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621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docx

隧道通风方案修副本

 

第一章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隧道通风管理工作,加强现场施工平安管理,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全面确保平安生产目标的实现,结合本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特编制隧道通风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的隧道施工。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成兰铁路CLZQ-1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立[2010]241号〕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4、我单位类似工程地质的施工经历

第三章编制围

新建至铁路CLZQ-11标段的隧道工程。

主要工程为:

解放村隧道出口、金瓶岩隧道、王登隧道。

第四章通风的设计原那么

4.1通风系统

隧道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隧道需要的风量,需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与施工机械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检测,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实施连续通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机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2通风设备

1、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防止污风循环。

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在15min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2、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隧道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带。

风带口开开挖面的距离应小于20m。

第五章通风施工方案

隧道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平安施工的关键。

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平安和施工人员身心安康的保证。

为了加强隧道通风管理工作,提高通风质量,加强现场施工平安管理,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对隧道通风设备与风带的安装、布设、连接做如下要求,请各隧道洞口遵照执行。

5.1正洞通风

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采用机械通风。

通风设计根据

独头通风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条件等综合确定。

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通风。

风管均采用大口径软质风管〔直径1.5m柔性风筒〕,以减少接头漏风。

通风设备有适当的备用数量,一般为计算能力的50%。

1、通风时间要求:

为满足快速掘进要求,正洞与横洞按通风40min,工作面具备满足人员进洞施工条件。

2、风速要求:

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25m/s,但不得大于6m/s,以到达有效排尘。

3、风量要求:

供风量保证工作面每人供给新鲜空气不小于3m³/min。

风机距离洞门原那么上不小于10m,出风口距开挖作业面距离不大于20m。

1、风管与风管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通过风管上锁扣〔吊扣〕将风管固定在钢丝绳上;风管上每隔3.0m有1道加固索和1个锁扣,顺直风管,减少风流阻力。

2、钢丝绳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拱顶或边墙上,采用φ12膨胀螺栓,锚固长度不小于7cm,间距为3.0m。

风管吊挂要平直,拉紧吊稳,防止出现褶皱增加局部阻力,在与横洞交接处宜防止死弯。

3、风管安装高度不得遮挡监控量测水平测线,并保证洞有足够的净空高度,防止发生过往车辆和机械刮破风管而影响施工。

4、风管出口应与工作面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大断面、大风量、大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20~30m以。

5、对于压入式通风,主风机原那么上安装在距离洞口大于10m、并有一定净空高度的支架上。

风机前后5m围不得堆放杂物,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停机。

6、风管接至二衬台车时,不得从中间过车台架下穿过,必须从二衬台车横梁台架以上顺直穿过,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破坏风管。

5.2辅助坑道〔横洞〕通风方式

辅助坑道均有两个工作面,所以必须采用独立通风方式。

两个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方式,通风管也分别设置,在横洞进入正洞后往工作面接入时,需注意尽量做到圆顺已减小风阻,到达有效通风的目的,直线段的通风管接头方式与正洞一样。

辅助坑道通风管布置在辅助坑道拱顶,与洞外主风机相连,主风机固定在辅助坑道洞口外设置的通风机门架上。

1、通风机门架材料采用I16工字钢,由三至四榀拱架组合而成。

2、门架纵向采用槽钢联接结实,必要时可增加斜撑。

3、通风机门架根底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根底顶面尺寸要保证能安

装通风机配电柜与遮雨棚。

4、通风机根底与通风机门架尺寸结合现场隧道情况具体调整。

5、通风机门架顶面铺设Φ14螺纹钢钢筋网片,网格间距15cm*15cm。

5.3防漏降阻

防漏降阻是实现长距离通风的技术关键,为了提高隧道的通风质量,在施工中将采取措施,确保隧道通风质量。

具体措施见下表。

表5-3-1防漏降阻措施

序号

防漏降阻措施

说明

1

选择优质风管材料,

加大风管直径

选用长丝涤纶纤维做基布,压延PV塑料复合而成的增强塑料胶布做风管材料,风管直径1.5米。

2

加大风管节长

将风管节长增大到50-100米,配置10m、20m拼节。

3

采用新的风管加工工艺

采用电热塑机加工取代缝制。

4

改良风管联接形式

接头采用簿钢板制成钢圈,加焊ф10mm钢筋。

5

提高风管安装质量

吊挂风管的缆索要拉平、拉紧。

第六章通风量计算

6.1正洞所需总风量

金瓶岩隧道3号横洞工区为例,最具代表性,承当正洞施工任务最长,为1940m,横洞长530m。

1、施工人员所需总风量

VP=UP·m·k(m3/min)式中参数如下:

UP:

洞每人所需新鲜空气量,一般按〔3m3/min/人〕计算;

m:

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二衬班20人,初支班20人,开挖班30人,出渣班6人,装载机司机2人〕

k:

通风备用系数取〔1.1~1.5〕

VP=3*〔20+20+30+6+2〕*1.3

=304〔m3/min〕

2、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式中参数如下:

A: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kg),按V级围岩爆破设计A=280〔kg〕

S:

坑道断面面积〔m2〕,取V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128m2

t:

通风时间:

按40min

L:

爆破后炮烟的扩散长度,取60m

 

3、燃机作业废气稀释的需要量计算

机械名称

数量

功率〔KW〕

出渣车

6

200

装载机

2

165

Q=n·A

=〔6*200+2*165〕·2.8

=4284〔m3/min〕

n:

洞使用燃机作业的总功率

A:

燃机每1KW所需的风量,一般为2.8m3/min·KW

⑷、按洞允许最小风速计算

Q=60·v·S

=60*0.25*128

=1920(m3/min)

v:

洞允许的最小风速〔m/s),取0.25m/s

S:

坑道断面面积〔m2〕,取V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128m2

综上所述,正洞工作期间洞所需总风量

304+497+4284+1920=7005(m3/min〕

6.2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DT64-125型轴流风机提供的最大通风量为3300m3/min,最大风压为5920Mpa,横洞最长风管530m,正洞最长风管1940m,那么通风机提供到最远掌子面的风量为:

V=(1+PL/100)·Vm

P:

100米风管漏风量,取1%,

L:

通风管的长度

Vm:

通风机提供的最大风量

正洞:

V=〔1+0.01*1940/100)*3300=3940<7005

在每个洞口设置两台风机2*3940=7880>7005

综上所述,在横洞口配备2台风机,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第七章施工通风检测

隧道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展1次全面测风。

对掘进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展风量调节。

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通风检测仪表。

7.1风速测定

本标段隧道中的风速测定,选用中速风表〔0.5-10m/s〕,测量时,按下开场按钮,风速仪表翻开,将可拔式风机连接并放至测点进展测速。

 

图6-1-1风速测试仪器与操作说明

7.2风速测定要求

由于空气具有粘性和隧道洞壁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使得洞空气在流动时会产生外摩擦力,导致了风速在隧道断面上的分布并非均匀的。

风速在洞壁周边处风速最小,从洞壁向隧道轴心方向,风速逐渐增大。

通常在隧道轴心附近风速最大。

在测量隧道平均风速时,如果把风速测定仪停留在洞壁附近,测量结果将较实际值偏小;风速计位于隧道轴心位置时又使测量结果偏大,因此测定隧道平均风速时,不能使风速测定仪停在某一固定点,而应该在隧道横断面上按着一定路线均匀地测定,其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隧道的平均风速。

为了测得隧道平均风速,测风时可按定点法〔即将隧道横断面分为假设干格、风表在梅格停留相等的时间〕进展测定,而后读出风速仪表上的平均风速值即可。

 

图6-2-1隧道横断面测定点布置示意图

 

 

图6-2-2隧道纵断面测定点布置图

第八章通风施工常见问题与整改措施

8.1通风质量差

洞通风质量差,大、小里程风带只到仰拱端头,距离掌子面过远,不符合符合成兰铁路隧道施工管线布置标准化指导意见。

整改措施:

将大、小里程风带接长至距离掌子面20m,并将风带梳理顺直沿边墙挂设,持续24小时通风;后续施工中专业人员进展现场施工通风管理,确保洞空气质量。

 

图4-1-1风带接长至距离掌子面20m

8.2风带破损

洞风带破损严重,洞通风效果差,风带接入掌子面长度缺乏,上墙高度不合理。

整改措施:

将破损风带进展更换,风带接入掌子面20米处,上墙高度为4.5米,后续施工中加强洞管线布设安装,确保符合标准化施工要求。

 

4-2-1合格照片

第九章管理措施

9.1施工管理措施

1、由专业人员进展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风管安装平、直、顺,通风管路转弯处应安设刚性弯头,并且弯度平缓,防止转锐角弯,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平时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

2、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进展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与时对通风系统作局部调整,保证洞气温不得高于28℃、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在通风30min后分别降到30mg/m3和5mg/m3以下。

3、通风机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停机。

假设通风设备出现事故或洞通风受阻,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在通风系统未恢复正常工作和经全面检查确认洞已无有害气体以前,任何人均不得进入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