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320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洗煤厂检修规程.docx

洗煤厂检修规程

安全检修规程

 

洗煤厂

通用类检修规程

一.皮带运输系统维护检修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规定了皮带运输系统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2、本规程适用于各皮带运输系统。

3、编写依据为:

《质量标准化考核及评分办法》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GB14787-93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二、检修周期及内容

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检修周期表如下:

检修方式

小修

大修

临时故障

周期

1个月

1年

即时

3、检修内容:

a、小修项目:

【1】检查各个托辊的运转情况,以及调心托辊以及灵活情况;

【2】检查皮带是否有破裂、剥等损坏现象,如有破损情况及时检修粘皮带,是否打滑,是否跑偏等及时调整;

【3】检查皮带滚筒是否沾油污、沾煤如有情况需对清扫器进行检查检修。

【4】皮带滚筒运转有无异响,需对皮带滚筒进行检查、检修。

b、大修项目:

【1】更换皮带;

【2】更换皮带滚筒;

【3】检修减速机。

三、检修与质量标准

a、拆卸前准备

【1】根据检修项目,掌握皮带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等。

【2】定人员,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必须由专人负责对项目的检修工作。

【3】班组长填写停电申请票(班组长填写好的停电申请票由专门负责停送电的电工将电票的存根送达调度并得到同意后进行停电作业);

【4】动火区域为禁火区所以必须办理动火申请票(班组长填写的动火申请票在得到相关领导根据现场情况签字同意后方可持证动火);

【5】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应对安全措施做到如下几方面:

①氧气、乙炔瓶有防震圈,且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应在5m以上,减压表完好有效,气带割据无破裂、漏气。

必须准备好灭火设施。

②所有吊链、千斤顶无故障隐患,如有故障及时排除。

③个人劳保用品佩戴齐全,人员状况良好。

④检修前应挂好“正在检修”牌和“停电指示牌”。

b、检查与检修

【1】检查过程

①通过准备工作,由安全员检查是否具备检修工作条件,工作条件不足不得检修。

②由检修人员对各个检修项目的检查,检查其磨损情况,并做好检修计划。

【2】检修过程

①将皮带上的物料及杂物清理干净。

②粘接皮带,用吊链将两端接头拉松,将机头机尾滚筒放松。

③皮带找直,且用刀具将皮带左右配合剥层。

④将皮带胶调好,均匀涂抹在剥层上。

⑤当第一层胶干燥到不粘手时,两头皮带剥层处开始进行第二次涂抹。

⑥当第二层胶干燥到不粘手时,两头皮带开始粘接(要求是左右平整对齐),用钢板压条压紧,且利用锤子锤击均匀,最后利用钨灯烘烤2小时以后便粘接完成。

⑦松吊链、拆皮带卡子。

⑧人员撤离安全位置,检修完毕。

c、检修时应按照传动装置质量标准

【1】皮带运转平稳,无剧烈跳动,无跑偏现象。

【2】皮带不沾油污,接头平直,不脱扣,无破裂。

与滚筒密切贴合,不打滑,不跑偏。

【3】皮带托辊转动灵活,调心托辊作用灵活。

四、试车与验收

a、试车前准备

【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无误。

【2】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试车运转情况,无异常响声。

b、试车

【1】按操作规程进行试车。

【2】保持运转平稳,无杂音,工作正常。

【3】密切观察试车发生的一切情况,并且做好试车记录。

c、验收

【1】连续运转4小时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2】达到完好标准。

【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五、日常维护

【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规范填写记录。

【2】定期检查,各胶带接口磨损情况、托辊等运转情况。

【3】定期检查皮带松紧情况。

二.渣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总则

主题内容适用范围

1、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2、本规程适用于常用离心泵。

3、编写修订依据是:

《质量标准化考核及评分办法》、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GB/T5657—1995离心泵技术要求

二、检修周期与内容

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检修周期表如下:

检修方式

小修

大修

临时故障

周期

一个月

半年

即时

3、检修内容

a、小修项目

【1】检查清理冷却水、油封和润滑等系统。

【2】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3】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电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4】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b、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项目。

【2】对泵的前后护板、填料箱、叶轮、蜗壳、轴承进行检查更换。

三、检修与质量标准

1拆卸前准备

1.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1.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2拆卸与检查

2.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2.2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2.3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2.4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2.5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2.6拆卸转子,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2.7检查各零部件,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2.8检查通流部分是否有汽蚀冲刷、磨损、腐蚀结垢等情况。

3检修标准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标准执行。

3.1联轴器

3.1.1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3.1.2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3.1.3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3.1.4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与联轴器销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mm。

3.1.5联轴器的对中要求值应符合表2要求。

表2联轴器对中要求表mm

联轴器形式

径向允差

端面允差

刚性

0.06

0.04

弹性圈柱销式

0.08

0.06

齿式

叠片式

0.15

0.08

3.1.6联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3.1.7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3.1.8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3.2轴承

3.2.1滑动轴承

a.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04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b.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不少于2~3点/cm2。

c.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d.轴承顶部间隙值应符合表3要求。

轴径

间隙

轴径

间隙

18~30

>30~50

>50~80

0.07~0.12

0.08~0.15

0.10~0.18

>80~120

>120~180

0.14~0.22

0.16~0.26

表3轴承顶部间隙表

e.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3.2.2滚动轴承

a.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b.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c.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配合为Js7/h6。

d.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

e.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f.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3.3密封

3.3.1机械密封

a.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b.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Ra3.2。

c.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Ra1.6。

d.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e.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g.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h.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3.3.2填料密封

a.间隔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

b.间隔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c.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

d.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0mm。

e.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00mm。

f.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

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g.安装时,相邻两道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h.填料均匀压入,至少每二圈压紧一次,填料压盖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

3.4转子

3.4.1转子的跳动

a.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4要求。

表4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mm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叶轮端面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

≤50

0.05

0.04

0.20

>50~120

0.06

0.05

>120~260

0.07

0.06

>260

0.08

0.07

b.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5要求。

表5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mm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平衡盘

叶轮端面

平衡盘

≤50

0.06

0.03

0.20

0.04

>50~120

0.08

0.04

>120~260

0.10

0.05

>260

0.12

0.06

3.4.2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Ra1.6。

3.4.3平衡盘与轴配合为H7/js6。

3.4.4根据运行情况,必要时转子应进行动平衡校验,其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3.4.5对于多级泵,转子组装时其轴套、叶轮、平衡盘端面跳动须达到

5的技术要求,必要时研磨修刮配合端面。

组装后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须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动平衡校验,校验合格后转子解体。

各部件按标记进行回装。

3.4.6叶轮

a.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更换的叶轮应做静平衡,工作转速在3000r/min的叶轮,外径上允许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6的要求。

必要时组装后转子做动平衡校验,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表6叶轮静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表

叶轮外径mm

≤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不平衡重g

3

5

8

10

a.平衡校验,一般情况在叶轮上去重,但切去厚度不得大于叶轮壁厚的1/3。

b.对于热油泵,叶轮与轴装配时,键顶部应留有0.10~0.40mm间隙,叶轮与前后隔板的轴向间隙不小于1~2mm。

3.4.7主轴

a.主轴颈圆柱度为轴径的0.25‰,最大值不超过0.025mm,且表面应无伤痕,表面粗糙度Ra1.6。

b.以两轴颈为基准,找联轴节和轴中段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4mm。

c.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应符合表7要求。

表7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mm

轴径

40~70

>70~100

>100~230

过盈量

0.009~0.012

0.01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