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4708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x

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部署

第三章、落地式卸料平台安装部署

第四章、荷载计算

第五章、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施工使用要求

第八章、卸料平台的拆除

 

一、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信息化仓储配送中心及辅助设施工程建设项目(9#车间)

2

工程地址

顾山镇李家桥村

3

建设单位

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连云港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5

监理单位

江苏鸿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6

工程规模

总建筑面积为37839.82㎡,1栋4层,框架结构厂房

7

质量目标

合格

8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合格

9

工期目标

120天

二、施工部署。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主体施工垂直、水平运输采用上海吴淞建筑机械生产的QTZ80附着式塔式起重机,臂长为54m。

2层以下搭设常规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2层以上采用悬挑脚手架。

为便于2~3层钢管、方木、扣件等材料转运,上下吊装,在施工中搭设的落地式操作平台,故称落地式卸料平台。

本工程卸料平台采用钢管,扣件搭设一个整体的卸料平台,并与主体预埋件拉结成一个独立的承重体。

(见附图)。

安、拆装由塔吊配合施工。

二、落地式卸料平台安装部署。

一、力、机械、机具资源的准备

1、人员配备

为了保证总体施工进度及施工的顺利进行,上料平台在施工前,宜事先安排好施工作业班组,确立现场施工管理班子。

钢平台的搭设施工由专业的架子工进行施工。

人员配备采用架子工5人,配合杂工2人。

2、材料、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进度的要求,另行组织钢管、焊管、夹板等材料及相关施工机具进场,满足施工的要求。

3、平台设计

根据工程情况,每层卸料平台设四个。

卸料平台为落地式,平台立杆为钢管φ=48*2.8mm,平台搭设最大高度为18m,尺寸为6mX6m,最大荷载0.5吨。

四、荷载计算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1.基本计算参数

(1)基本参数

卸料平台宽度6.00m,长度6.00m,搭设高度24.20m。

采用Φ48×2.8钢管。

内立杆离墙0.20m,中立杆采用单扣件。

立杆步距h=1.80m,立杆纵距1.00m,立杆横距=1.50m。

横向水平杆上设4根纵向水平杆;施工堆载、活荷载2.00kN/m2;平台上满铺脚手板。

(2)钢管截面特征

壁厚t=2.8mm,截面积A=424mm2,惯性矩I=107800mm4;截面模量W=4490mm3,回转半径i=15.9mm,每米长质量0.0333kN/m;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000N/mm2。

(3)荷载标准值

1)永久荷载标准值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248kN/m

脚手板采用钢筋条栅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30kN/m2

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施工堆载、活荷载2.00kN/m2

3)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

平台搭设高度为24.20m,地面粗糙度按D;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0.84(标高+5m);

挡风系数

=0.872,背靠建筑物按敞开,框架和开洞墙计算,则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1.134;工程位于广东,基本风压ω0=0.50kN/m2;

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ο=0.7×0.84×1.134×0.50=0.33kN/m2

2.纵向水平杆验算

(1)荷载计算

钢管自重GK1=0.0333kN/m;脚手板自重GK2=0.30×0.30=0.09kN/m;施工活荷QK=2.00×0.30=0.60kN/m;

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q1=1.2×(0.0333+0.09)=0.15kN/m

施工活荷载q2=1.4×0.60=0.84kN/m

(2)纵向水平杆受力验算

平台长度7.00m,按5跨连续梁计算L=1.00m。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M1=-0.105

M1=KM1q1L2=-0.105×0.15×1000×1000=-15750N·mm=-0.02kN·m

弯矩系数KM2=-0.119

M2=KM2q2L2=-0.119×0.84×1000×1000=-99960N·mm=-0.10kN·m

Mmax=M1+M2=0.02+0.10=0.12kN.m

σ=M/W=120000/4490=26.73N/mm2

纵向水平杆σ=26.73N/mm2<f=205N/mm2,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1=0.644

υ1=Kυ1q1L4/(100EI)=0.644×0.15×(1.00×103)4/(100×206000×107800)=0.04mm

挠度系数Kυ2=0.704

υ2=Kυ2q2L4/(100EI)=0.704×0.84×1.00×103)4/(100×206000×107800)=0.27mm

υmax=υ1+υ2=0.04+0.27=0.31mm

[υ]=1000/150=6.67mm与10mm

纵向水平杆υmax=0.31mm<[υ]=6.67mm,挠度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

Rq1=1.132×0.15×1.00=0.17kN

Rq2=1.218×0.84×1.00=1.02kN

最大支座反力Rmax=Rq1+Rq2=0.17+1.02=1.19kN

3.横向水平杆验算(图6-41)

(1)荷载计算

钢管自重gk1=0.0333kN/m

中间纵向水平杆传递支座反力R中=Rmax=1.19kN

旁边纵向水平杆传递支座反力R边=Rmax/2=0.60kN

(2)横向水平杆受力验算

按4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

L=1.50m;q=gk1=0.0333N/m,P1=R边=0.60kN,

P2=R中=1.19kN;

横向水平杆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Mq=-0.107

Mq=KMqqL2=-0.107×0.0333×1500×1500=-8017N·mm

弯矩系数KMp=0

Mp=KMpPL=0×1.19×106=0N·mm

Mmax=Mq+Mp=8017+0=8017N·mm

σ=Mmax/W=8017/4490=1.79N/mm2

横向水平杆σ=1.79N/mm2<f=205N/mm2,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1=0

υ1=Kυ1PL3/(100EI)=0×1190×15003/(100×206000×107800)=0mm

挠度系数Kυ2=0.632

υ2=Kυ2qL4/(100EI)=0.632×0.0333×15004/(100×206000×107800)=0.05mm

υmax=υ1+υ2=0+0.05=0.05mm

[υ]=1500/150=10.00mm与10mm

横向水平杆υmax=0.05mm<[υ]=10.00mm,挠度满足要求。

4.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抗滑移验算

(1)边立杆

均布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为:

R1=0.39×0.0333×1.50=0.02kN

集中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为:

R2=0.60+0×1.19=0.60kN

支座反力最大值Rmax=R1+R2=0.02+0.60=0.62kN

横向水平杆与边立杆1个扣件连接Rmax=0.62kN<Rc=8.00kN,扣件抗滑移满足要求。

(2)中立杆

均布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为:

R1=1.143×0.0333×1.50=0.06kN

集中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为:

R2=0×1.19=0kN

支座反力最大值Rmax=R1+R2=0.06+0=0.06kN

横向水平杆与中立杆1个扣件连接Rmax=0.06kN<Rc=8.00kN,扣件抗滑移满足要求。

5.立杆承载力验算

(1)立杆容许长细比验算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0;立杆步距h=1.80m;

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μ=1.5;

立杆计算长度Lo=kμh=1.0×1.5×1.80=2.70m

λ=Lo/i=2.70×1000/15.9=169.81

长细比λ=169.81<[λ]=210,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1)荷载计算

平台架体自重N1=0.1248×24.20=3.02kN

平台面荷载传递到中立杆的最大荷载N2=0.06kN

竖向荷载N=N1+N2=3.02+0.06=3.08kN

风荷载标准值ωk=0.33kN/m2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0.85×1.4Mωk=0.85×1.4ωkLah2/10

=0.85×1.4×0.33×1.00×1.80×1.80/10=0.13kN.m

2)轴心受压稳定性系数

Lo=kμh=1.155×1.500×1800=3119mm

λ=Lo/i=3119/15.9=196

=0.19

3)立杆稳定性验算

N=3.08kN=3080N

N/(

A)+MW/W=3080/0.188/424+127235/4490=66.98N/mm2;

立杆稳定性66.9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6.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立杆设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为混凝土楼板(按C30考虑),楼板厚度180mm

上部荷载为F=3.08kN.

(1)支承面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βs=2.00,ft=1.43N/mm2,hO=180-15=165mm,βh=1.00

η=0.4+1.2/βs=1.00,σpc,m=1.00N/mm2,Um=4×(100+165/2)=730mm

(0.7βhft+0.15σpc,m)ηUmhO

=[(0.7×1×1.43+0.15×1)×1.00×730×165]/1000=138.64kN

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138.64kN>F=3.08kN,满足要求。

(2)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b=(0.10×3)×(0.10×3)=0.09m2,Al=0.10×0.10=0.01m2

βl=(Ab/Al)0.5=3,fcc=0.85×14300=12155kN/m2,ω=0.75

ωβlfccAl=0.75×3×12155×0.01=273.49kN

支承面局部受压承载力F=273.49kN>上部荷载F=3.08kN,满足要求。

7.计算结果

卸料平台宽度6.00m,长度6.00m,搭设高度24.20m。

采用Φ48×2.8钢管。

内力杆离墙0.20m,中立杆采用单管。

立杆的步距h=1.80m,立杆的纵距b=1.00m,立杆的横距L=1.50m。

横向水平杆上设4根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与中立杆采用双扣件连接;平台上满铺脚手板。

五、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卸料平台的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连;

2.卸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

3.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扣件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4、操作平台上应显著标明容许荷载,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

四、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网络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施工检查制度。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保证体系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拟定落实管理目标,制定安全保证计划,根据保证计划的要求,落实资源的配置。

4.认真贯彻安全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运行、实施、监督、检查。

5.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素要求的及施工中出现的隐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复查。

6.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及劳保鞋,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六、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2)保证上料平台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工程师挂帅、纵到底横到边的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创信誉”的指导方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网络。

2.2认真执行三检及专职检制度,确保施工保质保量完成。

2.3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先检查合格证,再按有关要求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构配件进入施工现场。

七、施工使用要求:

1、操作平台两侧应搭设固定防护栏杆,钢平台外口应略高内口。

2、本卸料平台按500kg荷载计算,严禁重物冲击荷载或者超载,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允许使用荷载值,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3、每月5日、20日均要检查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平台内材料应及时搬走,防止长时间堆放或隔夜堆放,保持料台清洁。

5、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绳处应加衬垫物,搁置点与上部的拉结点,必须固定在建筑物上。

八、卸料平台的拆除:

1、拆除现场设立警戒区域,专人负责把守,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组织施工。

2、仔细检查吊装机械索具,应牢固、可靠。

3、如遇强风、雨、雪、天气,不应进行拆除工作。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严格按拆除顺序,需用电气焊的必须按明火审批制度执行。

5、拆除完工后,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方可撤离岗位。

6、拆除前,要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