

一、填空题

1、在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表明水中的氧气不足,我们可以增加植物予以解决。

2、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比例适中。

8、维护生态平衡

一、填空题

1、自然界里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叫做。

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天气现象。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为了适应干旱、高温的气候,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变成了掌状。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3、叫生态系统。

4、冬季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鸡、狗等动物都会。

5、我们在强光下戴太阳镜、打遮阳伞是为了。

二、判断题

1、香蕉宽大的叶子、松树针叶形的树叶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

(✓)

2、动物对光线的突然变化反应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

3、生物链的生物越复杂,生态群落就越稳定。

(✓)

4、天气闷热时,鱼儿有时会跃出水面。

(✓)

5、种子萌发的条件和植物生长的条件是完全一致的。

(×)

6、养分和光照种子萌发并不一定需要,而植物生长离不开。

(✓)

三、简答题

1、请你说一说在池塘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草原上,鹰、兔子和草组成的生物链中,如果鹰减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兔子少了呢?

第二单元光

1、光和影

一、填空题

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灯、太阳、蜡烛。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二、判断题

1、光是一种自然现象。

(✓)

2、镜子、月亮是光源。

(×)

3、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影子是不一样的。

(✓)

2、阳光下的影子

一、选择题

1、阳光照射物到体时,在物体的(B)方向会出现影子。

A、朝向太阳B、背向太阳C、左D、右

2、同一时间,高矮两物体的影子(B)

A、一样长B、高的长C、矮的长

3、同一物体的影子在(B)最短

A、早晨B、正午C、傍晚D、晚上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填空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2、地球上的光的主要来源是太阳。

3、从门窗或密林的缝隙透过来的阳光是直线的。

根据这些可以推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判断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

2、“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3、光的直线传播在任何物质里都能进行。

(×)

三、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

图1中看到光线,图2中看到光线,以上实验说明光是。

4、光的反射

一、填空题

1、镜面能够反光的性质叫光的反射。

2、我们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是利用镜子对光的反射作用。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利用镜面反射作用的是(A)

A、望远镜B、潜望镜C、太阳灶D、镜子里的自己

2、为了使教室明亮,教室的墙壁应刷成(C)

A、黄色B、绿色C、白色D、蓝色

三、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找两张表面光滑的白纸,将其中一张涂黑。

把书打开立在桌上,使有字的书页背光,试一试两张纸反射的光一样吗?

实验证明: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差。

5、光和热

一、填空题

1、阳光照射的地方是明亮的,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黑暗的。

2、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和。

3、夏季,我们在树荫下乘凉,是因为树荫处的阳光弱,温度低。

4、奥运会圣火火种和太阳灶都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光线产生热的原理。

二、判断题

1、向阳的一面和背阴的一面温度是一样的。

(×)

2、温度的高低与光的强度无关。

(×)

3、测量地温时,可以把温度计插入没有挖过的地面,也可用温度计挖土。

(×)

4、用一面镜子和两面镜子投射到纸上,温度是有差异的。

(✓)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填空题

1、当阳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2、紫色的物体只反射紫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物体吸收了。

3、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二、判断题

1、除了镜子外,其他的物体不能反射阳光。

(×)

2、阳光下所有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是一样的。

(×)

三、选择题

1、黑白两纸筒在同一地方照射相同时间(B)。

A、白色纸筒温度高B、黑色纸筒温度高C、两纸筒的温度一样高

2、夏季穿白色衣服是为了(C)

A、醒目B、干净C、反射阳光,温度低

3、下列物品,(C)反射强。

A、黑纸B、木板C、铝箔D、垫子

4、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不同方式放置,(A)升温最快。

A、纸袋与地面水平B、纸袋与地面垂直C、纸袋与阳光垂直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填空题

1、太阳能热水器一般由、系统等部件组成。

2、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大量阳光和从中获得热量,把冷水加热的装置。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填空题

1、在检测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劣时,要先往太阳能热水器中注入的水,

每隔分钟测一次,并把测量的记录下来,再整理、分析结果。

2、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劣与所选的性质、太阳能热水器的方式与太阳能热水器的有密切的关系。

二、判断题

1、检测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势时,要把太阳能热水器放在同一位置。

(✓)

2、金属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一定最好。

(×)

3、检测太阳能热水器的指标是在各个时刻的水温。

(✓)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2、当阳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3、我们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是利用镜子对光的反射作用。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5、太阳是地球上的光和热量的主要来源。

6、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二、判断题

1、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我们将来可以离开太阳生存。

(✓)

2、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也强。

(×)

3、光沿直线传播的路线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

4、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

三、选择题

1、太阳光中的(C)有杀菌作用。

A、红光B、红外线C、紫外线D、蓝光

2、阴影的方向与长短与(B)有关系。

A、是否晴天B、太阳位置C、温度高低

3、制作一架潜望镜需要(C)面平面镜。

A、一面B、三面C、两面

4、为了提高教室里的亮度,教室的墙壁应刷成(C)

A、绿色B、黄色C、白色

四、简答题

你能说说我们冬季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的道理吗?

冬季穿深色衣服是因为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射光的能力弱,穿上较为暖和,而夏季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差,反射光的能力强,穿上较为凉爽。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一、填空题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2、中国的西部多,东部多。

3、地球表面上典型的地形地貌有高山、平原、、、。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上的地形地貌自古至今就是这个样子的。

(×)

2、观察地形图时,颜色越深,表明海拔高度越高。

(✓)

3、沧海桑田其实就是地形变化的一个例证。

(✓)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填空题

1、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2、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3、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二、判断题

1、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两大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

2、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不会对地形变化产生作用。

(×)

3、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

(×)

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填空题

1、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3、溶洞景观就是长期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三、简答题

请你说一说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受水、大气、气温和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即风化。

4、土壤中有什么

一、填空题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成许多小颗粒。

2、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为:

沙砾(小石子)、沙、粉沙和黏土。

3、土壤中的水和空气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另外,土壤中还有大量的腐殖质。

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二、判断题

1、土壤中的生物体也是土壤成分之一。

(✓)

2、土壤是和岩石一块形成的。

(✓)

三、简答题

请你说一说土壤中的生物体与土壤的关系?

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一、填空题

1、下雨时,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最容易被雨水冲走。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2、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二、判断题

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

(✓)

2、坡度越大,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就会越大。

(✓)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一、填空题

1、实验时,喷水器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

2、实验时,喷水器中的水要一样多,以保证降雨的量相同。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一、填空题

1、在河流上游一般以为主,往往形成,下游一般以为主,往往形成。

2、使得地面凸起的地方土壤消失,而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和共同作用,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