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845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

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考

历史试题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的战事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划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

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任何国家拼死作战,争夺领土和资源。

战车的作用大为降低,而群体步兵的作用则相应地提高了。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传统道德日渐沦丧B.社会转型不断加剧

C.战争惨烈程度加深D.争霸战争方式增多

2.《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

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

这表明他们:

()

A.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B.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C.治学研究存在重思想轻学术偏见D.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

3.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

A.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B.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4.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士族丧失政治特权B.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C.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D.冗官问题日益严重5.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6.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建制:

一个“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材料中两个建制的相同点是()

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B.有效制约了相权的膨胀

C.官员品级低权力大D.造成宦官外戚专权

7.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

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

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

材料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B.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8.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B.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

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

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这一变化()

A.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B.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C.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D.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1.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材料强调,民主()

A.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B.增强国家认同感

C.左右国家的政局D.保障了公民公平参政

12.茅盾文学作品《子夜》中描述了1930年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力图构筑自己的“双桥王国”,但是美帝国主义的捐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百般阻挠。

最终他一败涂地,彻底破产。

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官僚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B.帝国主义侵略是民族工业破产的主要原因

C.美国商品的大量输入致使国货遭到排挤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13.1949年,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

“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同年9月,《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

据此可知,此时的中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B.积极践行人民民主原则

C.已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民主建设实现法制化

14.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15.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至今,中国总共只使用了8次否决权。

中国非常谨慎地使用否决权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在涉及重大原则立场时使用否决权同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这种态度()

①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表明是否使用否决权取决于我国的国家利益③有利于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④表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6.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B.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C.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17.下表是新时期我国“混合所有制政策变迁——所有制结构”。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十四大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五大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已动摇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曲折中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18.现代中国正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等系列现象纷纷出现。

这说明现代中国()

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的优化

C.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D.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19.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

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

据此可知,在古代()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20.罗马人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概念,贯穿了罗马历史的始终。

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

他们的盟国被称为“罗马人民之友”,政治对手被宣布为“罗马人民公敌”,这说明()

A.罗马执政者没有掌握实权B.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

C.罗马人民拥有最高决策权D.人民对权力行使实施监督

21.1539~1563年,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写成《亚洲史》,书中提道:

“我现在画出了一种航海家所不知道的海岸和中国庞大领土的内部地图,插入我所著的地理书中,这都是从中国地舆书中录下的中国全部情况,均以游记体裁加以详载,此书由中国带回。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葡萄牙是入侵中国最早的西方国家B.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22.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

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题干:

下列有关“——”的不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合选项:

①前者压抑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④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正确答案:

①③

根据选项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和“向外”。

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别指()

A.石油资源和殖民地市场B.石油资源和传播基督教

C.煤炭资源和殖民地市场D.煤炭资源和黑奴贸易

24.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

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

这段材料突出的表现了()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

C.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D.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精神

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派领袖儒勒·费理建立起义务教育制度,遍布全国各村镇的小学承担起向全民灌输共和思想和民族语言的使命,强化民族国家观念,这是因为法国()

A.强化民族国家意识B.重视义务教育发展

C.面临着新的国内外环境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6.下面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据此分析可知()

1832年

改革法案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11年

通过法案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年

颁布的法律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

A.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27.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政府干预B.改善公民住房

C.缩减社会福利D.减轻政府负担

28.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

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

“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揭示出苏联()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29.有人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30.2017年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国先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发动了贸易战,退出了多个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