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877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docx

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

2010年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

辽宁从09年进入新课程高考后,今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知识体系的直线上升到模块教学的螺旋上升,从大纲教材的高考到新课程高考,我们的认识、理念、教学方式都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仅历经一届新高考,感觉对新高考的认识,也是在螺旋上升的。

 一、解读2010年高考辽宁数学考试说明

1、在试卷结构上。

文科试卷结构与去年的课改卷有很大变化,填空题仍为4道题,总分为20分;解答题6题,其中必考题5题,每题12分,最后一道为选考题(包含3小题,每题10分,考生从中任选1小题作答,满分10分;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共计70分。

理科试卷与去年课改卷相同。

2、在知识要求方面。

对知识的要求由大纲卷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变为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和掌握(运用、迁移)三个层次,这些层次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删除了“灵活和综合运用”,也不能将“理解、掌握”对应为“理解”,将“灵活和综合运用”对应为“掌握”。

这些提法的改变,不是降低了对知识的要求,而是对知识要求的层次的解释更具体,定位更准确,更具可操作性。

3、在能力要求方面。

《说明》提出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在原来界定的数学四大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细化重构,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所列高考考查的能力,结构上更为科学,与《课标》要求更加贴近.其中“思维能力”修改为更加明确的要求,即“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这应该与新教材中新增内容“推理与证明”相关;“运算能力”修改为“运算求解能力”。

此外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原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修改就是特指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新增的“创新意识”是高层次的理性思维,体现为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

4、必考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1)函数部分:

对指数函数的要求具体到“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对数函数的要求具体到“会画底数为2,10,1/2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2)函数与方程部分:

删去了“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改为了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

(3)统计部分:

明确指出“数据标准差公式”和“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

(4)圆锥曲线部分:

具体指出了掌握椭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为:

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知道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为:

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

(5)推理与证明部分:

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中明确指出了“三段论”推理,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

(6)理科复数部分:

增加了“能将代数形式的复数在复平面上用点或向量表示,并能将复平面上的点或向量所对应的复数用代数形式表示”。

(7)理科计数原理部分:

删去了“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删去了“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8)理科概率与统计部分:

增加了“会求某些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5、选考内容与要求的变化(文科与理科相同):

(1)几何证明选讲部分:

只对第一章“相似三角形定理与圆幂定理”做了要求,对第二章内容不做要求。

(2)坐标系部分:

只对极坐标做了要求,对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不做要求。

(3)参数方程部分:

只对“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做了要求,其余内容均不做要求。

(4)不等式选讲部分:

只对“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和“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做了要求,其余内容均不做要求。

对于“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只要求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其余内容均不做要求。

二、新课程高考备考的几点建议

1.紧扣课标,落脚考纲和考试说明

在新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内容的超“标”超“纲”现象,这个问题在老教师中特别是带过多年老教材高考的教师中最为突出,多年的高三经验已经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重点”,他们对老内容会轻松自如,驰骋发挥,而对新课标、新考纲及《考试说明》缺乏研究,往往是“惯性用力”而偏离了新考纲的轨道。

例如,理科的立体几何,有的老师在复习求二面角时,大讲求作二面角平面角的几种几何方法,为了讲三垂线法作平面角,又补充了三垂线定理。

事实上,在必修2的立体几何初步中(或者说文科)没有涉及求角的问题,理科对求角的问题,则应倾向于向量方法(坐标法)。

解析几何也是容易超纲的内容,其中又以原锥曲线最为突出,复习中有的老师大量选择使用大纲教材省份的高考试题,这其中又以向量与圆锥曲线及数列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最为突出,有的题目涉及椭圆、双曲线准线、第二定义等课标没有要求的问题,于是又补充准线、第二定义。

而新考纲对圆锥曲线的要求主要是:

掌握椭圆(理:

抛物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所以,圆锥曲线的复习应突出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和几何量,淡化数值运算,突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同是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这一解析几何问题的本质特征。

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理解领会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0条理念、82个行为动词,老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考纲,不能总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随意地拔高要求,高三教师还应当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做到不超“标”、不超“纲”、不补充课标已经删去的内容.在复习每一节时,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1)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2)明确哪些知识是新考纲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3)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4)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2.重视教材,回归课本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扔掉课本,重视资料。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因此,要重视教材,研究教材,回归课本。

主要做好如下几点:

(1)引导学生再现重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引导学生提炼;

(2)引导学生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主线,透彻地掌握知识结构,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要作透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课本中题目的变式;(4)善于在高考题中寻找课本题的原型,在课本中寻找高考题的“影子”,探索高考试题与课本题目的结合点,必要时再将这些问题做恰当的分解或整合、延伸或拓展,努力使课本知识更加丰富鲜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取教材的营养价值,真正发挥课本的备考功能。

 3.以生为本,主体参与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学生是复习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最具有灵性的生命体。

数学复习教学要做到高效,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努力转变学生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但是,在多次的调研听课中我们发现,部分高三复习课上,学生仍然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一个接一个题目的讲解,不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为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设计合理的展现与暴露、激励与强化等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积极思考、质疑问难。

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培养他们爱动脑、勤动口、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坚决杜绝一讲到底、一言堂的“满堂灌”现象,切实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丰富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

2010年辽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

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研训部陈玉华

辽宁从09年进入新课程高考后,今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知识体系的直线上升到模块教学的螺旋上升,从大纲教材的高考到新课程高考,我们的认识、理念、教学方式都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仅历经一届新高考,感觉对新高考的认识,也是在螺旋上升的。

 一、解读2010年高考辽宁数学考试说明

1、在试卷结构上。

文科试卷结构与去年的课改卷有很大变化,填空题仍为4道题,总分为20分;解答题6题,其中必考题5题,每题12分,最后一道为选考题(包含3小题,每题10分,考生从中任选1小题作答,满分10分;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共计70分。

理科试卷与去年课改卷相同。

2、在知识要求方面。

对知识的要求由大纲卷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变为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和掌握(运用、迁移)三个层次,这些层次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删除了“灵活和综合运用”,也不能将“理解、掌握”对应为“理解”,将“灵活和综合运用”对应为“掌握”。

这些提法的改变,不是降低了对知识的要求,而是对知识要求的层次的解释更具体,定位更准确,更具可操作性。

3、在能力要求方面。

《说明》提出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在原来界定的数学四大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细化重构,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所列高考考查的能力,结构上更为科学,与《课标》要求更加贴近.其中“思维能力”修改为更加明确的要求,即“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这应该与新教材中新增内容“推理与证明”相关;“运算能力”修改为“运算求解能力”。

此外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原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修改就是特指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新增的“创新意识”是高层次的理性思维,体现为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

4、必考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1)函数部分:

对指数函数的要求具体到“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对数函数的要求具体到“会画底数为2,10,1/2的指数函数的图像”。

(2)函数与方程部分:

删去了“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改为了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

(3)统计部分:

明确指出“数据标准差公式”和“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

(4)圆锥曲线部分:

具体指出了掌握椭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为:

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知道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为:

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

(5)推理与证明部分:

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中明确指出了“三段论”推理,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

(6)理科复数部分:

增加了“能将代数形式的复数在复平面上用点或向量表示,并能将复平面上的点或向量所对应的复数用代数形式表示”。

(7)理科计数原理部分:

删去了“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删去了“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8)理科概率与统计部分:

增加了“会求某些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5、选考内容与要求的变化(文科与理科相同):

(1)几何证明选讲部分:

只对第一章“相似三角形定理与圆幂定理”做了要求,对第二章内容不做要求。

(2)坐标系部分:

只对极坐标做了要求,对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不做要求。

(3)参数方程部分:

只对“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