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647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docx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课题

人教版地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附参考答案

考点

1.中东;2.欧洲西部;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澳大利亚。

 

 

 

 

 

 

 

 

 

【上节课知识点复习】

1.图上距离是12厘米,实地距离是36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

3000万B.1:

300万C.1:

30万D.1:

3万

2.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1:

10000B.十万分之一C.1:

1000D.1:

1000000

3.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

5000000B.1:

500000C.1:

50000D.1:

50000000

4.某地图比例尺为1:

2500万,实地距离是500千米,图上距离是()。

A.2厘米B.3厘米C.5厘米D.8厘米

【本节课知识点】

1.中东(长期热点地区:

频繁的冲突、战争)

●两洋三州五海之地:

⑴两洋:

印度洋、大西洋

三州:

亚洲、非洲、欧洲

五海:

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⑵中东的范围: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⑶两个战略要地:

苏伊士运河(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丰富的石油资源:

⑴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

⑵分布: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⑶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运输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苏伊士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美国

航线B

好望角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美国

航线C

马六甲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

●匮乏的水资源:

⑴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⑵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⑶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办法:

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埃及的跨流域调水。

●文化差异:

⑴阿拉伯世界: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⑵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三个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

两个圣地:

“和平之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麦加(伊斯兰教)

⑶阿以冲突: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2.欧洲西部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⑴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处于40°~60°N。

范围: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除前苏联以外的欧洲地区,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⑵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共有30多个国家。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英、法、德三个国家影响最大,号称“三驾马车”。

⑶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欧洲西部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

欧盟的建立,加强了本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发出同一个声音,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⑴制造业:

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⑵特点:

本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为国家带来财富。

⑶工业分布特点:

多而密集,十字型分布。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传统的畜牧业:

⑴畜牧业发达

①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很高。

②生产已达到机械化、专业化程度。

③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⑵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⑶主要的地形区:

主要平原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

●繁荣的旅游业:

⑴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

①光优美的海滨沙滩

②幽深曲折的峡湾景观

③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

⑵丰富各异的人文景观:

①多的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

②独特的风土人情

⑶旅游胜地:

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风光;瑞士——阿尔卑斯滑雪;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西班牙——斗牛;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⑴人口:

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⑵自然环境:

位置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范围

赤道横穿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

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地形

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最高峰:

乞力马扎罗山。

海岸线特点

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说明该区海岸线比较平直。

海岸线特点

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说明该区海岸线比较平直。

气候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称为“热带大陆”。

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河流

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⑴两个概念:

①初级产品:

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

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⑵特点:

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⑶原因:

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⑷出路:

例如西非的科特迪瓦,被称为“非洲成功的经验”。

①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人口、粮食与环境:

⑴人口:

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达2.4℅。

⑵粮食:

生产落后,产量低。

⑶环境:

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

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⑷人口、粮食、环境的内在联系:

 

⑸解决途径: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干燥少雨。

分布:

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是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影响:

容易形成严重的旱灾

4.澳大利亚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很多):

⑴国徽上的动物:

袋鼠、鸸鹋。

⑵古老、原始的生物

①代表动物:

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树袋熊)

②9000种的特有植物、450种的特有鸟类、140多种的有袋类动物。

⑶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

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特别多):

⑴自然条件:

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地形

西部高原200~500米

中部平原<200米

东部山地800~1000米

气候

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

⑵发达的农牧业:

①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②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③实现了生产机械化

⑶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①地形的关系:

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

矮的高原和大面积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

大型野生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东南

部和西南部沿海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作

业,时间上又不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②与气候的关系:

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

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⑴矿产资源丰富:

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⑵工矿业:

矿石一半以上出口。

⑶服务业:

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⑷主要城市:

堪培拉:

首都

悉尼:

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

全国第二大城市

⑸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练习题

1.中东地区的主要人种为(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

 A.开罗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加城

3.中东地区的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其石油集中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     B.里海沿岸     C.波斯湾沿岸     D.红海沿岸 

4.中东地区跨亚非两洲的国家是(  ) 

A.埃及     B.伊朗     C.土耳其     D.沙特阿拉伯 

5.世界七大洲中,海岸线最为曲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6.欧洲西部工业发展的最初动力是(  ) 

A.煤炭     B.石油     C.水能     D.核能 

7,欧洲西部湖泊众多,芬兰有“千岛之国”之称,这些湖泊的成因是(  ) 

A.地壳下陷而形成的     B.流水冲积作用而形成的

C.冰川作用而形成的     D.火山作用而形成的 

8.沙特阿拉伯东西两侧临海,气候却非常干燥,其原因是(  ) 

A.国十面积广大,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太大

B.海水是咸的,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带来的降水也是咸的,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C.地形以高原为主,北回归线穿过领土中部,且西部靠近有“高原大陆”之称的非洲

D.境内河流湖泊太少,不利于降水的储存,且地势西高东低 

9.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

石油就其本质而言是(  ) 

A.可再生资源,只要加以保护,可以不断再生

B.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C.非矿产类的自然资源,不用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

D.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