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14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docx

坪山新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理化合卷

坪山新区2018年初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

理化(合卷)

说明:

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部分,第二部分为物理部分,共10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1~10题为化学选择题,14~29题为物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11~13题为化学非选择题,30~33题为物理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32O-16H-1C-12Cu-64Fe-56Zn-65

化学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B.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研磨熟石灰与硫酸铵的混合物D.浓盐酸的挥发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A.5个氮分子:

5N2B.2个氯原子:

2Cl

C.硫酸铁的化学式:

FeSO4D.2个碳酸根离子:

2CO32-

3.下列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C.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D.铁钉生锈只需与H2O接触

4.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物质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NaOH作食品干燥剂

B.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内三种常见粒子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化学与材料

①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②塑料、橡胶、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③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以及人工制得最薄材料石墨烯

D.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CaO遇水——放热反应

②干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③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

6.艾草含有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关于黄酮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0:

5:

16

B.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一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不是有机化合物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大于t1℃时,同温比较溶解度:

甲物质>乙物质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还是饱和溶液

8.下列有关除杂或鉴别实验设计中,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除去CO中少量CO2

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干燥气体

B

除去CaO中少量CaCO3

加入适量的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区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

D

区别浓HCl和浓H2SO4

打开试剂瓶的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形成

9.下列实验分析或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B.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产生了刺激性气味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H2SO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10.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相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烧碱(NaOH)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B.将pH=1的溶液加水稀释

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CaO)

D.分别向质量相等的Fe和Zn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3小题,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8分)甲、乙、丙是酸碱盐中不同类的物质,下图展示了它们各自化学性质共性。

图示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D、E是氧化物,D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另外两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G常用作厨房调味品;乙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丙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和乙反应能产生气泡,和甲反应则产生白色沉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俗名是  ;丙的化学式是  ;G的另外一种用途是  。

(2)若反应①的现象为溶液变红,反应②的现象为溶液变蓝,则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写出反应“丙+H→G+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乙和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化学反应“D→甲”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2.(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若使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___________________(填改进措施)方可继续实验,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广口瓶上的标签已破损,只剩下“石灰”两个字,已知该样品未变质。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药品的成分,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瓶中的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感知烧杯壁的温度

______________

固体不是生石灰

取上述烧杯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固体不是熟石灰

取少量瓶中的固体于装置B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装置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中涉及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确定药品的成分后,兴趣小组选用了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实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3.(9分)某200g铜锌合金粉末,取其中40g粉末与80g稀硫酸混合,稀硫酸平均分成4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产生气体的质量/g

1

20

0.15

2

20

0.15

3

20

0.1

4

20

m

 

(1)该铜锌合金粉末属于_________。

(填物质类别,1分)

(2)表格中的m=_________。

(1分)

(3)200g铜锌合金粉末中共含有锌_________g。

(1分)

(4)求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6分)

物理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4.关于声现象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C.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15.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6.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

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B.C.D.

17.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放热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18.如图所示,对于下实验中所描述的程,说法正确是( )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19.如图所示,下列哪种仪器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仍可以使用(  )

A.托盘天平B.弹簧测力计C.密度计D.压强计

20.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1.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仅①B.②③C.仅②D.①②③

2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2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用过程中省了距离的是(  )

A.盘山公路B.汽车钥匙C.船桨D.旗杆上的定滑轮

24.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实质就是高密度、耐高温的金属棒,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到高空中,利用它下落时的巨大动能,对地球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破坏力巨大.它攻击目标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  )

A.小型火箭助推动能B.“上帝之杖”本身的内能

C.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D.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

25.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C.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D.石头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