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346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lǒ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来)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二、多音字

  笼:

lónɡ(鸡笼、蒸笼) lǒnɡ(笼罩、笼络)

  闷:

mēn(闷热、闷声不响) mèn(烦闷、闷闷不乐)

  号:

háo(号叫、风号浪吼) hào(号令、括号)

  隆:

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兴隆)

  观:

ɡuān(观看、奇观) ɡuàn(道观、白云观)

  薄:

bó(薄弱、单薄、薄雾) báo(薄纸、薄片、薄纸) bò(薄荷)

  三、近义词

  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四、反义词

  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五、文中四字词语积累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六、理解词语

  霎时:

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

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

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本文形容雾很大。

  颤动: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闷雷:

声音低沉的雷。

  涌来:

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

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

布满天空,席卷大地。

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

山岳倒塌,地面裂缝。

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

狂风号叫,波浪怒吼。

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七、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

写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

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

写潮退后的景象。

  八、句子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

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九、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

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

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例如:

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边读书边想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

  步骤:

播放潮水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询问:

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

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那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呢?

  形式:

歌曲、音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主探究:

默读、轻读

  

(1)字词:

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2)内容: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

画出喜欢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

  字词关:

  

(1)引导思考:

多义字: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自主发言,字典验证。

  

(2)鼓励发现:

易错字音、字形,总结记忆方法。

  (3)四字词语:

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4)朗读练习:

同桌互读,朗读竞赛

  内容关:

  

(1)引导观察: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总结交流:

总(天下奇观)——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初步交流: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兴趣所在。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潮来前

  

(1)默读思考:

作者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什么?

  

(2)发表感受:

你觉得平静的江面怎么样?

怎么感受到的?

  结合图片,理解关键词”横卧”

  联系实际,体会“若隐若现”

  (3)除了涨潮前的江面,还有什么景象?

  潮来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隆隆的响声”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轰隆隆……)

  

(2)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写的?

(闷雷滚动)

  (3)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么形象啊!

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4)想象:

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闭眼齐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白线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图片看一看。

  

(2)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

  (3)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4)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齐读)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1)解释:

一丈是3.3米,两张多高是多少啊?

  

(2)类比:

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

  (3)想象:

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4)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分组比赛读,然后齐读。

  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对比: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来后

  方式:

仿照上一环节,小组合作讨论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六七米高了。

  对比前后,感受余波

  

(1)、江面是立刻恢复平静了吗?

怎么看出来的?

  (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义。

体会形、声之变化)

  

(2)、潮来后与潮来前的平静一样吗?

  (3)、质疑:

人群又有什么变化?

(缺少)

  (4)、想象:

这时候观看的人会是什么样?

  4、品读课文,体会手法

  

(1)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雄伟奇特呢?

你发现了什么?

  

(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5、巩固小结

  记者采访,总结抒情:

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演练,派代表发言,问:

能描述下当时的场景吗?

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

  6、课上拓展

  

(1)、配乐练笔,描绘变化

  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

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段,或书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2)、口语表达,揭示原因

  阅读资料袋,(以潮水第一人称)做讲解

  7、课下延伸

  

(1)识字写字:

配图制作成书签,或贴图完成游记表。

  

(2)口语交际:

说说假期游览的风景名胜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特别注意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