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1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数上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docx

人教版三数上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1

6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教科书安排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笔算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再解决进位问题和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问题,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解决问题中,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及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习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计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教科书遵循了计算教学情境化的原则,让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

教科书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同时还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需要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在计算中,对于进位,学生容易忘记,或者忘记加进位的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的易错点。

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和算法。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需要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内容,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乘法中从不进位乘法到第一次出现进位的情况,教科书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引导。

学生的探索可能有多种形式,如画图、列表、摆学具(如小棒)、应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等,应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

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为此教科书专门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突破。

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教学笔记

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6~57主题图及例1和例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乘法的方法。

2.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游乐园玩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口算乘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科书P56的主题图。

【教学提示】

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数学信息不单单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从图表中呈现。

师:

观察教科书P56的情境图,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一部分,但并不完整。

需要引导学生逐步表达完整:

玩旋转木马每人每次5元,玩激流勇进每人每次10元,玩过山车每人每次12元,玩登月火箭每人每次8元,玩碰碰车每人每次20元。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但是通过仔细观察与思考,也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根据所列数学信息,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师: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要是根据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的合理问题,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再从所提问题中提取出例1: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则可自己提出。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教学教科书P57例1。

【教学提示】

列式时对用加法计算的学生也应表示肯定,但还是提倡用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法。

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1)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算法。

【学情预设】预设1:

用加法,20+20+20=60(元)。

师:

像这样数据很少的时候容易加,如果数据要是很多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用到乘法了。

预设2:

用乘法,20×3。

师:

20×3该怎么算出来呢?

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

(板书算式及课题)

师: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预设1:

表示20个3相加。

(师:

这里3表示什么?

题目中有这样的20个3吗?

预设2:

表示3个20元相加,一个人玩过山车就是20元,现在有3个人玩,就是3个20元相加。

(对表达清楚的学生予以表扬。

(2)自主计算,交流算法。

师:

那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来。

【学情预设】预设1:

每人要20元,现在有3人,就是3个20相加,就是20+20+20=60。

预设2:

20×3,20就是2个十,20×3就是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师: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学提示】

让学生经历摆一摆的过程,体会从动作表征到符号表征的转变。

解法1:

20+20+20=60

师:

结合小棒图,谁明白这种方法?

解法2:

2×3=620×3=60

师: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它用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哪句口诀?

【学情预设】二三得六。

师:

二三得六的“二”表示什么?

“六”表示什么?

谁懂这种方法了,再来说一说60是怎样得到的。

师:

谁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呈现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的两种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通过“2个十乘3是6个十”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二三得六”算20×3=60的计算方法。

师:

看解法2中的算式,能发现规律吗?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200×3的结果是多少,2000×3的结果又是多少,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算一算。

学生快速计算后,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适时补充完善板书)

(3)归纳算法。

师: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该如何计算呢?

◎教学笔记

学生自由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会对这几种不同的算法进行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最简洁的计算方法。

师生小结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先把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出示200×3和2000×3旨在让学生借助类推法完成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并尝试归纳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4.教学教科书P57例2。

师: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呢?

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12×3=

(1)学生自主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学提示】

注意引导学生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描述算理算法,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师:

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计算过程。

【学情预设】预设1:

想加法算乘法,12+12+12=36。

(对能利用此方法的学生应予以肯定,但是可以给学生讲明当这个多位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用加法算就不够简便了。

预设2:

12可以分成10和2。

先求出3个10是多少,再求出3个2是多少,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6。

10×3=30,2×3=6,30+6=36。

师针对第二种计算方法,在课件上用小棒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算法对比,学生会发现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多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部分乘得的结果相加,这种计算的方法是最简便的,而且因为暂时不涉及进位的问题,所以出错的概率较低。

(3)迁移类推。

师:

你们能计算出12×4,21×4和23×2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小组内讨论。

师:

大家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学情预设】预设1:

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预设2:

计算的方法相同,都是把多位数拆分,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

师:

现在你们能总结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了吗?

师生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把两位数看成几十和几,先计算几十乘一位数,

◎教学笔记

再计算几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可能无法表达得足够规范和简练,但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了计算的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和法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总结归纳的时候予以适当引导和规范。

三、应用知识,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教学提示】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说一说数量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即把这类题目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

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2题。

师: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应该怎样解答?

【学情预设】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也就是4个90元,所以选择用乘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

学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算理的突破,借助小棒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以位值思想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算法背后的算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但还要注意:

①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②实行弹性教学,以后要把教科书的习题处理作为课题来研究,在练习设计中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

③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多听、多学、多练的目的。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35第三题。

三、1.一盒虾的价钱是60元,刘阿姨买了5盒,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盒虾有21只,4盒虾有多少只?

 

参考答案

三、1.60×5=300(元)2.21×4=84(只)

◎教学笔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58~59“练习十二”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口算。

2.运用乘法口算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口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