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03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

 

 

编制单位: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

第二章施工部署………………………………………………..2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进度计划…………………………….3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6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3

第六章施工安全措施………………………………………….15

第七章作业环境的要求………………………………………19

第八章应急预案………………………………………………19

 

第一节工程概况

广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南宁市琅东开发区金浦路与民族大道交汇路口西北侧兴建南宁移动通信枢纽楼,该楼用地面积为11706.08㎡,拟建建筑物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楼(地下一层地上16层基坑深约7.45m)、辅楼(地下一层,地上6层,基坑深约6.65m)和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深约6.3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6.600,室内外高差0.300m地面原始标高约为76.200m。

基坑开挖深度为6.30-7.45m,基坑安全等级为乙级。

根据本工程岩土初勘察报告地质剖面图,采用土钉墙支护,结合我公司对基坑支护技术及类似基坑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编写了本施工方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

本文的编制依据有:

1、本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设计图;

2、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07-200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国家建设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有关规定。

第三节土层特征与水文地质条件

1、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内原地面以下10m范围内的各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布如下:

(1)杂填土层厚:

1.6-3.8m之间;

(2)粘土层厚:

2.6-5.4m;

(3)粉质粘土层厚:

0.6-3.55m;

(4)密实状粉土层厚:

0.7-6.4m;

2、水文地质条件: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上一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层中,水量小,迳流不畅,无统一地下水位。

 

第一节施工人员配置

专业班组人员配备表

岗位

人数

人员结构

钻孔班

8

班长2人,工人6人

喷锚网支护

10

班长2人,工人8人

钢筋工

4

班长1人,工人3人

机电工

2

电工1人,机修工1人

后勤

2

辅助工2人

值班员

1

第二节施工用水、施工用电

一、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甲方指定点自来水接口接驳。

二、临时用电:

本工程最大用临时用电大约50kW,拟从甲方指定点接驳。

第三节 进入该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详见表3。

表3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

规格

数量

功率

备注

1

空气压缩机

VY-1217-b

1台

12m3/min

2

注浆机

BW-150

1套

4.5kW

3

砼喷射机

PZ-5D

1台

4.5kW

4

交流电焊机

BXl-250

2台

18kW×2

5

钢筋切割机

GJ507-40B

2台

2.5kW×2

6

地质钻机

XY-130

2台

锚杆土钉钻孔

7

潜孔钻机

100

10台

锚杆土钉钻孔

合计

50kW

 

第一节施工前准备

一、人员准备工作

安排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踏勘工地,熟悉图纸。

二、技术准备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

2、图纸技术交底。

3、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做好层层交底工作。

三、施工进度控制实施准备

1、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2、协调各施工工序之间穿插关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3、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进度监控准备工作。

4、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

5、统筹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

四、施工质量控制实施准备

1、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合格,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

2、认真确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点,落实其质量控制措施。

3、制订质量计划,分析工程质量变化因素。

4、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五、劳动力组织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要求,确定以作业队组形式,使队组内部工人技术等级比例合理,并满足劳动组合优化的要求。

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施工准备

钻孔

注浆

喷射砼

修坡

钻孔工

8人

注浆工

3人

钢筋工

4人

4人

喷射工

10人

杂工

12人

1人

6人

2、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我公司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工人进场后生活。

六、施工物资准备

1、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并根据计划提前落实材料的订货,按计划组织进场。

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如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p.o42.5水泥

391.43

2

φ8钢筋

12.37

3

Φ16钢筋

1.93

4

Φ18钢筋

2.74

5

Φ20钢筋

3.2

6

Φ22钢筋

4.73

7

Φ25钢筋

1.29

8

碎米石

m3

405

9

石粉

m3

275

2、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复检班合格方可使用。

3、进场材料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的地点堆放,保证堆放整齐,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整洁。

七、施工设备准备

1、配备足够施工机械及配套使用,提高机械施工效率。

2、设备安装就位、调试。

八、施工现场准备

1、工人进场后,同甲方和监理单位组织控制点验收和资料移交工作。

并及时做好轴线控制测量,放样边坡修坡线。

2、搭好各种临时设施,收集查明现场的有关资料,开工前到有关单位报批、办理各种手续,办好施工报建手续,合法施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保障合格施工水排入水沟,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

拟安排施工准备,包括部分设备进场、部分材料进场及其它。

详见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二)。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详见附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图一)及其说明。

第二节施工测量与监测

通过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协调、咨询,找到施工测量控制点,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到现场负责施工放线。

一、测量放线

本工程场地为保证轴线精确,先复核座标点,准确的测量,建立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网。

1、开工前,检测经纬仪和钢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

2、以甲方提供的坐标系统建立平面控制网,通过精确测量,保证平面控制网的尺寸,角度符合规范要求,测距精度不低于20秒。

3、设立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见图3所示。

首先测放定位控制点。

先放线定出范围,然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依次引出轴线位置,并在两边用铁桩固定。

根据图纸和现场轴线可确定每根桩的桩位,并用40cm长直径10钢筋固定桩位中心,并用白粉根据桩径围护桩位。

标桩用砼固定周围设栏保护,并设醒目标志,标桩保存到工程竣工以后。

图3 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

4、根据平面控制网测放轴线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其他放线方法,准确快捷测放整个工程的轴线,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5、验线

轴线经自检合格后,提请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轴线和桩位全部根据图纸确定后,进行复查,然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代表,按设计尺寸复核、验收、签证、做好资料记录。

二、位移沉降观测

1、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施工图纸及布点要求。

2、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点布设见平面布置图:

水平位移点布设于基坑边护坡上,共6个,编号为W1-W6,水平位移基准点6个,编号为基1--基6。

、位移观测测站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设立,一般地,在每条基准线两端向外的延长线上距两端观测点10米以上、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位移观测测站点。

方向点可以采用固定建筑物边缘,稳固天线,或建筑物上标记。

、位移观测仪器和计算方法:

仪器拟采用leicaTC2000型精密全站仪,3米小钢尺。

计算机内业处理。

在水平位移工作点设站,用远处固定目标定向,采用小角法观测,用尺直接量出其水平位移量或由公式:

△D=

进行计算,其中:

△D――位移变化量

ε――变化秒值

S―—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

ρ――常数206265

、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采用小角法,观测基准线按平行于基坑边线布置,如果存在阻碍视线的障碍物,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视情况予以拆除,观测时,以外部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如表11,距离采用测距仪量取。

位移观测拟按城市有关位移观测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见表7。

待点位稳固后,根据甲方的要求开始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时,观测点偏离基准线须量取4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第一次的值。

以基准线为标准,位移观测点在边坡外侧,其值取“+”,反之,为“–”。

表7 方向观测法限差(″)

等级

仪器名称

两次照准

目标读数差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内

2C互差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

三级

Leica

TC2000

6

8

13

8

、观测周期:

观测时间开挖深度≤5.0M时,每3天观测1次;开挖深度>5.0m时,每2天观测1次;开挖完成后第1周每2天观测1次,第2周每3天观测1次,第四周每7天观测1次,以后每10天观测1次,遇大雨观测一次。

及时将位移、沉降变形情况反馈给设计单位。

、内业计算:

位移观测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进行,观测成果表按表8整理。

、资料成果

 

、每次位移观测结束后提交位移观测成果表(见表8);

、最后一次观测结束后,提交位移观测“位移量-时间曲线图”。

、位移观测技术总结;

第次位移观测成果表

基准线编号:

日期:

年月日

项目

点号

第一次观

测值(m)

上次观测

值(m)

本次观测

值(m)

本次位移

量(mm)

累积位移量(mm)

备注

P1

P2

P3

P4

P5

P6

制表:

检查:

审核:

 

第三节施工工序

一、钢筋锚杆施工

土钉墙施工的工序流程为:

施工准备→挖土、修坡→锚杆定位→成孔→制安土钉→浆液制作、注浆→挂网、焊加强筋→喷射砼→养护、下一层(段)工作面施工→分项工程竣工验收。

1、施工准备:

根据测量队组放出的边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