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121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2016.1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卷(选择题共48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Ca40Fe56

Cu64Zn65

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6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B.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

颗粒物,该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

C.静电除尘治理悬浮颗粒污染,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

D.为消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含碘物质.食盐中所加含碘物质是KI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B.苯的结构简式:

C6H6

C.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Na2S的电子式:

Na

Na

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5.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同一物质中的同一元素在同一反应中不可能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6.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mo1·L-1B.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2.8g·cm-3

C.某元素的原子半径为0.074nm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质量为10.25g

7.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SiO32-+CO2+H2O===H2SiO3↓+CO32-

D.将NaHSO4与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

H++SO42-+Ba2++OH-===BaSO4↓+H2O

9.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

r(Z)

C.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常温常压下,65gZn与足量浓H2SO4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2L0.5mo1·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1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利用图1所示操作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

C.利用图3所示装置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利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2.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A是NH3,气体B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13.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

高温

 

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1)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2)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1)和

(2)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

(1)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强于Fe2O3,弱于Na2CrO4

D.反应

(1)中每生成1molNa2CrO4时电子转移3mol

14.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100mL1.0mol·L-1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MnO

完全转化为Mn2+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15.向HC1、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中:

K+、Fe2+、SO42-、NO3-

B.N点对应的溶液中:

K+、NH4+、Cl-、CO32-

C.S点对应的溶液中:

Na+、K+、Ag+、NO3-

D.R点对应的溶液中:

Na+、SO42-、Cl-、NO3-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5Fe2++MnO4ˉ+8H+=5Fe3++Mn2++4H2O可知,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绿矾

(FeSO4·7H2O)是否变质

B.根据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知,反应中HNO3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C.根据CuSO4+H2S=CuS↓+H2SO4可知,H2S的酸性比H2SO4强

D.根据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可知,H3PO3属于三元酸

17.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3min到9min,v(H2)=0.125mol·L-1·min-1 

B.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C.3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同时消耗1molH2O

 

18.已知X、M都是常见元素,X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

Mm++mOH-=M(OH)m↓。

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V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④⑤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2016.1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9.(7分)假定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事实和理论可归纳出一些假说。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可排元素种类如下: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32

 

人们预测元素周期表第8周期将来也会排满,那么该周期排满后的元素种数是。

A.18B.32C.50D.无法判断

(2)已知第7周期已排满,根据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数(把稀有气体元素看做非金属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小明同学所在的化学探究小组,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归纳出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如右图)——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②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该氢化物常温下和M的氢化物反应,所得产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上述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在同一主族,可以作为判断两者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填编号)。

A.该两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向

B.最高价氧化物熔沸点高低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D.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20.(10分)有如图所示物质间转化关系:

(1)若A为第3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X是红棕色粉末。

每生成1mol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若化合物X为常见气体,B为黑色固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X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Y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中学阶段符合上述框图反应特点的化学反应很多,若A、B均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试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A、B元素同主族;

②A、B元素同周期。

21.(12分)

(1)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

转化为N2,从而清除污染。

该反应中涉及的粒子有:

H2O、Al、OH

、Al(OH)3、NO

、N2,请将各粒子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不用配平)。

++++

该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SO2、H2SO4、Na2SO4等。

①向含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写化学式);

②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减少SO2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Na2SO3和KIO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叫碘酸盐型“碘钟”反应,常用淀粉作指示剂进行物质的定量测定。

写出在酸性溶液中Na2SO3和过量K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天津港爆炸事故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