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98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致得行日记 八十.docx

致得行日记八十

致得行日记八十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

 

 

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2017年2月16日星期四

 

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

致得行你说我说

天舜、兰花、王龙会从晋城回来了。

又叫来了天会、乳玲、路晚顺。

过了年,大家相聚在一起。

天舜说:

“最近看中国诗词大会,又看了王强写的《思维提升个人气质》。

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读一流的书!

我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费我精力的大概就是这两大类。

我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我认为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正是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校门后不管走到哪个领域,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的保证。

因为那些书不是字,是生命,而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

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

我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

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

我所读的作品的创作年代越来越早,因为我觉得越是早期的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写照。

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进入书前的状态是什么。

他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写,还是倾其鲜血、生命和经历而写。

如果你读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语言,那么最后见到的也一定是虚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读书真正对读者产生作用的时候,就是读者和真正的生命融汇在一起的时候。

千百年来,没有被淘汰的著作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这是非常关键的。

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

文学的功能是什么?

在我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

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

所以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

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读那些经典的、人类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为追求时髦而不屑一读的文字吧。

这些文字使我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直接的感觉。

我认为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我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

我觉得一定要。

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

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著作。

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

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

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

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

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

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

像弗洛伊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

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

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

第五,文学不可不读。

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

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

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

第六,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

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

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

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

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

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

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

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

兰花说:

“我们今天就学习关于春天的七个唯美成语故事。

【人面桃花】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

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

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地告诉他说:

“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

”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

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姑娘就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春风得意】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1岁时才考取进士,他写下《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后来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草长莺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莺乱飞。

后来多用“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

清代高鼎《村居》也写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树暮云】唐代的李白、杜甫是好朋友。

李白去江东漫游,杜甫在长安思念朋友,就写下一首五律《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第三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浓缩为成语“春树暮云”,用来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万紫千红】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写过《春日》一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春梦无痕】由于苏轼一直对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对态度,在一些诗文中又对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的“新进”作了讥刺,于是政敌便弹劾他。

苏轼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他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寓定惠院。

五月二十九日,家人也迁到黄州,于是迁居临皋亭。

1081年(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访陈慥,潘丙、古耕道、郭遘将他送至女王城东禅院。

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四十七岁。

他于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人出城寻春,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诗写下和诗。

诗写道: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第二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如侯鸟,有感于外界信息而动。

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此从不懈怠,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人之如候鸟,正在于此,只不过人间的信息比自然季侯要复杂得多;但同样,人因有感而动,其中一切经历、一切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

【流水落花】南唐后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间,写下《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后世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如果说:

“我们每周聚会学习两次。

大家都说:

“好。

我们不能光打麻将。

我们也要学习,提升提升。

”乳玲说:

“我们也开始学习诗词,要背千古名句,记住了我们也可以参加诗词大会。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几天我们也被《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来自复旦附中的小美女武亦姝刷屏了!

小姑娘年纪不大,但才学惊人,让我们体味到了中国诗词的韵味与魅力。

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