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77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docx

六年级传文教学设计上

六年级传统文化(上)教学设计

《论语•为政》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月2日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论语•为政》的前四则的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

《论语》前四则

教学重点

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人物介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八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经典回放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跟师朗读2遍,

1)小组内互读初步感知课文意思

2)句意孔子说:

“对于学问道行,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自学第二则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 

译文:

孔子说: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的积累知识;勤奋学习,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厌倦。

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

5)自学第三则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努力求知的人”。

6)自学第四则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孔子:

“为什么孔文子死后会有‘文’这个称号呢?

”孔子说:

“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所以他有‘文’这个称号。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三、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四、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活动广角

练习背诵这两段选文

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课,我第一次接触这门课,再加上没教材,一节课下来,自己虽累的口干舌燥,但收获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也可能是孩子们刚开学,不适应的缘故吧。

不过,也都配合的不错,只是效率低些而已。

我想:

下节课一定会很理想的。

《论语•为政》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月9日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论语•为政》的后四则的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论语》概述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据统计,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地方共109次,讲“礼”的地方共75次。

孔子的“仁”含意广泛,几乎包括所有做人道理。

他说有五种品德算是仁:

“恭、宽、信、敏、惠。

”又解释: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

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

”孔子答子路:

“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

“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二、出示《论语》后四则

二、活动广角

有人认为诚信无关紧要,谁老实谁吃亏,你认为如何?

谈谈你的看法。

三、检查背诵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和学生同学习。

用多种形式(师范读背,开火车读背,指名诵背、集体诵背)熟记《论语二则》,以点带面,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并进一步了解了孔子其人。

在学习“人而无信”时,要求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情感体验。

《大学》前一则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月16日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

学习《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教学重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大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史上一直存有争论。

旧说是曾参所作,也有人认为可能出自战国晚期荀子一派儒者之手,还有人认为出自于秦汉时期儒家修订的作品,这一点还是比较可靠的。

二、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三、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四、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

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

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

“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

”客人愕然。

从这个例子说明:

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

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五、活动广角

练习背诵这两段选文。

教学反思

在“明明德”篇学习前,首先跟学生讲述了它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含义。

同时,体现实践性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我相信,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什么要学习《大学》?

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大学》的内容是教育学生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大学》另二则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月23日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慎独篇》的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大学》简介

成书及地位

《大学》之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经过北宋程颢、程颐的鼎力尊崇,又经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在经历宋、元以后,《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组织教学

三、检查背诵

四、活动广角•讲故事

“慎独”也可以说是自律。

不少名人都是严于律己的!

请把你知道得名人自律的故事讲出来。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一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同时,体现了活动性原则,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结合本节内容慎独,使学生了解:

诚恳体现在人的内心,表现在行动上。

所以君子独处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从事,注意自己的行动。

同时让学生了解了严于律己的名人故事。

收获很大。

《中庸》前一则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月30日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庸》的前一则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庸》

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二、复习内容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大学》二则。

齐声背诵

三、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四、出示译文

讲解内容

天赋“人心”叫做“性”,循着本性的叫做“道”,修习“道”的叫做“教”。

这道哇!

不可片刻离开的啊,可以离开,不是“道”啊。

人的天性就决定了人们能够建立起人的社会系统,是一切教育的本原基础与出发点。

离开了这样的本原,其他就无从谈起。

|所以,能够顺着人的天性的就可以叫做道,我们说“天理昭彰”,就是讲的顺应人的天性啊!

违背了人的天性,就是违反天道,违反天理,能够修习这样的天理和天道的,就是我们说讲的“教”了。

所谓的道,和我们的生存像鱼和水一样,片刻时间都不能离开,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五、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六、活动广角

练习背诵这段选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并发扬正道叫做教化。

道,是不可片面背离的,如果背离,那就不是正道了。

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到他的行为时也检点自己,在别人听不到他的言语时也警惕小心。

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其实,讲人性,讲人道(人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之道)是在我国古代就有儒家提出,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啊!

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西方早了千年哪!

学生似懂非懂,我相信:

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他们慢慢会“消化”的。

《中庸》第二则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10月8日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庸》的后一则原文及译文,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句子的理解和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默读课本11—13页原文和文意

二、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