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外贸1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19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外贸1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外贸1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外贸1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外贸1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外贸1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外贸1号.docx

《东外贸1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外贸1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外贸1号.docx

东外贸1号

 

东外贸〔2010〕1号

关于印发开放型经济2009年工作总结

和2010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开放型经济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东区外经贸局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主题词:

经济管理 对外开放总结思路

报送:

宁波市外经贸局、周少华副区长

 抄送:

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区人大财经工

    委、区政协经科委、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宁波市江东区外经贸局办公室2010年3月18日印发

 责任校对:

林 静 共印35份

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强招商、稳外贸、优服务”主线,攻坚克难、奋发向上,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入企稳向好的发展轨道。

一、基本情况

1、外资:

2009年,全区共新引进外资项目28个,增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10315万美元,完成市考核目标的103.15%(列全市第二位)和区考核目标的128.94%;实际利用外资10276万美元,完成市年度考核目标的128.45%(列全市第一位),完成区考核目标的171.27%。

首次实现合同外资实际外资双双突破1亿美元大关,并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两项外资考核任务的县(市)区。

2、内资:

2009年,全区共引进内资企业1464家,实收资本61.99亿元,其中市外内资39.94亿元(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市考核目标的570.57%(列全市第一位)和区考核目标的399.44%;引进符合市设定条件的机构数56个(列全市第一位),完成市考核目标的311.1%。

3、外贸:

据海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0.52亿美元,同比下降4.96%,增幅列11个县市区第2位,完成区考核目标的88%。

其中出口额29.55亿美元,同比下降17.01%,增幅列11个县市区第9位,完成市考核目标的72.5%和区考核目标的75.44%;进口额10.97亿美元,年进口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56.17%,增幅列各县市区首位,完成市考核目标的143.4%。

进出口降幅小于全市5.4个百分点,出口降幅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进口增幅高于全市53.2个百分点;进出口降幅小于全国8.9个百分点,出口降幅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进口增幅高于全国67.4个百分点。

4、外经:

2009年,我区完成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2637万美元,同比下降28.73%,完成考核指标的53.17,有11家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中方投资额合计为1398.5万美元,完成市考核目标的149.58%。

5、外包:

2009年,全区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6.62亿元,完成市年度考核目标的110%,列全市第四位,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额2288.5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做法

我们实施了强招商、稳外贸、优服务系列举措,取得了外资后来居上、内资成倍攀升、进口高幅增长、外包高位运行的工作成效,并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一)强招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目标,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一把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来推进,进一步强化重点楼宇、重点产业、重点机构招商,扎实推进“四大转变”,提升了招商引资质量与效益。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现代服务业招商。

重点突出金融、物流、会展、创意、中介和信息“六大经济”开展招商工作,积极引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代表的功能性金融机构,大力引进世界航运物流企业巨头,加快引进著名品牌销售总部、大型企业采购配送中心和贸易机构,加大国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招引力度,全区共引进“六大经济”类企业共1072家,占引进企业总数的73.22%。

二是围绕重点楼宇,开展楼宇招商。

深入实施了“楼宇招商专项行动”,充分调动各方招商的积极性,着力构建政府、企业、中介三位一体的联合招商机制;强化楼宇招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重点楼宇招商信息库,落实楼宇招商责任制,对重点楼宇做到“一幢楼宇一个信息库”,及时发布楼宇招商信息;不断拓展渠道,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综合招商与专题招商相结合,重点组织了赴上海、杭州、深圳、长沙、温州等地共13场外出招商活动,同时依托节会平台进行“城市综合体和楼宇经济资源”(包括浙洽会、上海推介会、国际航运物流高峰论坛等)专题推介,确保月月有楼宇招商推介活动。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区共引进楼宇企业818家,同时消化楼宇面积约18.4万平方米。

三是围绕重点机构,开展高端招商。

根据科学招商和招大引强选优的要求,紧紧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与机构,加快引进国际大机构、大品牌,集聚国内知名企业尤其是省内企业的地区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在知名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引进方面有较大突破。

2009年又新引进日本邮船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累计已达21家)。

汇丰银行、温州银行、杭州银行相继开业;中石油正式收购金港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昆仑信托”,增资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4.07亿元增加到30亿元。

引进了美国船级社、韩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3家全球十大船级社中的核心企业,GI人力资源、金蝶软件、上影集团、银泰百货、世纪联华等注册落户。

尽管部分项目为分支机构,对完成指标没有数量上的贡献,但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培育与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稳外贸,始终把国际贸易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面对特别困难的外贸形势,及时启动“拓市场、保订单、稳外贸”快速行动,动员组织各街道、各部门及全区外贸企业千方百计拓市场,想方设法保订单,全力以赴促增长,全力打赢“出口保十五”攻坚战。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展,打好“拓市场”之战。

利用实体展会和网络展会两种形式,鼓励企业“找市场”。

组织企业参加第106届广交会、第八届消博会、日本大阪展、华交会波兰展、新加坡宁波展等国内外重要的展览会。

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等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数创历史新高,境外参展的企业数量及展位数量也有近20%的增长。

除组织企业参加外销展会外,还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南昌宁波周”、“重庆宁波周”、“家电展”、“外贸产品沈阳巡回展”等内销展会,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二是支持企业投保出口信保,打好“防风险”之战。

支持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指导企业开展出口信用资信评估,降低出口收汇风险;2009年,我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达39家,比2008年增加14家,保费支出近1200万元,投保金额超2.8亿美元,投保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8月,中国国际商会江东商会与出口信保宁波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签订团购协议,帮助商会企业进一步降低保费;指导企业规避贸易摩擦,引导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出口。

三是扶持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打好“创品牌”之战。

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各级出口名牌;如推荐斐戈集团参加省级出口品牌评选;10月完成区级重点出口名牌的评选工作,为企业进一步申报省(市)级、商务部级出口名牌创造条件;推进企业境外注册商标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品牌专卖和售后服务网络。

四是引导企业树立研发意识,打好“促研发”之战。

鼓励外贸企业新设和引进研发、设计、检测机构,开展自主研发,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区共有11家外贸公司内部设立研发机构。

五是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打好“走出去”之战。

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参股、收购、新设等模式“走出去”,借机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点,拓展销售渠道。

六是完善外经贸公共服务,打好“建平台”之战。

引导企业运用市外经贸局的“网上融资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利用中国国际商会江东商会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互享资源、互享信息的渠道。

(三)优服务,始终把转变作风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

在当前区域竞争加剧、政策趋同、发展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服务再造优势,以服务稳信心、以服务保增长、以服务促提升。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深化“三服务”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重点招商项目服务月”活动和“外资企业服务月”活动,努力实现服务百家外贸企业、跟踪百个重点招商项目、推动百家企业互助行动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共度难关、共克时艰,促进世纪东方商业广场、中信泰富广场、雷迪森酒店等项目早日开业和东部新城门户区、嘉裕酒店、宁波书城等项目加快建设。

通过“三服务”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招商引资工作基础,进一步化解外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营造全区上下共同关心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线工作法”,将局机关干部的主要力量与精力配置在招商引资一线和服务企业一线。

目前全局21位干部13位在一线开展招商和服务工作,与东部新城、世纪东方商业广场、和丰创意广场、三厂服务外包基地、东投公司、宁波书城、泰富广场和其他重点领域的联合招商工作,深入基层,主动帮助企业和重点项目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世纪东方商业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中信泰富广场等全区重点项目的综合验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并取得了成效。

2009年10月,在全市“外资企业服务月、外贸企业服务月”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区连续第三年以综合得分第一的成绩蝉联“宁波市外商投资优秀区域”称号。

(四)重培训,始终把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作为保障性工作来抓。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

坚持每月一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每月两次周五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将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三会一课”,切实提高政治业务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组织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科学发展观读本》、《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第四章、《反腐倡廉学习读本》第八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警示教育20例》、《党章》、《信访条例》、“三外”法律法规及招商实务知识等学习,组织开展“一把手”上廉政党课、“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招商,为服务强区再作努力”主题大讨论和以“清风正气”为主题的廉政屏保和廉政短信征集等活动,组织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和讲座,截至目前共计73人次,切实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是强化制度监管。

在健全完善局领导班子分工、局干部主要岗位职责和局机关干部联系企业、联系项目、联系基层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保廉规定、招商引资经费管理办法、首问责任制、全程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和四条禁令等,进一步提高局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和从政形象。

截至目前,全局机关无一例违纪现象。

 

2010年工作思路

一、2010年经济形势研判

2010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重大转折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开放型经济工作面临着一些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向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为2.2%,而对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估值为3.1%,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增长2.7%、欧盟增长0.7%,在亚洲经济复苏带动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普遍复苏。

二是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刺激经济增长仍是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三是世博经济商机无限。

上海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客商、参观者来到上海,其中35%客流会继续在长三角地区考察观光,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

专家预测,世博会对上海2010年GDP增长拉动达6.5个百分点,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

世博会的拉动效应将有力地带动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商贸、酒店餐饮、文化和金融服务业,为企业创造新的投资热点。

四是外需市场出现积极信号。

进入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区外贸企业订单明显增多,许多企业甚至出现了近两年来难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