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8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docx

福建自考文学概论二04年至11年真题

2010年4月文学概论

(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周易》中“观物取象”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

A.再现说B.表现说C.劳动说D.游戏说

2.“戴蓉州云:

‘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这一诗论的作者是【】

A.皎然B.刘禹锡C.王昌龄D.司空图

3.1711年发表了《批评论》,从而加速了“文学批评”这个概念为社会广泛接受进度的英国诗人是【】

A.蒲伯B.华兹华斯C.拜伦D.普希金

4.美国文学批评家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什么概念?

【】

A.叙述者B.隐含作者C.隐含读者D.故事人物

5.“愁之为物,惟惚惟恍。

不招自来,推之弗往。

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

寂寂长夜,或群或党”,整体看这里所运用的抒情话语方式是【J

A.比喻B.象征C.对比D.反讽

6.以下各项对诗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

B.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

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

D.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

色、态的具体形象

7.《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A.严羽B.李峤C.司空图D.苏东坡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是欧阳修对四季景象的描写,体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

A.简约B.刚健C.平淡D.疏放

9.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文体三分法中的类型的是【】

A.史诗B.小说C.抒情诗D.戏剧

10.以下关于通俗文学描述正确的是【】

A.通俗文学的创作常常是源自整体精神上的失衡而自发的行为,借助艺术创作寻求精神出路。

B.通俗文学严肃地探讨人生课题,蕴含着多层次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C.通俗文学建立在痛切人生的基础上.无论其情感是节制的还是张扬,都是内在生发、

流露出来的。

D.从事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以不变的套路进行固定题材的创作,并不忌讳题材和

情节的雷同。

11.以下内容不属于文学史的研究的主要对象的是【】

A.对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B.对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C.对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D.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核心对象展开评价和研究。

12.以下选项不属于文学创作灵感特点的是【】

A.突发性B.短暂性C.突破性D.朦胧性

13.法国结构主义者托多罗大将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

“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

这种划分应属于叙事学的哪一范畴?

【】

A.叙事时间B.叙事模式C.叙事人称D.叙事视角

14.以下选项属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特征的是【】

A.写真纪实B.感受性C.超验性D.动作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5.历史上,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

16.文学的创作原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其核心的内容包括

、概括性和想象性。

17.三国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在《周易略例》中,透彻地阐明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1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

19.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一词来自希腊文的七弦竖琴,而在中围“抒情”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所著的中的“发愤以抒情”的诗句。

20.《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涛》一文的作者是。

21.风格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2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23.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赋体物而浏亮”。

2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一切艺术划分为“日神艺术”和“”。

25.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的类型区分为、古典型、浪漫型。

26.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荣格将艺术划分为两种基本风格的类型:

感动型和。

27.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了“诗的世界观类型”的概念,根据文学作品、艺术创造对生命的理解表现的根本结构差异,划分出“自然主义”的文学、“”的文学、“自由的观念论”的文学。

28.“陶冶(净化)说”出自亚里士多德著的。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论.先写正确或错误再简要说明理论。

29.故事即情节。

30.强调艺术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

31.文学创作中强调的真实就是生活真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2.简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3.简述文艺起源的“模仿说”。

34.什么是反讽?

35.简述诗与画的关系。

36.简述民间文学的特征。

37.简述文学批评的性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8.文学风格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9.如何理解文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误读”现象。

40.论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

(二)试卷

(课程代码005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谁在他所著的《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观点?

【】

A.康德B.普列汉诺夫C.弗雷泽9.鲁迅

2.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抒情B.象征C.叙述D.议论

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的是意境的哪一特点?

【】

A.物、情、意交融B.空间感C.反讽或悖论D.意味蕴藉

4.在文学人物的塑造上,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中极力反对“席勒化”,即反对作者先

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相适应的人

物。

在这里,马克思是要强调典型的哪一特征?

【】

A.类型化B.普遍意蕴C.个性与差异性D.审美创造

5.“‘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由于悲伤也死

了’,这是一段情节”。

提出这一观点的作者是【】

A.爱·摩·福斯特B.威·毛姆

C.克林斯·布鲁克斯D.罗伯特·沃伦

6.下列各项是关于诗与画的区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

B.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

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

D.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主要诉诸听觉,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

7.“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观点出自【】

A.《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典论·论文》

8.“遵循自然,不加雕饰,不论粗细,随意地抒发感情”在内容上是兴之所至,恩之所悟,

是作者本性的流露。

形式上不太讲究方法技巧,结构上比较自由,上述描述与下列选

项中哪种风格相对应?

【】

A.简约B.刚健C.平淡D.疏放

9.现代关于“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对立的艺术风格范

畴的划分同下列哪项的区分关系最为紧密?

【】

A.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划分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分

C.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的区分D.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区分

10.下列选项的描述与黑格尔艺术类型中的“浪漫型”相一致的是【】

A.该艺术类型把理念与现实的完满的统一破坏了,即理念溢出或超越了形象,美学上的

丑的出现则与这种艺术类型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

B.在该种艺术类型中,抽象的理念所取的形象是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

料,形象化的过程就从这种材料出发,而且显得束缚在这种材料上面。

C.该艺术类型把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因此理念

就可以和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

D.该种艺术类型首先是同梦与醉两个世界相对应。

梦的世界是幻想的、直观的、静穆

的,醉的世界则是冲动的、激情的、狂热的。

11.下列选项对文类“四分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20世纪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分类方法。

B.“四分法”中的诗歌包括了“三分法”中分属于“抒情”和“叙事”两类的抒情诗、叙事诗。

C.兼顾文学作品内部规律和外部形态,既具有科学性又照顾传统分类习惯

D.着眼于文学创作的内部特征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科学性

12.下列关于高雅文学描述正确的是【】

A.高雅文学更多地指向现实的、外在于艺术的某些功利目的,如商业目的。

B.高雅文学趋向生活的单维表现。

主要描述单个的、孤立的事实,较少顾及生活的整体。

C.从事高雅文学创作的作家大多以不变的套路进行固定题材的创作,并不忌讳题材和

情节的雷同。

D.高雅文学建立在痛切人生的基础上,无论其情感是节制的还是张扬,都是内在生发、

流露出来的。

13.在谈到小说对人的“支配之道”时总结了“熏”、“浸”、“刺”、“提”四种力的观点的【】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黄遵宪

14.“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夏宇《甜蜜的复仇》),该诗句运用的修辞是【】

A.比喻B.象征C.朦胧D.反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5.“诗言志,歌永言”源于作品。

1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7.“陶冶(净化)说”出自著的《诗学》。

18.历史上,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

19.文学离不开语言,但语言并不都是文学。

文学语言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它有自身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形象性、含蓄性、。

20.将意境区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者是。

21.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个是。

22.法国作家布封说,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到别人手里,而风格既不能脱离作品,又不能转借,也不能变换。

布丰在这里指出了风格具有特点。

23.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了“诗的世界观类型”的概念,根据文学作品、艺术创造对

命的理解表现的根本结构差异,划分出“自然主义”的文学、“客观的观念论”的文学和

24.对文学的分类在西方是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所开创的,他将文学分为史诗等三种类型。

25.16世纪法国学者蒙田开创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文体行文活泼、充满形象和理趣、情调亲切优美的新文体从此在欧洲长盛不衰,这种文体是。

26.“味摩洁之诗,诗巾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