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79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诗词默写复习

(一)文言文复习试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

  翻译: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向邻居借来给了他,他立即写下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他的诗作。

从此指定题才叫他写诗,他立刻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处。

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奇特,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他题诗。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不能和以前听到的情况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又到了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

“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一、常识积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先叙事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

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二、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

三、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

1、余闻之也久()2、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1、其诗以养父母()2、稍稍宾客其父()

然:

1、父利其然也()2、泯然众人矣()

宾客:

1、稍稍宾客其父()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四、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或)以钱币乞之()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稍稍)宾客其父()

5、泯然(众人)矣()

五、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六、问题探究

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

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6.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①从个人情况看:

②从道理上讲:

7.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答:

七、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之情。

★★★《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

问木兰在惦记什么?

(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本文《》选自宋代编的一书。

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燕山(  ) 胡骑(  ) 辔头(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⑵万里赴戎机(赴:

⑶出郭相扶将(郭:

)⑷策勋十二转(策:

⑸著我旧时裳(著:

)⑹关山度若飞(度: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

(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

(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道:

“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

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非常惊奇地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

“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时期的家、家。

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8.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

                  

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古诗文默写

一、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6.,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

(《木兰诗》)

7.日辞黄河去,,不闻爹娘唤女声,。

(《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

(《木兰诗》)9.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10.,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11.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13.双兔傍地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