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093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docx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备课组:

三完小主备:

阳彦雯审核:

吴四平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包括角和直角的认识,辨析锐角、直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判断锐角、钝角。

4、学会用三角尺拼角。

过程与方法:

借助三角尺完成对角的初步认识,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角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备课组:

三完小主备:

阳彦雯审核:

吴四平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3、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纸张、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课件展示实物(剪刀、钟面、吸管、手帕、三角尺)

(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把角比画出来。

(随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找图中的角

A、仔细观察主题图。

B、学生收集、交流信息。

交流时间(2分钟)

C、反馈(引导学生边说边比画出角)

2、揭示课题

通过探索,我们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角。

(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

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

(电脑演示,从实物中中抽象出的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板书:

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

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

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小结: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课件展示)

7、闭眼想一想角的样子,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比画比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

(出示图一)

2、考考你的眼里:

数角(出示图二)

师:

分组交流:

每个图形的角在哪里?

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抓住第三个图形这个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学习用尺子画角。

师:

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

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尺、剪刀、积木)

(1)要求:

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

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

(师巡视)

(2)学生自行选择工具,实施活动。

(3)集体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老师也来画一个。

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

(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5)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

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

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

(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老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

为什么?

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

(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3)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

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还有的问题,比如:

角有哪几种?

等等,我们还没有及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备课组:

三完小主备:

阳彦雯审核:

吴四平

教学内容:

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尺、课件、活动角、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手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2、展示。

谁能展示你所制作的角,并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感知生活中的直角

课件出示:

国旗、椅子、单杠

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引导学生把角比画出来。

谁能说说,你制作的角和刚才画出的角有什么区别?

4、揭题

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板书)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

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我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3)学生动手操作

(4)成果展示:

(5)小结:

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

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

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

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

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

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还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

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

并汇报说明画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锐角和钝角

备课组:

三完小主备:

阳彦雯审核:

吴四平

教学内容

第41页的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突破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实践。

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突破方法:

实际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出示游乐场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

(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主动探索,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

(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1)验证直角

师:

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

(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德尔直角比一比)

(2)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

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3)给角取名

师1:

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

(板书)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2:

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数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钝角。

(板书)快找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

(补充板书:

锐角<直角<钝角)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

请小朋友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同学说说:

它是什么角?

2、举例:

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角?

3、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五角星)

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吗?

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5、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

可是它们迷路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书第41页做一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