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207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docx

暨南大学新闻史笔记

张季鸾

张季鸾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政论家。

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了言论救国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

1913年,张季鸾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被捕。

出狱后,回上海《大共和日报》主持国际版,后又任《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

1916至1924,任北京、上海两地《中华新报》总编辑。

1926,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总经理。

新青年以及意义、贡献

(一)陈独秀(长期担任主编、主持人)对《新青年》的贡献:

1、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

2、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

3、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

4、决定《新青年》的出版发行

(2)《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新》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闻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主要贡献是:

1、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批判尊孔复辟;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动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3)李大钊揭开《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

办报活动:

1、1913年担任言治月刊的编辑;

2、1916年在日本留学时为《新青年》等写稿,并自出版留日学生总会机关刊物;

3、回国后,担任《新》特约撰稿人;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撰工作;

4、1920年领导共产主义小组出版《劳动音》周刊,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为《向导》《晨报》等撰稿

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出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首先解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贡献是:

1、简明系统地向读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丰富了《新》,使其日益倾向社会主义;

2、改版《新》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来宣传;

2、长期为《新》撰稿和编辑,为《新》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基础

总结:

《新》前期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为当时媒体的新闻传播增添了新内容。

《每周评论》【03】

《每周评论》:

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中国青年对巴黎和会、南北和会等事件极为关注,迫切要求报刊加强时事政治和评论,陈独秀等人遂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与《新》一起共同“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该报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

后在胡适主持下,改变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传实用主义,于1919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

(1)《每》内容包括:

1、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2、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制

3、支持《新》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

(2)每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1、重点报道五四运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

3、与其他民主报刊结成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针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报刊攻击五四运动的谬论进行反击;

4、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3)每的特点:

1、是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以“主张公里,反对强权”为办报宗旨;

2、该报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论,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

3、不仅报道评论国内外大事,而且组织发动舆论,支持文学思想革命斗争,传播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思想;

4、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在报纸类型上是机关报,栏目新颖多样

《湘江评论》

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进步学生报刊之一,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与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主编。

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均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毛泽东不仅精心编辑,还发表政论、述论等近40篇。

该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共产党》月刊

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李达主编。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宣传:

1、窜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尤其是俄国的情况;2、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要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就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的重大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几乎所有报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1、提倡自由平等地讨论问题

《新》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gu),提倡科学,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争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重视争论是中国进步报刊的传统特色之一,在袁世凯一度中断,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得重视并发展到以新阶段。

3、倡导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

《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引起了我国报刊文体的空前变革,在其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数百种使用白话文的报刊,一些用文言文的大报也部分采用白话,报刊文凤一新。

4、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

5、报刊副刊的革新

许多副刊改变了以前消闲低趣味性质,变成介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艺和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阵地,四大著名副刊:

(1)《学灯》:

1918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创刊时以评论教育事宜为主,后发展为以综合性学术副刊。

五四时期对新文化运动提倡不遗余力,并刊载过讨论社会主义的征文。

后期脱离政治斗争、人民群众而空谈学术。

(2)《觉悟》:

1919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国革命党上海负责人陈其美筹办,在“五四”高潮中诞生,具有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初步的社会主义倾向,很受青年欢迎。

(3)《晨报副镌》:

北京《晨报》副刊,1919年在李大钊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栏目,成为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传播社会主义的园地。

1921该副刊改为单张出版,刊名为《晨报副镌》,此期间孙伏园主编,介绍新思潮、新知识,得到了鲁迅指导与支持,连续发表了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在思想文化界有广泛影响。

(4)《京报副刊》:

1924北京《京报》副刊,孙伏园主编,1926随邵飘萍被害而停刊。

该刊提倡新文化,曾与“甲寅派”、“现代评论派”展开论战,鲁迅经常为其撰稿,影响广泛。

徐宝璜和《新闻学》

徐宝璜是中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学家,新闻学者。

191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晨报》主编。

1918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任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

1920年起在高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

他所著的《新闻学》一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中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五四时期的报刊广告发展

表现在:

1、数量的增加;

2、质量的提高a内容上的反帝爱国精神;b传播马列主义;c讲究创意

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之后,筹办《向导》

《向导》

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刊。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主要撰稿人。

《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它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四海造成中国混乱局面和贫困落后的根源,。

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

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新青年》季刊

1923年6月15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主编,该刊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内容可概括为:

1、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2、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3、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发表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缺点是宣扬了陈独秀放弃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右倾观点

《先驱》

是中共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1921年由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为团中央第一个机关报。

它的基本内容有:

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批评各种错误思想,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章等。

1923年8月15日停刊。

《中国青年》

中共团中央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它在发刊词中表示,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的青年到活动的路上”。

内容包括:

1、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2、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式,提高觉悟;3、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作斗争;4、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

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1、党的报刊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2、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依靠群众办报纸;

4、先进的文风;5、培养了干部

成舍我及其办报活动【02030911简答05论述】

(一)成舍我

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24年起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

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

其办报活动对于中国新闻事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办报经验在中国新闻史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2)办报活动

(口诀:

世界、民生、立报、成舍我)

1.1924年创办《世界晚报》,1925先后创办《世界日报》,之后又将日报的“画报版”独立出来,创办《世界画报》。

成的世界报系注重时政,军事新闻,特别重视教育新闻,并办有多种副刊,比如《明珠》《夜光》经常刊登休闲小说,吸引了众多市民阶层读者,成为北京著名报系。

2.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政治中心南移的情况下,1927年4月在南京创立了《民立报》。

当时上海南京一带的小报多是文艺性小报。

而《民生报》则是一份小型新闻报,也是国统区内的首份民营报。

3.1935年成又与友人合资在上海创办了《立报》。

该报实行“小报大办”的方针,有三多,即副刊多,专栏多,小品文多。

1937年时,发行量超过20万,成为抗战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小型报。

创我国有日报以来的最高纪录,成为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小型报。

4.1933年还创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为我国新闻界培养了大量新闻工作者,促进了我国报业的发展。

后于台北创建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即现在的世新大学,并任董事长、校长。

(三)《立报》

宝贵经验:

一,坚持“小报大办”及“大报小型化”的原则

1实行“采写与精编”的方针,即不论采用通讯社的稿件,还是转载其他报纸的新闻,《立报》都重新加工。

二,重视副刊

共有三个著名副刊,《言林》、《花果山》、《小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